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论文_石文丽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74500

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疼痛评分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P<0.05)。结论:骨科病房利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有效提高骨科护理质量评分,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骨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现今,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医疗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将这个理念深入到医学领域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当中的人文关怀护理方法是该理念的重要表现,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充分满足患者的需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放松患者的心情[1]。针对骨科病房的患者来讲,该病复杂性非常大,需要护理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非常高的职业素养,可以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让骨科患者尽早恢复[2]。文中将介绍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为(46.0±15.7)岁;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为(46.1±15.8)岁;对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利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1.2.1加强心理关怀

骨科住院患者大部分是骨病或者是外伤致残,突发的疾病给患者带来肢体创伤的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大部分患者表现出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护理人员要先对患者进行骨科疾病的知识宣教,按照患者的个体差异,为患者详细的介绍疾病的知识与治疗方式,让患者可以深入的了解自身疾病的基本状况,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尊重患者内心,安慰患者,介绍给患者治疗成功的病例,加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2.2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在病房以及走廊等醒目的地方,播放有关人文关怀的内容,促使护理人员严格遵照人文关怀护理规范,另外可以让患者与家属认识到人文关怀的服务,从而更好的监督护理人员。同样也要重视营造出人文关怀的氛围,让患者充分了解责任护士,在需要时及时与责任护士联系。

1.2.3加强健康教育

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患者规律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在疾病允许情形下尽量展开感兴趣的活动。指导患者科学饮食,禁止食用刺激性的食物,鼓励患者睡前泡脚[3],加快足部血液循环,为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做好保障。

1.2.4疼痛干预

在良好的医院环境中,指导患者避开可能导致疼痛加重的因素,例如过度活动、操作频繁等。按照需要提供多种镇痛的治疗方法:对于疼痛评分低于3分的患者,利用非药物干预缓解疼痛,例如物理治疗、转移注意力以及心理治疗方法。针对疼痛评分4-6分者,利用药物镇痛或者是非药物镇痛,药物可以选择非甾体类镇痛药;疼痛评分高于7分的患者,要利用药物镇痛联合镇痛,利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及强阿片类[4],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

1.3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的医院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

护理质量评分通过使用医院自制的评价量表,满分百分制,分数越高证明护理质量评价越高。满意度评分的主要评价内容包含健康教育、患者心理支持、护理主动性、护理技能以及住院环境,每一项的满分是10分,分值越高,证明满意度越高。疼痛评分,利用数字评定量表来进行疼痛评分,10分为剧痛、0分为无痛,患者要自行打分。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SPSS17.0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计量资料使用(x±s)来表示,同时使用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护理前,两组的疼痛评分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P<0.05),见表3。

3讨论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是优质护理服务范围的一种,以人文本的理念是其根本,良好的住院环境是物质基础,充分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质量水平。骨科住院患者虽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不一样,但是具有共同性,就是存在较大的创伤,具有较大的心理波动等,因而在骨科中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要营造出舒适的住院环境,安排责任护士提供一对一的护理[5],尽量多的安排住院活动,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顺利展开各项治疗与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疼痛评分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P<0.05)。证实了骨科病房利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有效提高骨科护理质量评分,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继红.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8):112-113.

[2]李翠霞.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3):2501+2504.

[3]张静.人文关怀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244-245.

[4]李燕.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创建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4):168-169.

[5]周文娟,胡德英,刘义兰,吴莉,李娟.骨科病房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04):5-8.

论文作者:石文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论文_石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