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CT和MR血管成像在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诊断中的优劣性。方法:选取上海中山医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38例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CCTA)和冠状动脉MR 血管成像(CMRA)检查,CCTA 采用64层螺旋CT,MRA采用呼吸导航触发的高分辨三维FIESTA序列。CTA 上将斑块分为非钙化和钙化斑块,由至少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双盲评价CMRA和CCTA诊断的粥样斑块的相关性狭窄(≥50%),并与CAG结果分析对比,评价CMRA和CCTA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价值。结果:CCTA和CMRA判断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34.6% 和82.1%、74.8%,CCTA和CMRA判断非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84.7%和48.5%、73.4%。斑块的钙化与否是CMRA和CCTA诊断斑块的准确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CMRA和CCTA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效能接近,CMRA对显示钙化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比CTA有优势,而CCTA诊断非钙化斑块引起的显著性狭窄有很好的准确性。
关键词:64层螺旋CT;MR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粥样硬化斑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1]。目前冠心病最可靠的诊断标准是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但它是一种有创检查,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且手术治疗费用高。近年来,多排螺旋CT成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以高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优点,为无创冠状动脉的检查提供有效保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创冠状动脉成像的快速发展。冠状动脉MR 血管成像(CMRA)因其无电离辐射,同时还具有无创性和较好的软组织对比以及任意平面三维成像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方面也显示其作用,随着3.0 T MR 设备的广泛临床应用,CMRA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38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冠状动脉CT和MR血管成像在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诊断中的优劣性,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提供合适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3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6.8 9.6)岁。冠状动脉CCTA 和CMRA检查时心率为48 ~ 81 次/min,平均(65 ±5)次/m in,;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划分为典型胸痛胸闷、不典型胸痛胸闷以及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有患者由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并在2 周内行CCTA和CMRA 检查。
1.2方法
1.2.1 冠状动脉造影(CA)检查:由我院介入心脏科医师实施,并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1.2.2 冠状动脉CCTA检查:使用SIEMENS Sensation Cardiac64 CT扫描机,扫描层厚0.75mm,图像重建层厚0.5mm;机架旋转速度330ms/圈,成像时间分辨力为210ms;QRS波触发,选择60%~70%R-R间期作为重建时间窗。造影剂使用Ultravist370(ScheringAG),肘静脉团注,注射速度5ml/s,总量65~80ml,等量生理盐水等速度冲刷。服用拜他乐克,将患者心率控制为45~70次/min,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屏气超过15s,扫描前口服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图像处理和狭窄分级判断由CT室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医师完成,所有狭窄段均在垂直血管方向做血管横断面重建以显示管腔和斑块的关系。
1.2.3冠状动脉CMRA检查:使用GESigna1.5TExcite HD磁共振成像仪。检查前准备4通道心前导联心电向量门控(VCG),在上腹部准备呼吸门控带以观察呼吸。使用呼吸导航回波触发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扫描主要参数:TR4.7ms,TE2.3ms,T2准备时间58ms,脉冲角65°,FOV26cm×26cm,矩阵256 ×256,采样层厚2mm×16层,分3~4个薄层块(slab)定位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心电QRS波触发分段K空间采样,每个心动周期填充32条K空间线,舒张中期采样,每次采样前施加脂肪饱和脉冲和T2准备脉冲以抑制脂肪、心肌信号,增加冠脉内血流信号。呼吸导航选择呼气末膈肌运动相对稳定间期,其有效运动范围为3mm。心率控制与CCTA相同。冠状动脉MRA的成像质量控制、图像处理和狭窄分级判断由主要研究者完成。
1.3冠状动脉斑块的分析:以CAG 的诊断报告为准,由介入心脏科医师评估显著性狭窄(≥50%)。CCTA和CMRA 各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不了解CAG 结果和双盲状态下,共同诊断各个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与CAG 的诊断结果相对应。以CAG 为金标准,计算CCTA 和CMRA 诊断非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所致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2结果
48例冠心病患者CCTA共发现84个斑块,非钙化斑块45个,CAG 显示显著性狭窄(≥ 50%)38 个,CCTA和CMRA判断非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84.7%和48.5%、73.4%,CCTA与CAG 一致性好(Kappa 值为0.65);钙化斑块39个,CAG 显示显著性狭窄(≥ 50%)26个,CCTA和CMRA判断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34.6% 和82.1%、74.8%,CMRA与CAG一致性较好(Kappa 值为0.46),见表1。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对防治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CMRA和CCTA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效能接近,CMRA对显示钙化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比CTA有优势,而CCTA诊断非钙化斑块引起的显著性狭窄有很好的准确性。贺太平等[5]的研究也显示,在除去有明显钙化的病变之后,同组病例CTA 诊断狭窄的特异性有了明显提高。
CCTA 诊断非钙化斑块引起的显著性狭窄有很好的准确性,而CMRA评价严重钙化斑块引起的管腔变化有明显优势。CCTA 和CMRA为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及无创性诊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其安全、简便、无痛苦的特点,病人乐于接受,尤其用于不愿或不宜作普通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对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指导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CTA 和CMRA诊断技术的提高,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俊骍,廉姜芳,周建庆.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4,10(12):1159-1160.
[2]Schroeder S1,Kopp AF,Baumbach A,et al.Noninvasiv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plaques with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J Am Coll Cardiol.2001,37(5):1430-1435.
[3]田伟,付芳芳.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96-97.
[4]顾玲玲,李 澄,马占龙.冠状动脉MR 血管成像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4):321-324.
[5]贺太平,杨天佑,杨创勃,等。冠状动脉CTA成像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4):202-205.
通讯作者:杨仲坤,女,51岁,超声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山青浦分院,研究方向:妇产及心脏方向超声。
论文作者:詹青霞,杨仲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2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狭窄论文; 造影论文; 粥样论文; 冠心病论文; 血管论文; 特异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