席永涛[1]2003年在《人为因素和BRM的实施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向大型化、高速化、专用化发展,船上配员向多国籍化发展,局部地区交通运输日益繁忙,船舶航行环境比较恶劣。尽管现代航海设备的可靠性和航海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人为因素仍然是造成海上事故的主要原因,虽然STCW公约1995年修正案和ISM规则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上事故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人为因素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在海上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观点已形成共识的今天,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航运公司的船员具有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并制定了相关的操作程序与规定,就能保证船舶本身的安全和营运效益。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些重要的因素外,船员对待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日常的团队工作技能在船舶安全和营运效益上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驾驶台资源管理(BRM)也因此应运而生,成为解决人为失误的主要途径。 驾驶台资源管理具体内容有船舶安全理论、团队建设、工作态度、管理技巧等教学内容和特定情景下的实际训练。本文在研究人为因素的基础上,基于BRM的指导思想,一是开发了应用与BRM教学的多媒体辅助系统软件。二是建立了应用于实际训练的船员BRM综合技能的结构体系以及针对于本体系的评价体系。 本论文紧紧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文字材料的组织,其正文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论文的概论部分,介绍了BRM的产生背景、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人为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和BRM之间的关系;第叁部分介绍了BRM的指导思想及BRM综合技能的构架;第四部分详细讲述了BRM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的开发工具、软件功能和软件的整体结构;第五部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将BRM技能进行层次分析、建立判断矩阵,最终形成综合指标体系。用于班组和个体船员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的评价。第六部分为论文的结束语。在论文的最后附有用于调研的指标体系矩阵表格。
席永涛[2]2007年在《航海模拟器在减少船舶航行人为失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从行为学的角度对人为失误的发生进行初步分析,寻求减少人为失误发生的途径。利用航海模拟器对航运从业人员进行BRM(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是减少船员人为失误的主要途径之一。
马秀花[3]2011年在《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及评估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航海设备的可靠性和航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造成海上事故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人为因素。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航运公司的船员具有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就能保证船舶本身的安全和营运效益。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些重要的因素外,船员对待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日常的团队工作技能在船舶安全和营运效益上也有重要作用。为此国际海事组织2010年通过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驾驶台资源管理成为强制性适任标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强调团队精神,将加强领导力与团队工作技能作为强制性要求,驾驶台资源管理(BRM)也因此应运而生。由于要对学生在驾驶台资源管理方面的适任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产生了对用于评价的实用性强的数学模型的需要。该论文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和对有关资料的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驾驶台资源管理评估模型体系。
盛永辉[4]2016年在《基于航海模拟器的BRM自动评估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海上事故,国际海事组织(简称IMO)于2010年决定将“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BRM)”培训列入STCW公约中的强制性执行的A部分,并在2012年全面实施。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BRM培训项目在航海模拟器上进行,该项目的评估以人工评估方式进行,该种评估方式的弊端在于评估标准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为了尽量消除人工评估中出现的弊端,自动评估便成了BRM评估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泉州海事局委托集美大学航海技术研究所的《智能化航海模拟器训练与考评系统的研发》课题为支撑,在集美大学自主研制的全任务航海模拟器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驾驶台资源管理自动评估考试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紧紧围绕BRM培训内容及其评估规范,首先运用资料收集法对我国BRM的培训与考核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阐述评估自动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基于评估模型的需要,运用讨论法对考核场景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并对场景中的响应动作进行了解析与规范化设计,从中提炼评估要点,使考核模式从“面”的考核转换成“点”的考核;然后利用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评估模型;最后以该模型为基础,运用VC++程序进行自动评估系统的开发,运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将评估要点以系统的形式详细的展现给评估人员,实现对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自动评估,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测试验证自动评估系统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傅爱庆[5]2005年在《ERM体系框架构建及其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机舱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舱设备的集成度、稳定性、通用性也同益加强。然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并没有给机舱安全带来质的变化,经过研究生期间对船舶机损事故的整理分析,在国内主要航运公司发生的400多重大机损案例中,人为因素失误的案例达330件,占全部案例的83.1%,与国内外公认的80%的人为因素失误比率非常接近,证实了船舶事故在许多方面与人的因素有关,人为因素失误是船舶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从宏观角度对机舱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对于减少机舱人为因素失误很有意义。 在本论文选题之初,可供参考的有关机舱资源管理(Engine room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ERM)文献十分有限,机舱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与规范在航运界正处于萌芽阶段。而驾驶台资源管理已经卓有成效,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详细参阅分析了驾驶台资源管理及其培训体系的相关资料。由于目前人为因素失误构成了机舱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整个机舱资源管理体系框架的研究中,将它置于了十分突出的地位。 本文的机舱资源管理体系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包括机舱人力资源管理,机舱设备资源管理,机舱消耗资源管理,机舱信息资源管理。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又主要包含人为因素、安全文化、技术管理;机舱设备资源管理又主要包含动力设备管理、管系管理;机舱消耗资源管理又主要包含油类管理、备件物料管理、淡水管理;机舱信息资源管理又主要包含机舱资料管理、日常维护管理。本文在具体研究机舱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了层析分析法,并借鉴驾驶台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应用于机舱资源管理培训的评价体系。 本文紧紧围绕机舱资源管理组织材料,并将重点置于人为因素的分析探讨方面。本文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机舱资源管理的概述,第二部分机舱资源管理分析与框架的构建,第叁部分机舱人力资源管理,第四部分为机舱中人为因素分析,第五部分为机舱资源管理培训中综合能力的评价,第六部分为论文的结束语。
郭庆永[6]2010年在《基于BRM培训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文中提出对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的由来与培训目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BRM培训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从完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培训等几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袁均福[7]2013年在《机舱资源管理培训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事故研究机构的分析,80%以上的事故都与人为因素有关。虽然STCW公约1995年修正案和ISM规则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引发的海上事故,但在船舶安全体系中,人为因素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决定了人为因素问题仍将是航运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机舱资源管理体系中人是主体,机舱的各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所以机舱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人员管理。通过增强和深化船舶人员对船舶机舱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意识,为解决船舶安全营运问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通过全面的普及和深入机舱资源管理培训课程,是减少船舶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是以机舱资源管理课程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出船员非专业技能方面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应用于船员团队工作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评价模型,为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培训提供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机舱资源管理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现状、目的和意义及论文的主要工作。其次,重点研究了人为因素的表现形态、作用机理、与典型案例分析以及避免因人为失误引发海上事故的主要途径,然后对机舱资源管理培训课程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机舱资源管理课程的目的、意义、培训的内容、课程的评估规范、教学及评估方案;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机舱资源管理技能进行层次分析、建立判断矩阵,最终形成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对班组和个体船员的团队工作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评价。本文旨在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班组和个体船员的团队工作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评价体系,为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培训提供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王菁[8]2009年在《基于SHEL模型的客滚运输人为因素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客滚运输人为因素复杂、模糊的特点,文中在SHEL理论框架下,对客滚运输人为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一改以往将客滚运输人为因素风险系统分为人、机、环境、管理四个子系统的做法,从人的因素、人-人界面因素、人-硬件界面因素、人-环境界面因素、人-软件界面因素五个方面进行了风险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刘强, 孙健, 王凤武[9]2013年在《认真履约 加强驾驶台资源管理——由R轮搁浅事故探讨BRM在船舶管理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履约马尼拉修正案对驾驶台资源管理高度重视的角度,分析了R轮触礁搁浅并导致燃油泄漏事故的原因,强调了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在减小人为因素影响,保证船舶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驾驶台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刘永利[10]2010年在《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及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上事故常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尽管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涉及船舶、设备、环境及船员培训、评估、考试、发证和值班等各方面的规定,ISM规则的生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上事故,但人为因素在海上事故致因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为失误仍然是造成海上事故的主要原因。上世纪末开始,欧洲一些国家开发的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课程被认为是提高船舶管理人员对船上资源的管理技能,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的有效手段。由于在STCW78/95公约中,有关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内容编排在STCW规则的B部分,是建议性要求和指导,不是强制性规定。因此,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在我国并没有得到主管机关、培训机构和航运公司的足够重视,对培训设备、师资的要求缺乏相应的标准,培训教材、内容,培训时间等随意性太大,不够规范,尤其是评估环节问题更大,缺少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法。STCW78/10修正案,已于2010年6月25日正式通过,将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过渡期为5年。新公约将原来在B部分的驾驶台资源管理移入了A部分,变成强制性规定。此后数年,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将在我国迅速展开。本文全面分析、研究了STCW公约尤其是2010年修正案中对操作和管理两个级别的高级船员在驾驶台资源管理方面的强制性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航运企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课程找出解决方法;总结、分析各航海院校及培训机构近几年来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的现状和效果;分析、确定了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培训的内容、培训的程序、培训的方式、培训纲要、培训的设备要求、师资要求等;建立了驾驶台资源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及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 人为因素和BRM的实施与评价研究[D]. 席永涛. 上海海事大学. 2003
[2]. 航海模拟器在减少船舶航行人为失误中的应用[J]. 席永涛. 航海教育研究. 2007
[3]. 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及评估模型的研究[D]. 马秀花.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4]. 基于航海模拟器的BRM自动评估系统研究[D]. 盛永辉. 集美大学. 2016
[5]. ERM体系框架构建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 傅爱庆. 上海海事大学. 2005
[6]. 基于BRM培训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 郭庆永. 航海教育研究. 2010
[7]. 机舱资源管理培训及评价体系研究[D]. 袁均福. 大连海事大学. 2013
[8]. 基于SHEL模型的客滚运输人为因素风险研究[J]. 王菁. 中国海事. 2009
[9]. 认真履约 加强驾驶台资源管理——由R轮搁浅事故探讨BRM在船舶管理中的作用[J]. 刘强, 孙健, 王凤武. 航海技术. 2013
[10]. 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及评估方法研究[D]. 刘永利. 大连海事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