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周凌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周凌

(云南耀邦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2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最庞杂的工程系统之一,如何有效管理整个电力系统已经成为电力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电力发展的需求,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能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自动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技术;应用

1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已经从简单函数的单输入、输出控制技术发展为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众多高科技技术手段为一体的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包括专家系统控制、线性最优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综合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传统技术手段存在的不足,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错误进行反馈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意义

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若想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经济运行,就要加强对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智能技术能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电能生产、输送、分配、消费等多种信息进行快速传输、分析、控制、处理,为电力调度提供依据,提高电力调度水平,对电压、电流、频率进行精准控制,规避系统运行风险,保障稳定供电,提高电力系统运维效率,实现少人或无人化运维,节约电力系统运维成本。

3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1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是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适应最为广泛的一种智能技术,其使用的关键在于能够全面识别电力系统紧急情况以及警报类型,可以自动对这两种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行。不仅如此,这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适应还可以自主完成电压无功的控制以及障碍点的隔离工作,全面实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除此之外,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还有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其能够像一位任劳任怨且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工作专家”,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调度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自主解决电力系统内部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为何命名其为专家控制系统的原因。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虽然专家控制系统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例如其对于问题的处理,智能遵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缺乏随机应对性,这也是绝大多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通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线性最优控制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问题中的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在目前诸多的现代控制理论中,线性最优控制已经成为其中最为成熟、应用电多的一个分支,而且一些专家人员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手段,可以改善动态品质,提高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并且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线性最优控制主要是通过局部线性能模型的建立,结合系统的强线性特点,从而来达到控制效果的。另外,最优控制理论在发电机的时间最优控制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综合智能系统

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综合智能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代控制方法与智能控制的有效结合,如模糊结构控制、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组织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等,一是各种智能控制方法之间的交叉与结合,对于当前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而言,其有着巨大的潜力。当前,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着诸多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结合,自适应控制与模糊控制的结合,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结合,使其对结构化的知识处理更为有效,且这些技术分别服务于不同的智能系统,采用最为简易的计算方法,以非统计性问题的处理,来解决不确定性问题,属于一种语言层及语义层上的高级推理,且这两种作用互补,同时,在控制时,利用感知器,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重组、安排和解释,从中挖掘潜力,结合模糊逻辑原则,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作用。

3.4主动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是近些年来逐步成长起来的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其优点在于智能性、信息共享能力、继承性以及开放性。主动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不仅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其他系统中也同样收效不俗。当前电力系统为人们提供自动化供电服务是在科学调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而调度的依据就是面向对象数据库,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因此,不难看出,主动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和传统技术相比,其优越性更加突出。主动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库的触发子系统全面监督、控制整个电力系统,从而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为相关自动化控制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完善在提高数据储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及数据输出与储存效率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5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配电网规范的不断进步,智能自动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它结合了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使得可以很好地执行配电网信息调度工作,构建标准的自动化主站和子站,从而完成配电网相关的规划工作。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体现各个方面,例如智能预警,该功能可以有效确保配电网的运行安全,具体是在配电过程中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和检测,一旦检测到配电网中存在异常信息,系统便会发生警报,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相关故障的处理,从而有效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除此之外,智能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实施调度和远程监控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存在使得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结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将能更高效、更精准的实现自动控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给电力系统化自动管理带来极大进步,从而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青松.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1):53.

[2]韩小燕,孙吉裕,徐晓雷.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7,42(10):2240~2242.

论文作者:周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周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