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业波动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农业论文

近年来我国农业波动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农业论文

近年来我国农业波动的原因及对策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对策论文,我国农业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农业投入问题、农业资金问题,包括对我国农业资金运行规律的认识、供需形势的正确判断、运行背景的科学分析以及资金政策的合理调整等方面,仍是一篇尚待完全破题的大文章。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答案,中国金融界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刊本期就此选编了四篇,供读者研读,并欢迎广大作者赐稿共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尽管如此,农业波动问题仍不时困扰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导因。

一、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波动的原因

我国自197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至1984年的7年中,农林牧渔业连续6年创造了平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自1985年以来,农业重新陷入不稳定运行状态,到1994年止,9年中有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低于4%,其中,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曾几度出现减产。

农业的波动,从表面上看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稳定所致,但根本原因则是在整个经济改革过程中涉及到农业的诸种关系的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地削弱了农业基础投入并造成农业生产投入不稳定,从而导致了1985年以来农业出现较大波动。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散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直接制约了农民自身对农业基础的投入并削弱了国家投入的微观基础,从而成为农业基础设施退化、抗灾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1978-1984年的农业高速增长,一方面是建国30多年来国家和农村集体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积累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农村实行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投入与收入完全挂钩。分配关系的这种变革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由于这种承包制实质上是一种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因此,从社会化大生产的角度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来看,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难以从农业内部形成对农业的规模投入和调动农民对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同时,财政、信贷也很难对生产规模狭小分散的经营主体注入大规模的资金,直接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跟不上农业发展。如,水利设施的长年失修甚至荒废,造成土地抗涝抗旱能力下降。据统计,1993年和1985年相比,易涝面积增加22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约34万平方公里,堤防保护面积减少17.5万公顷;二是承包制使农村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介于私有与传统集体所有之间,这样模糊的归属限界往往助长了农民对这些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例如,1993年和1978年相比,化肥施用量增加2.6倍,而同期农业产值仅增长1.4倍,其中与化肥施用直接相关的农耕业产值仅增长1.07倍。

2.国家投入政策协作不够,不仅导致农业长期投入减少、造成基础设施退化,而且造成农业短期投入波动。改革以来,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额是逐年增加的,相对额是逐年下降的。银行、信用社对农村的贷款投入也是逐年增加的,其中,银行农业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116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720亿元,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56.3亿元上升到1993年的1143亿元。由于农业贷款利率随利率水平的上升而总的处于上升趋势中,所以尽管银行长期对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目前优惠利率水平仍达到10.08%),农业在资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还是明显不足,农民缺乏用银行贷款直接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真正直接投到农业上的资金并不多。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流通领域的地位与调控作用不断弱化,国家对农业的价格政策与物资政策难以落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财政、信贷、物资、价格等政策配合不好,农业投入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协调不好,对农业的直接投入、长期投入增长缓慢,最终导致了农业增长缺乏后劲,并于1985年以来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3.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商品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甚至出现农田撂荒,是农业产量不稳定的直接原因。仅以耕地而言,1978--1993年16年中,我国耕地面积减少509万公顷,其中国家建设用地占26.5%,集体建设和农民个人建房用地占74.5%。

4.农业投入比较利益下降是影响农民对农业投入的机制性原因。改革以来,总的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是上升的,农民的农业收入是增加的,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盈利水平相对低,因此,农业在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不利地位。除个别年份国家调高农副产品价格以外,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的剪刀差在大多数年份都是处于扩张状态,1990年、1991年粮食、油料收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

二、加快农业发展的对策

从改革以来的农业发展看,尽管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发展,但不解决实施国家农业政策所必需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是不行的。加强农业投入、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路子,在改革生产关系的同时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力,国家政策与投入措施匹配、长期投入与短期投入兼顾、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并举。

(一)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分散的农业经营是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的。在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尽管在农业所有制方面规模庞大的公司与星罗棋布的家庭农场、个体农户并存,但家庭农场和个体农户比较普遍地在自愿、自助、互利的原则上以各种合作社的形式形成经济规模与市场和自然抗衡,例如,美、欧的农业合作社、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等。实践证明,在自愿、自助、互利的原则上形成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投入、接受政府和外部援助的重要基础,在美国连农村电气化也是借助“农电合作社”的形式来实现的。改革以来我国形成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解放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显然不适应农业生产进一步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深化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体制创新。在这方面,目前我们已经有“双层经营体制”的创新范例,而且还有建国初期农民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作为进一步改革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我国需要进一步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此外,作为深化农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重新改造和加强农村供销合作社、粮食系统的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业生产的计划指导。

拥有高效率的信息服务系统,向农业生产经营和消费者提供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和消费结构,是发达国家农业成功的又一秘诀。

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不灵,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计划指导不够,从而导致产销衔接不佳、流通秩序和分配秩序紊乱是我国农业波动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和经济自由化的趋势相反,政府对主要农产品的计划指导呈现强化趋势,即使在经济高度自由化的美国,对粮食生产也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我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该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根据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库存和生产的可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和品种计划,从生产角度防止“谷贱伤农”和“供应短缺”两个极端出现。

(三)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调整第二、三产业的布局,为发展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发展农村地区的工商业,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去年,国家已经提出并开始实施了发展中、西部乡镇企业的战略决策。

在发展农村地区工商业方面,一是要充分考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把以产地农副产品资源的深加工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二是要注重规模效益,在我国要严格抑制库存越积越重的小棉纺厂、小烟厂、小酒厂、小糖厂等的发展;三是要以服务农业为宗旨,建立和繁荣农业的支持系统。

(四)加强农业的基础投入。

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基础配套设施是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农业基础包括环境治理、水利设施、土壤改良、为农业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网络等。农业的基础投入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资金投入,实质上物资、智力和高科技的投入。

农业基础的改良,实质上是一次农业生产力的深刻的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态势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对经济发展的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工业经济应该向深度发展,在强化向高新领域发展的同时,按国际标准、规模经济要求对现有工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阶段性地转到改造传统农业上,缩小城乡差距上来。

(五)强化主要农产品储备与调节制度。

对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副产品建立强有力的储备制度和市场调节机制,是发达国家稳定农业的通常做法。以粮食为例,国际上通常认为粮食储备安全系数为年消费量的17%,最低不宜低于15%;美国专家认为,产粮国谷物储备量以年消费量的30%较为适宜。按上述比例估计,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宜在500-800亿斤的水平上。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粮食、棉花的储备制度,但粮棉储备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运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利率等手段,为农业的物资和科技投入提供载体。

农业的投入,除了农户的直接劳动力、自产自用的生产资料投入以外,其它一切投入都要以资金投入为载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是很难以市场利率承借信贷资金的,同时,金融部门也很难承受对农业信贷投入尤其是基础投资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从发达国家的经济来看,农业的资金投入除了农民自身积累以外,其它资金投入和补贴措施,如低息优惠贷款、减税免税措施、价格补贴措施等都是以财政支持基础为前提的。

以财政为基础支持农业投入,主要途径如下:

1.对金融机构贷款进行贴息。在发达国家,财政以贴息甚至直接提供资金的方式资助金融部门对农业提供低息贷款,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基本方式之一。我国对农业贷款所给予的优惠利率,就种植业的生产成本而言,农民是难以承受的,借农业贷款用于其它投入的情况较多;和同档次的存款利率比较而言,金融机构发放农业优惠贷款,利息倒挂、贴不起等问题突出。因此,增加信贷投入必须做好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配套工作。

2.增加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补贴。对土地的改良、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大型农机具的购买给予较大比例的补贴,是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基础建设的基本方式。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支持,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初加工实行减免税制度,并对农副产品实行奖出限入的关税政策,是发达国家保护和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封闭式的“大米市场”,美、欧发达国家限制国外农产品流入的“关税壁垒”政策和奖励本国农产品出口的高额补贴政策等。我国的农业发展目标,首先是满足国内的需要,同时,财政税收政策应支持农业部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创汇农业,利用国际市场机制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

4.财政支持建立和发展农业保险制度,通过保险制度稳定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收入。

(七)完善农业经济法律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农业的发展需要法制的保护,同时,农业经济秩序也需要法制来规范。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教训表明,建设一套完善的农业经济法律体系,是保护广大农户和消费者利益、保障国家农业政策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我国的经济法规体系建设中,需要重视和加快农业经济法规的建设。

标签:;  ;  ;  ;  ;  ;  

近年来我国农业波动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