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史宝朋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史宝朋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 710054

摘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人们对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择合适的基础处理措施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保质保量顺利完成打下基础。基础处理技术的相关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对于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大工程,在工程建设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水利水电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特殊的性质,必须要高标准的做好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想保证每一个水利水电工程能安全够稳定的运行,就需要保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事故。从各方面处理,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设计、施工,确保整个基础的安全性和牢固性,保证每一步施工和处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还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研究和探索,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使用到更加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作用

1.1提升结构稳定性

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场地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软土地基比较常见,软土地基的土壤孔隙率表达,土体结构稳定性交叉。如果土体结构承载的负荷量比较大,则会造成土体塌落,导致基础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对此,只有妥善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才能够保证基础结构稳定性。

1.2保证基础防渗效果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在水域中建设的,对于基础结构的防渗性能要求较高。在基础施工中,如果防渗处理不当,则容易造成水利水电基础结构发生裂缝、变形或者坍塌。对此,只有对基础结构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措施,才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

1.3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民生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施工工序复杂,如果某一项施工环节出现偏差,则会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基础结构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使用寿命的影响比较大。对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必须采用先进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水泥土技术

在当今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施工资料就是水泥土,它主要是把水泥与水充分搅拌,并通过相关的反应使施工要求的强度有效实现,这样可以切实有效的充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应用水泥土的根本宗旨就是加固地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地基能够在平稳有序的状态下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灌浆施工中,如果主要原料是水泥土,这样的话,灌浆的深度一定要有效控制在50cm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更好的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使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效提升。

2.2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广泛应用,主要目的用来改善岩体节理、裂隙、破碎带等发育不完整岩石的结构力学性能,提高岩体的整体性与均质性,提高基础面的承载力、提高岩体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减少岩体的变形与不均匀沉降、处理基岩底部及深层的渗漏等问题,以确保结构稳定和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灌浆技术种类较多,如基础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化学灌浆、回填灌浆、帷幕灌浆、高压旋喷、劈裂灌浆等多种方式,灌浆技术可以把胶凝材料和不良的地质有效的粘合在一起,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岩石的完整性,提高了各类地质的抗渗作用,同时还能够很好的预防水流在地层内部的渗透现象,针对基础的渗漏问题,帷幕灌浆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深层灌浆,再结合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浆液的浓度,调整水泥的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化学灌浆,在地下形成防水幕墙,降低了底层的透水性,降低了坝体的渗透压力,减少了渗流量,防止产生机械式的管涌等一系列的渗漏问题。

2.3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分为预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由圆柱形桩身、端板和钢箍三部分组成,其中预张预应力管桩是采用预张预应力技术和离心成形方法制成的空心圆柱形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目前我国常用的管桩沉降方法主要有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预钻法等,其中静压法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静压式压力机,可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两种,一般情况下,静压打桩机的最大压桩力为5000-6000KN,甚至可以将直径为50-600mm的预应力管桩压入承重层,促进了预应力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常用的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锤击桩法具有速度快、质量好等优点,静压管桩施工方法是将管桩夹在管桩的侧夹上,然后通过科学的压力梁将其自身的重量和配重的重量压入土壤中。预应力管桩施工完成后,有必要对管桩进行检查,采用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对单桩承载力进行监测,影响预热管桩承载力的因素有桩端极限阻力和桩侧极限摩擦力。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处理方法是预应力管桩,尤其是沿海地区,保证了管桩基础处理的质量,同时也为整个工程的安全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2.4可液化土层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通过合理利用振动力以及静力,能够促进粘性交叉的土层水压的升高,有效降低土层的抗剪强度,这样就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出现滑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甚至还会对施工区域土层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危害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对此,对于基础结构中已经发生液化的土层,需进行全面清理,并在土层中加入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施工材料,并对地基基础进行分层振动压实处理。另外,对于周边围墙,还可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封闭处理,避免混凝土材料向周边流动。最后,还需要穿越可液化土层,并在基础中设置砂桩以及砂井。

2.5粉喷桩技术

第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该项技术的施工环境要干净整洁,施工表面平整光滑,为满足施工条件,可以事先将地面用整平机进行辅助处理;第二,桩位的选择。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对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数据核准,然后按照施工进程选择桩位位置。将可变的动态数据调整为静态的准确数值,尽可能降低具体位置确定的难度。位置选择后要进行数据确认以及桩位标信息回收,为后续的原桩位复位提供数据帮助;第三,桩顶与桩底高度的选择。通常设置的高度为距离地面半米左右,而这不能满足动态建筑需求。所以在排除干扰后,为降低实际施工误差,在施工时尽可能进行动态的高度选择,以提升整体施工质量;第四,桩身垂直度的确定。确定桩身垂直,可避免出现倾斜误差。一旦桩身倾斜,也要控制在1.5%之内;第五,合理使用外加剂。工作人员需要总结之前的建筑数据材料,然后对具体的外加剂用量进行分析,并重新选择所使用的种类。通常将石膏粉与水泥混合,提高水泥土质量,缩短或延长凝固时间。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效果对于整个项目的稳定性会产生较大影响,要求加强基础处理施工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类型较多,要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特征、建设要求等合理选用,并加强各个施工工序控制,保证基础施工质量,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寇有权.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21):289-290.

[2]肖英杰.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7,27(1):119.

[3]任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332(22):124.

论文作者:史宝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史宝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