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之意象论文

关于课堂教学之意象

汪潮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讲究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人的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的具体形象。课堂教学要创设、使用和解读特定的意象。

一、意象的形成

1.意象是一种心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意象的神经基础是神经元簇(群组),是一种生理结构体。一组神经元簇相当于一组信息编码体,与特定感觉信息表征相对应,它自上而下地承载着相关感觉信息连接关系,是一种高级的信息载体。它可以是单一的意象体,也可以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体。

微课的推广和使用,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新的变化,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多样、有趣,致力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需要,改变了低效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的能力。可以相信,微课会把教育更好的带入微时代。

2.意象是一种连接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这个记忆痕迹就是感觉来源信息和新生代理信息的暂时连接关系。

刘勰对“意象”有形象描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想到登山,脑中就出现山的景色;一想到游海,情思中便涌出海的浪涛。这种主体、客体的连接就是“意象”。

仿真实践环节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践性很强,但是也需要从理论知识开始,因此,设定教学顺序为理论教学→仿真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案例研讨教学。其中,仿真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是衔接理论教学和案例研讨教学的桥梁。在仿真实践教学环节,MATLAB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和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应加大课时分配。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包括直流部分、交流部分和伺服部分,均可采用MATLAB建立模型和运行仿真。学生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交直流电机和伺服电机的控制效果,特别是理论教学内容中关于电机控制部分,也可以将自己的控制算法写入程序,验证控制效果,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3.意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意象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意象是用来指代事物,以唤起相对应的感觉,激发思维活动的涟漪。思维是基于意象单元的互动,记忆中的印象、图象、概念等都只是外界的信息在主体中用意象储存的一种形式。意象是外界的信息在主体内部构建成的精神体,是思维的工具与元件。所以,意象是印象和抽象的代名词,而形成意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

二、意象的类型

3.抽象。抽象指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意念和情感的一种意象。意象不是具象,它可以通过抽象升华达到更有深度的意象,这是人类大脑做出的信息处理的智能活动。从本质上来说,课堂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概括性活动,而不是具体的演绎性活动。因而,抽象比具体显得更为必要。

2.喻象。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物象,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便成了喻象。例如,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出新生超前的意象,并设计远景图像。所以,喻象具有明显的人工、超前、比喻的痕迹。比喻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类。意象是比情节更小的单位,一般由物象的细节、象征和双关意义构成。有了“喻象”,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而聪慧,学习的迁移也就有可能发生。

1.仿象。它是主体通过模仿客观事物的形态创设的意象,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客体相似,是一种具体的意象。根据说文解字,“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它有静态和动态之形象,有实物与图像、直接与间接之区别。所以,课堂教学中的“仿象”,有形、有象、有趣,对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都具有现实和直接的教学意义,这说明了具体、直观、形象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二层接入交换机Access端口上启用PortFast特性,一方面可以使其端口立即进入转发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等待STP的收敛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使端口在发生UP或DOWN状态变化时,不会产生TCN BPDU消息.这一点对于大型网络来说,可以有效避免因大规模PC机开关机,造成大量TCN BPDU消息交换现象的发生.

三、意象的创设

中午时分,艾莉的计划顺利得逞。女人去游泳池里游泳,房间里只剩下艾莉和秦川。艾莉瞟秦川一眼,秦川心领神会,走过来,拥抱艾莉。他的动作很轻,艾莉却感觉到滚烫并且尖锐的金属制品划过她的腰畔。艾莉用下巴指指鱼一般游动的女人,无力地说,她能看见。秦川喘息着,轻咬着她的下巴。你忘记了你是充气娃娃。他的嘴唇往下滑动着,说。

2.表达意境。意象与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是具体的。而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或是由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可以说,意境是意象的灵魂,意象又是意境的结构与内容。

整体意境形成的重要教学手段是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仅展示了各个意象,而且构建了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充分展示了一个完美的意境图式。所以,课堂上设计并使用“思维导图”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事象。以柳树为例:它的意象是惜别、留恋、祝愿。中国古代的离情常常与柳相关,以折柳表惜别,这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的情境。这是一种自然意象。课堂上就要充分展示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色。这说明课堂教学与自然景物整合的必要性。

1.呈现意象。课堂教学中的实物展示、媒体课件、直观描述、典型案例等是展示意象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得教学有图可查,有样可依。课堂教学中可呈现的意象是:

(2)社会意象。课堂上涉及的社会事物,反映的人物形象,描绘的生活场景,使用的社会史实,其意图是表现某种观点和情感,这是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这也说明课堂教学与社会现象整合的必要性。

王昌龄是最早把“境”作为文学范畴提出的。他的“诗有三境”中,“境”分为三类:第一类“物境”,指自然山水的境界;第二类“情境”,指人生经历的感情境界;第三类“意境”,指人内心意识的境界。其实,课堂教学也要依据“物境→情境→意境”分层展开并逐步提升。

3.建构意义。在课堂意象的创造过程中,要有机渗透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和课堂主题。这个过程是一个意象的意义建构过程。从形象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一类等。这才是课堂教学之根本。

以语文课堂为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考虑,可以从学习态度、语言习得、情感培养、思维训练、文化渗透等方面构建不同的课型,以体现语文课堂的不同意象色彩。这时的课型就是意象的一种代名词了。从语文课堂的具体板块和环节看,其意象也有直线型、台阶型、螺旋形等样式。课堂中意象的建构是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的。

课堂教学中关于“意象”的原理,既是“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也是“心”与“物”的关系,还是“神”与“形”的关系。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意义之所在,也是必须关注的学理问题。真可谓:小课堂,大意象也。

直线电机气隙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轨行区模块、轨边机房模块、数据中心模块及相关传输网络组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敖子君

E-mail:545126112@qq.com

标签:;  ;  ;  ;  ;  ;  ;  ;  ;  

关于课堂教学之意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