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分析论文

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分析论文

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分析

曾贤 肖红海 吉安广播电视台

摘要: 大数据时代推动了新闻媒介载体的革新,对新闻编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意义与现存主要问题,围绕明确大数据时代要求、拓宽新闻信息采集渠道、加强新闻团队能力建设、推行个性化信息推荐机制四个层面,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新闻编辑;职业能力重构

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新闻生产乃至传播模式的重构,对于新闻媒体从业者的新闻编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海量数据涌现、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表现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新闻编辑人员更应当主动重构自身职业能力,赋予新闻报道时效性与最大价值。

一、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意义与现存主要问题

(一)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意义

传统新闻以记者现场采访、目击者陈述作为信息获取来源,经由编辑人员综合整理、提炼有价值信息、排版撰写后,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载体向受众进行传播。而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改变了大众的信息获取习惯,快节奏生活促使其在获取新闻信息时更加注重时效性、价值性与丰富性等特点。据2018年大众获取新闻方式调查显示,当前仅有24%的受众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获取新闻资讯,且有超过40%的受众在阅读新闻报道时更容易被标题、图片等视觉元素吸引[1]。基于此,推进新闻编辑能力重构已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行业发展路径变革的必然要求,在推动传统新闻行业转型、强化新闻信息表现形式与吸引力、深化新闻报道价值发挥、提高整体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现存主要问题

1.新闻内容缺乏时效性

这些研究丰富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夏季降水演变的认识。但对由爆发时间分类的El Nio事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关注较少。本文以新近的资料从爆发时间角度来划分El Nio事件,就SP、SU两类El Nio事件对东亚季风环流和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ENSO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之间关系的长期变化特征,旨在为改善夏季旱涝预报提供依据。

互联网凭借其信息传输速度优势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与移动通信资费的下调为大众及时获取信息创设了便捷条件。然而传统新闻主要依赖广播、电视、报纸进行传播,这便造成了信息延迟问题,难以满足受众第一时间获取资讯的要求,无法实现新闻信息的实时更新。

通常新闻报道围绕突发事件、百姓生活与社会热点内容展开,需要新闻媒体人员通过实地采访调研获取事实真相,为公众呈现客观公允的新闻报道。然而当前仍有部分新闻编辑人员在编写新闻报道时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甚至存在隐瞒或扭曲事实真相的情况,部分新闻报道未能针对社会问题进行透彻分析,新闻内容缺乏社会深度,进一步削弱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与媒体行业公信力。

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新闻编辑人员在利用现场采访、调查等手段获取素材的基础上,还应面向网络拓宽其信息采集渠道,更好地实现新闻编辑能力的重构。在此过程中需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其一是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把关,在保障新闻传播时效性的基础上确保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新闻编辑人员应在借鉴网络资讯的同时强化信息的比对、甄选,确保新闻来源可靠、内容真实,杜绝为提高阅读量捏造虚假网络新闻,抵制低俗信息,严守新闻报道的底线。其二是拓宽新闻资源获取渠道,依托众筹、众包等形式创新新闻传播模式与载体,例如《赫芬顿邮报》便依托UGC 生产模式创设了博客自媒体新闻平台,成为以内容为导向的数字新闻媒体。其三是注重强化数据还原,在与公共数据平台合作、运用新型算法获取数据信息的同时,新闻编辑人员还需提高自身的数据素养,明确不同数据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实现数据在新闻情境内的有效还原与价值提炼,进一步丰富数据新闻的价值。

从图1、图2可以看出,当深度为27、训练子树为100时,模型表现比较稳定且效果最佳,因此,在后面我们随机森林的的深度统一采用27,训练子树统一采用100。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新闻媒体从业者务必要重新审视时代发展与受众要求,推动传统新闻报道向新媒体平台的数据新闻转型,提高数据新闻编辑能力。数据新闻主要具备以下两类特征:其一是信息量较大,对于新闻编辑的新闻敏感性、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应当注重发掘新闻的深层次价值,围绕时代潮流思想与读者兴趣点进行新闻的深度挖掘与精准提炼,编写兼具吸引力与价值感的新闻资讯;其二是真实性,海量数据中必然裹挟着虚假信息,不同数据间的冲突性、重合性加大了读者辨别事实的难度,在此便需要新闻编辑完善前期资料收集与准备工作,结合现场调查、取证等方式保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为读者提供优质数据新闻。此外,数据新闻带有明显的可视化特征,要求新闻编辑人员灵活利用可视化技术进行复杂抽象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例如利用Many Eyes 软件创建互动图表,借助图表、动画等形式增强新闻资讯的直观性与吸引力,实现新闻产品的增值[2]

3.新闻内容缺乏社会深度

2.设备技术供给不完备

二、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具体策略探讨

(一)明确大数据时代要求,充分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闻编辑方式的变革,数字新闻的编辑与发布离不开应用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硬件设施的支持,倘若缺乏技术、设备的及时供给,将导致采访内容、新闻撰写效率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部分新闻编辑人员缺乏对软硬件操作技巧的熟练掌握,也将进一步降低新闻编辑质量。

(二)拓宽新闻信息采集渠道,提高新闻信息甄别能力

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能体会到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贫乏,城市教育资源的优越及丰富,这也是我关注教育的一个原因。

(三)加强新闻团队能力建设,加快新闻编辑能力重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编辑工作转型迫在眉睫,专业新闻团队的建设成为推进新闻编辑转型的关键举措。一方面,应当组建专业化信息处理机构,在原有新闻编辑思路、形式、载体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创新,围绕选题、数据挖掘、数据整合等环节渗透发散性思维,在保证新闻数据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新闻表现形式的创新,例如借助音频、图表、动画等形式实现数据资讯的转化,把握不同数据内在关联并引申出多元议题与丰富内涵,实行新闻编辑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建设等,以此重塑新闻编辑的权威性与价值活力。另一方面,还需加强新闻编辑团队的能力建设,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养教育活动,注重深化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人文科学素养,密切关注政治热点与社会新闻,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真正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并丰富新闻报道的人文属性与社会价值,折射出新时期的公众人文精神。同时还应健全新闻编辑软硬件配置、强化技术手段支持,围绕采访、编辑、后期制作等层面实现整体新闻编辑流程的优化改造,引入新媒体人才与信息技术人才加强数据可视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新闻编辑形式与内容的有效创新。

(四)推行个性化信息推荐机制,强化与受众有效互动

一方面,新闻编辑人员应在现有传播机制上进行创新,借鉴自媒体平台营销策略创设个性化信息推荐机制,利用数据收集技术、大数据概率预测等方法获取公众需求,以此实现新闻资讯的精准有效传播。以“一点资讯”APP 为例,该应用将资本与大数据技术融入到新闻编辑领域,借助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资讯聚合整理与动态更新,依托智能分析为受众推送其感兴趣的新闻资讯,优化受众信息获取体验。另一方面,新闻编辑人员还应强化与受众间的有效互动,满足受众参与新闻事件的需求,借助跟踪报道、增设回答观众提问环节等形式,更好地强化新闻资讯的影响力。例如《东方时空》这一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便引入了网络互动模式,将观众纳入到新闻编辑的流程中,借助可视化手段传播新闻资讯,在提高新闻信息收视率与观众参与感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新闻资讯传播的受众面与影响力。

当下,“重理轻文”的观念在中学教育中仍有市场,这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理工类专业领域内部出现细分,诸如互联网、大数据等岗位出现很多就业缺口,这部分岗位门槛很高,相对于一般文科专业,薪资更高。换言之,“重理轻文”的观念自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全面到来的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从业者更应把握机遇、直面挑战,面向新媒体平台拓宽自身认知视野,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自身的媒介技术使用能力,从海量数据资讯中提炼出有价值信息进行新闻编辑与即时发布,促使新闻信息更好地满足现代受众需求,实现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肖娜,弓力成.谈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的转型与坚守[J].编辑之友,2017 (4):72-75.

[2]曲苑铭,左松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理念创新的路径选择[J].新闻研究导刊,2016,7 (14):199-200.

标签:;  ;  ;  ;  

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