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策略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典诗词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探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然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是老师忙于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词义句意,挖掘典故修辞,机械地归纳主旨,生硬地照搬赏析文字;而学生学习方式就简化为一个字“背”——背诗句和作者,背翻译,背名句的赏析,背修辞的作用,背主题思想……古诗词教学尴尬地成为语文课堂改革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难以承载课标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任。所以新课标呼唤古诗词教学要“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营造诗的意境,激荡诗的情感”,古诗词教学呼唤“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崭新的目标与策略”。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给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笔者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借鉴了其他文学作品成功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索出了几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交流展示——知人论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典诗词大都凝聚着诗人一生的遭遇,折射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体现他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浓烈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而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课前制作学案时就要设计相关问题,课堂上只要交流展示学生预习的成果即可。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既避免了教师传统单调地讲解,也为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深度地推进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笔者在执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在作为第一环节的交流展示中设计了三个有助于知人论世的问题:
1.从标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王昌龄为何被贬谪?
3.龙标在何处?
当然,写作背景不一定都放在一节课的开头进行交流展示,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安排。笔者在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在“抓词眼,明内容”环节之后安排的是“论背景,察深意”环节,主问题是“拥有少年般豪情的苏轼,为何自称老夫呢?”学生只有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方能体察作者被贬谪后两鬓微霜却又壮志未酬,感到时之将暮的复杂心境。因此,把背景的展示放在这一环节是非常恰当有效的。
古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析时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二、品析体味——缘景明情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明显带上主人公感情色彩的景或物,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以笔者执教的《登岳阳楼》为例,本环节是这样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的:
“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这些意象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合作探究后各抒己见:
生甲:首联“昔闻”“今上”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生乙: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生丙:颔联“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既是实写,又寓想象。
生丁: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礼赞,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
生戊:颈联从“亲朋无一字”可以看出,作者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生己:从“老病有孤舟”一句可以体会,杜甫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漂泊、孤独、落寞之感。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著名学者郑临川先生说诗词“非吟诵无以见其妙”,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抑扬顿挫的诵读,把诗的语言转化成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学生渐入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三、激疑探究——赏意悟理
学贵有疑,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教学问答,不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培养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释疑”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通过讨论合作解决疑难。笔者鼓励学生对古诗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筛选,共同问题全班商议。教师也可适当地准备几个问题。在笔者执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过程中,学生针对本诗提出的问题有:
1.作者为什么在众多景物中取杨花、子规来抒情,可以换成其他的景物吗?为什么?
2.随风直到夜郎西,是谁随风?
笔者执教《登岳阳楼》时,本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或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以这个标准观之,杜甫能否称得上伟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针对以上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这样就充分赏析了古诗文的艺术特色,深刻把握了古诗文的真挚情感。当然本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朱子读书法》),真正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同时,理解诗意,涵泳诗理。
四、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帮助学生读通、读懂一篇课文,必须由所学教材出发,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在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可以选取表现方法与题材相同或不同的作品,通过同向印证或逆向对比,加深对古诗词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再认识。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能够对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角度,它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笔者执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链接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设计与《送元二使安西》对比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历代文人赋诗送别,大多表现离别的忧伤和对友人深情的劝勉,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属惜别诗,这是同类送别诗的比较;而高适在《别董大》中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此为壮别,这属于逆向对比。
拓展延伸环节着眼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笔者在教学《江城子·密州出猎》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并学习苏轼乐观旷达地面对人生磨难的精神,设计了“吟诗诵词——探人生轨迹”的拓展延伸环节。
被贬密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被贬黄州: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惠州一绝》)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
学生朗读后,教师提问:从诗词中你感觉到苏轼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题既引领学生充分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胸襟,也是一次对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与磨难的情感教育。
笔者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定位与策略研究只是个人浅见,意在抛砖引玉,藉此引起同仁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标签:古诗词论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论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论文; 诗歌论文; 教学策略论文; 苏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