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南轩中学 张小辉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对史料进行正确解读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历史知识认知和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解释素养;教学方法
2014 年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全面展开。2015年,多种渠道披露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按“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体系。在新的目标体系中“历史解释”占有重要的地位, 被列入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中。2 0 1 6 年9 月, 教育部公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在此稿中,“历史解释”仍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毫无疑问,“历史解释”已成为我国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关键词,那么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该如何培养,笔者就此问题展开了初步探索。
要想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必须要立足于一定的历史事件、历史史料基础之上,运用史料作为依据通过和学生当前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进行有机结合,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历史知识的解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观,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解释。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注重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并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当前的历史教学,历史解释素养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概念,很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当中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在教学当中的渗透力度也不大,更有甚者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历史解释素养。所以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内容缺失
历史解释素养对于学生是否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运用史实观、历史价值观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客观的评价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让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经过、结果、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记忆和背诵,而没有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导致历史解释素养在课堂上的缺失。除此之外,教师在备课阶段也没有将历史解释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很多教师在课堂当中缺乏引导学生对历史论述题的解答和历史材料的分析,导致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仍旧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对于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明显不足。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落后
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教师必须要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就目前来说,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比如在进行相关材料分析的时候,教师可能会给学生明确的答案,让学生直接对参考答案给出相应的解释说明,学生在学习当中只是根据案例依瓢画葫,在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历史用语的规范化、科学化都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导致学生的历史思维得不到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策略分析
在明确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存在的问题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通过改善和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一)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的史料进行分析与使用
历史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的重要媒介和主要途径,也是教师进行授课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解释素养教学的时候,仍旧要引导学生对教科书当中所呈现的历史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和使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加工,把教科书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鸦片战争的原因,这时学生很容易会根据文本归纳出鸦片战争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由于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想要逆转中国贸易顺差的局面而发动了一场贸易战争。但实际上除了这一种解释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比如这场战争还应该涉及到中英双方的政治制度,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结构,军事装备等等,通过学生了解当时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后,才有了后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1]。只有这样通过对史料史实的深入分析,才能够更加深入的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解释分析,学生的历史知识框架才会更加完整。
(二)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历史观念
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在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要利用多元化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解释和探究。比如在教学“工业革命”相关内容时,通过对教材当中相关材料的阅读,让学生对工业革命进行评价。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工业评价,也可以从生态历史的角度进行工业评价,不管从哪个角度进行评价,学生都能够很好的更加深入的对工业革命进行解释和认知,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的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帮助学生界定和理解各种史观,
学生在接触史家的历史解释时,能够明晰历史叙述深处所体现的史观,由此,就为理解、评析不同的历史解释奠定了基础。当然,史观代替不了历史解释本身,教师们要引导学生探究史学家是如何将特定的史观应用于史实的观察与解释实践的。特别是对不同的历史解释进行评析时,更要引导学生获取充沛的、多元的材料及信息,以使学生的评析有所依托、持之有据。
结语
总而言之,相关教学工作者要充分重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史料的分析和应用,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历史观念,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客观和全面的历史思维,不断进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翅.历史解释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体现[J].电大理工,2017(04):59-60.
论文作者:张小辉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历史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史料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