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芳

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巴彦水利站 黑龙江哈尔滨 151800

摘要:近些年来,水旱灾害发生日频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至关重要。在防汛抗旱工作中,信息的收集、传递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与质量,所以,加强对信息化运用的研究,提高其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对减少防汛抗旱工作的危害有着重要作业。

关键词:信息化;防汛抗旱工作;应用

信息化的运用对推进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当前我国水旱灾害不断出现的情况,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成为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但就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思想意识、传统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并不十分理想,对此,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进步有着极大作用。

1 水文信息化技术概述

水文信息化技术指的是管理或处理防汛抗旱工作工作信息的技术,其技术基础为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其具体体现为信息系统的设计、安装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信息性、技术性是其基本特征。

在当前社会中,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更新换代极为频繁,在防汛抗旱中,大力推广并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工作的时效性、可靠性,可以更好的应对更为复杂的水文条件、气候变化,提高汛期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做好防汛预防,实现从被动防御、人为处理向主动防御、自动化处理的转变,为防汛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实现水利信息的信息化、网络化,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 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2.1强化对旱涝灾害的预警能力

对于防汛抗旱工作而言,提前预警比事后抢险救灾更为关键,可以为人们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各地降水量情况、未来一段时期降水预期等有效利用起来,及时发现旱涝灾害的前期征兆,提高预警能力,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2加强对旱涝灾害的防治能力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快、更全面的掌握旱涝灾害的相关信息,通过专业的软件系统,提高信息的整合效率,减少人为处理造成的失误,为专业分析提供准确依据,及时制定应对方案,提高对旱涝灾害的防治能力。

3 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

3.1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信息处理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随时了解、掌握灾害情况,这些都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信息处理是防汛抗旱中关键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防汛抗旱工作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与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对信息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无论是信息的采集、统计,还是传递、整合,都会变得十分高效、准确,可以为防汛抗旱指挥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信息支持。同时,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根据经验、技术等进行升级,开拓新的功能,改进不足之处,提高防汛抗旱工作能力。此外,对于资金相对充裕的地区来说,可以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鼓励员工创新等方式,在各种先进信息基础上,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自主研发,通过技术或设备上的升级来实现对水文信息更高效、更准确的预测与监督,提升对水文状况的掌握程度,提前制定应对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不利影响。

3.2做好信息化建设与设计的统筹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其涉及到许多部门与方面,包括水利、护气象、抢险等,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做到统一、协调,才能保证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由于信息管理的不到位,比如信息滞后、重要信息不能及时发现等因素,会导致防汛抗旱工作出现一些纰漏,对此,采取信息化统筹管理,可以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情况的深度了解,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作的改善,实现防汛抗旱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设计的统筹下,信息处理能力会大大提高,信息整合效率、关键信息提取与传递等,都会得到进步,各部门信息不再孤立,条块之间能够有效融合到一起,而不是分裂开来,将水利信息网络、信息采集以及应用系统等全部统筹起来,促进防汛抗旱工作的进步。

3.3构建完善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指挥体系是防汛抗旱工作实施的基础,决定着防汛抗旱工作效率与通畅性,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基础上,需要构建的指挥系统组成部分包括:第一,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的采集是防汛抗旱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如果信息采集不全,容易造成防汛抗旱工作出现疏漏,所以,需要在采集环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观测站使用灵敏、准确的传感器,并构建系统、完整的测报通信网和分站,保障采集到的信息能够在及时共享、实时掌握,为防汛抗旱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建立数据汇集平台。要想更好地发挥采集的信息的价值,需要构建数据汇集平台,将所有信息纳入其中,包括水雨数据、工作情况以及灾情数据等,数据管理需要以数据分布协议作为基础,并对数据格式进行变换,确保所有数据保持一致性,提高数据使用的效率;同时,在防汛抗旱工作相关部门之间,也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如此以来,可以实现对水雨信息的自动收集与录入,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丰富信息内容与完整性,不再限制信息输入方式,可以同时进行多路水雨信息的传送。

第三,构建数据中心。防汛抗旱工作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洪涝旱灾是由地域、气候等影响因素决定的,发生位置是随机的,无法建立集中的工作场所,也就是说,水利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工作人员交流等会受到时间、空间较大程度的限制。对此,在信息化运用中,构建数据中心,将不同防汛抗旱工作站的工作信息、相关数据等统一到数据中心中,由专业人士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做出可靠的防汛抗旱决策,突破时间、空间对防汛决策专业性产生的制约,让专业人士能够更为直接、深入的对防汛抗旱工作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保障防汛抗旱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3.4优化防汛抗旱工作的资金配置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需要运用到各种各样的物资、大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对资金配置的合理性是有着较高的要求的,需要通过对资金科学配置,来建立起有效的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在出现旱涝灾害险情时,需要的物资能够及时到位,不会出现物资不足影响防汛抗旱工作进度的情况。防汛抗旱工作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应急救援队伍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抢险能力,正确、及时地开展救援,避免出现救援不当的情况,造成更大损失。

无论是物资还是应急救援队伍所投入的资金,运用信息化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优化,将所有物资储备纳入到统一的系统中,对其实施动态管理,更为全面的掌握物资储备量变化,保证整体储备量维持在相对合理的状态,避免出现长期闲置、浪费等不良问题,及时更换损坏的物资,提高物资储备资金使用的效益。对于应急救援队伍,需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并对资金运用走向进行监督,避免出现资金挪用以及贪污腐败等问题。

结语

综上,对于防汛抗旱工作而言,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对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效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对水文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到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其提供更好地服务,是现代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做好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志文,陈鹏.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4):191.

[2]代晓平.浅论水文信息化技术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4):285-286.

[3]梁继烈.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282-283.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