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论文_徐慧梅

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论文_徐慧梅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永城市供电公司 河南永城 476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变化,然而,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现阶段智能配电网中有广泛应用这一实况,提出积极探究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的建议。具体是整合近些年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实践内容,从实效性、经济性与安稳性等视域出发,做出了几点与农网配电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应用光纤技术(EPON)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中心逐渐转移到农村地区,当前农村地区电器使用量也在不断提高,农网配电的安全运行对于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稳定运转非常重要。农村的供电量今年来以每年三成左右的增长率增长,对于农电企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关于农网配电安全运行方面的研究探讨和技术革新在不断进行,以降低配网故障,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农网配电安全运行。

1技术规则与目的

一是安稳性。即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将配电系统与设施运行的安稳性与有效性进行整体性分析。维护系统构造简洁性的同时,结合故障处理规则,确保系统与设施运行安稳性。二是实效性。即编制与实施的解决方案应该满足本地域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需求与运行模式,可以分阶段、分时期运行,在不断的实践中达到升级与优化的目标。三是前瞻性。即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应有高端型技术与设施的辅助。

2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

2.1农网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在故障指示器自动检测短路故障与接地故障的功能的协助下,借助增设通信功能的方式,达到把其动作信息借助短距离无线通信整合至就地安设的通信终端处的目标,通信终端继而会把整合到的指示器信息借助公共通信网络GSM的手机短信或GPRS通信传导至中心站与后台监控系统中。这样一旦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就地安设的指示器就会传达出动作翻牌、灯光报警等就地信号,与此同时借助通信功能把动作信息传送至后台的人机监视系统内,后台对被接收到的全部动作信息整体解析,最终实现快速准确的确定配电系统中故障点方位的目标,同时会在主接线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内做出一定的警示信息,借助手机短信的方式把故障点定位结果告知与配电系统维修与管理相关的人员。在强化故障点解决效率、大大压缩故障查询时间与用户停电时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维护了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稳性与经济性。

2.2分布式智能、网络式保护馈线自动化方案

分布式智能管控方案实效性的发挥,对电动负荷开关、断路器配置智能自动化监控设备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对配电线路电流运转形式进行整体性检测与管理,具体是对开关两端电压的检测,结合其运转模式达到精确性检测的目标,控制器自体的逻辑功能在该环节的实用价值充分的彰显出来,自行的对故障点方位进行检查与寻找,自行的避开故障区段的两端开关达到隔绝故障点的目标,并智能性的将联络开关闭合,从而确保非故障区域供电的舒畅性与常规性。对配电系统故障点方位的检测以及迅速复电目标的实现有赖于V-I-T技术的逻辑辨识功能,若线路开关应用断路器装置,还可以借用重合器迅速切断故障与就地重合的优点。在通信通道建设健全的基础上,自行的升级至标准化的FTU/DTU,具备三遥功能。

3农网配电安全运行问题的对策分析

3.1针对天气环境等因素采取反事故措施

农村地区地广人稀,防雷所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农网配电要提高线路的整体防雷水平。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对于各种绝缘子的防雷水平,尤其是针式绝缘子。要淘汰防雷水平较差或者等级较低的针式绝缘子,逐渐将所有绝缘子改成助式绝缘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铺设的线路多采用双瓷横担的配置,扩大了绝缘子的爬距,在进行线路改造时可以根据当前的新式绝缘子配置方式和装置方式,以此方式提高农网配电的耐雷能力。在部分特殊的线路区段可以专门为电网加装避雷针或者直接采用避雷线,直接提高绝缘子的绝缘等级,从两方面入手保证农电线路受到雷击后也能够运行,方便修理。安装避雷线或者避雷针是非常简便,有效的方式,消耗资源少,而获取的效益大。

3.2对配网自动化进行规范管理

虽然农村配网自动化管理削弱了人力的作用,但是仍需要技术层次的管理,所以要对农村配网的管理进行规范,使农村配网自动化的运行更加稳定、顺畅,真正提升农村配网的可靠性。实时监控省内农配网工程建设进度及建设质量情况,及时了解农网改造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快速解决,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为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奠定基础。

3.3深化自动化程度

对于农村配网自动化而言,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配网的自动化管理,但是农村配网自动化设备需要的建设成本很高,因此发展受到了限制。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单位需要积极增加投资,大力推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彻底改变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3.4加强电网管理维护工作

对于影响电网管理维护工作的社会性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在农村加大农网配电安全运行的宣传力度,长期坚持,广泛宣传,让农村民众了解电力设施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加强法律宣传,让民众了解破坏农电网络需要负法律责任。在能够开挖的地区进行网线铺设时,尽量采用埋设的方式,在上方立醒目标志,说明地下有电力设施,需要挖土时要注意不要挖断电缆。农村地区对于交通的管理也应该到位,避免因为交通事故导致电网设施被破坏。

4E-PON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EPON技术组网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将通信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主站层,变电所子站层与馈线层。手拉手环结构在当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频率,2个OLT被安置在不同的变电站中,达到对光路整体性维护的目标,同时对不同变电站设施的检查与维修对配电系统运转的安稳性不会造成任何干扰。手拉手环的运行结构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维护并强化了组网内单一通信ONU终端运转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参照实际需要,将数个PON连接口增设于ONU终端上,达到强化手拉手环网结构的目标。经过改造后的手拉手环系统的优化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实质上就是在EPON技术的辅助下达到构建配电通信的目标,一方面使配电系统运转自动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使配电网络中的各类资源实现共享共用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用电量不断提升,对于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当前农网配电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对于当前电网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农网配电工作人员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探讨,加强实践,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对农网配电相应问题进行解决,并不断加强农网配电安全运行的能力,实现农村地区用电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丁志晓,丁岩.农网配电安全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刘斌,徐云创.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J].大科技,2015,(31):59-59,60.

[3]凌河.探究分析农网配电的运行管理[J].化工管理,2016,(35):6.

[4]张维正.分析农网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与防范措施[J].低碳世界,2015,(25):75-76.

[5]周兵.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探讨[J].大科技,2017,(18):50-51.

论文作者:徐慧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论文_徐慧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