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运输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确保电气化铁路得以正常运输的关键保障。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运行主要就是实时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和运行规律,通过详细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以此指导检修工作,确保牵引供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据此,本文主要对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运行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运行
一、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正常工作的典型故障
(一)弓网故障
受弓网相关故障通常发生在线岔、电分相、曲线段和各种线夹中,此外,受弓网设计存在缺陷或大修故障,存在疏漏和严重故障。因此,此类故障的特性比较全面,接触网或受电弓问题会导致故障。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接触网的动力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可能存在离线现象,甚至受电弓也可能因磨损而损坏。常见相关故障基本由于受电弓和接触网关系不良引起,如受电弓脱弓、打弓、钻弓、抬弓;机车自动降弓;受电弓拉弧。
(二)避雷器故障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坚固易断、运输方便、安装方便等优点。其常见故障主要有:设备爆裂;设备脱离器损坏;计数器失效;设备接地极损坏或电阻过大。
(三)隔离开关故障
首先,由于机械故障如隔离开关开合角不当、电机及整机部件损坏、螺栓扭矩不足等,容易导致虚拟连接,导致电气烧伤。第二,本地与电调综自系统的显示不同、非远动分合闸及远动无法运转,这类远动方面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故障。再次,因为铜铝过渡位置,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导致了铜铝过渡板发生化学腐蚀,例如电气故障。最后,附加设备故障固定在隔离开关支架上,属于隔离器辅助设备的故障,例如,如PVC管等脱落等。
(四)分段绝缘器故障
绝缘滑道被损坏;销弧角产生了断裂;本体电弧被灼伤;表面碳粉堆积过厚。
(五)牵引变电所故障
牵引变电所最常见的故障是牵引变电所跳闸,主要原因有:雷击;机车自身;过负荷;外界环境。其中,外部环境原因引起跳闸约占跳闸总数的85%以上。
(六)接触悬挂及接触网故障
接触悬挂和接触网的主要故障是节点与导线间距不足,在承力索、接触线、弹性吊索、吊索和接触悬挂设备中经常出现此类问题。特别是因为季节或运行温度的变化,相关设备容易发生热膨胀和收缩,使接触网的静态参数发生变化,容易导致此类故障的发生。此外,技术人员在施工中的粗心大意,也会导致诸如电连接压接操作不规范运行等问题。
二、影响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运行的主要因素
1、供电系统是一种露天设备,各种气候因素在供电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接触网的线索弛度、线索张力、悬挂弹性、零部件的机械松紧度及空间位置、设备的绝缘强度、线索的载流能力、弓线间的磨耗关系等都会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恶劣气候的突然变化很有可能造成重大的行车事故。
2、接触网是电力传输线,但接触网也具有一般电力传输线不具有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特殊性决定的。弓网关系要求接触网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稳定的动、静特性和足够高的波动速度。因此,接触网除了具有输电线路的所有特性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3、随着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负荷变化往往会使接触网承受较大的冲击,无法保证接触网的正常运行,接触网必须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随着电气化铁路列车速度的提高,线路张力逐渐增大,普通接触网设备及部件的力学性能较差,其电气性能、温度性能、防腐性能、抗振动性能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三、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运行的有效对策
(一)改革检修模式,细化基层站段检修重点
随着检修体制的改革,巡检分离、大型天窗集中检修等模式的广泛实施,部分设备的检修周期得到了合理的延长,“一修保一年”开始逐渐向“一修保两年”的观念转变。检修体制改革,进一步对基层站段的检修管理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合理划分基层站段,确定日常维修和集中维修的重点,加强关键设备的接入点、接线开关、电联结、锚段关节、分段分相、隔离开关、中心锚结、终端锚固线夹、棘轮补偿装置的检查,以此保证检修质量。
(二)细化作业指导书,全面落实标准化作业
供电段应为不同厂家和不同类型的设备制定详细的操作说明,从而作为检修的依据和标准。作业指导书应简单易懂,生动形象,图画并行,进一步突出重点部位。在检修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按规定的扭矩用扭矩扳手紧固悬链线螺栓,开口销的开角必须符合规定,螺栓穿透必须正确,各关键设备定位器、分段绝缘器、棘轮补偿、线岔的安装、调整、检修安装调整必须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步骤、方法进行。断路器检修必须使用游标卡尺、塞尺进行测量,而凸轮间隙、行程、超限调整到标准范围中间值。
(三)协调整治外部环境,降低不可预见的安全风险
基层供电段应加强与内外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努力解决或减少威胁牵引供电运行安全的外部环境安全风险。为了进一步保证上跨电力线路导线的强度、高度和松弛,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区内的污染扩散,提高绝缘子的防污等级。加大设备改造投入力度,提高变电站的防雷水平,降低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
(四)加强技能培训,专精人才与全面型人才培养同行
在基本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基层站段要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路局优秀技能人才”、“岗位能手”等多种手段,带动一批多专多能的职工。其中,不仅要加强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要培养一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预防问题的人才。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综合性的技术人才,培养一批能够完成测试和保护装置在变电站检修中熟练的ABB断路器设备维护工作,也能培养一批能够完成箱体和故障排除网络的熟练检察官跨越维修工作,促使高铁普铁联动、网电合一的目标得以实现。
(五)大力推行设备监测检测等新型技术,强化大数据的应用
基层供电段要注意在监测检测、日常巡视检修的基础上,开展并进行大数据分析,预判设备运行状态状况。接触网要在完善6C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牵引供电管理系统、“一杆一档”、“一台一档”、人工巡视,整合数据,形成数据共享、平台共享。并利用测温装置数据分析上网点、电联结的温度变化趋势并和红外测温进行对比。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牵引供电设备新型技术和新设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是牵引供电设备的故障数量也在随之增加。所以,充分掌握牵引供电设备的日常运行规律,并详细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找到安全风险,进一步确定检修重难点,并科学合理制定检修方案,以便于及时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铁路牵引供电的检修运行效率和质量,保证铁路得以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海荣.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运行分析[J].科技风,2017(3):137-137.
[2]吴志辉,夏守谦,王海庆.铁路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运行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3):42-44.
[3]王少兵.牵引供电设备检修及状态跟踪评价系统探讨[J].广西铁道,2011(2):21-22.
论文作者:蔡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铁路论文; 基层论文; 作业论文; 数据论文; 变电所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