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呼吸内科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以及PDCA循环组,分组n=4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PDCA循环组则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PDCA循环管理,比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质量评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穿刺置管)。结果: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18.60%显著高于PDCA循环组6.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6.04%、平均评分(86.02±3.23)显著低于PDCA循环组95.34%、(98.10±5.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儿童呼吸内科中的价值显著高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家长及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综合质量评分,降低护理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特别在是穿刺置管中可有效缓解家长及患儿的心理障碍,提高病房消毒水平以及提高病房管理效果,比一般的护理干预更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儿童护理内科;护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18-02
PDCA循环自从提出后,就在各大管理领域备受关注,作为一种科学流程其可以根据任何管理内容,实现管理流程的优化处理。本研究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呼吸内科患者86例,比对常规护理以及PDCA循环管理的护理质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呼吸内科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以及PDCA循环组。常规组,n=43,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1~1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3±1.7)岁,患病周期为 1h至 2d,平均周期为(25.1±3.2)h,其中支气管肺炎5例、毛细支气管炎7例、腺病毒肺炎2例、喘息性肺炎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8例、类百日咳12例、支气管扩张3例。PDCA循环组(n=43),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在2~1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7.1±1.9)岁,患病周期为 3h至 3d,平均周期为(27.5±5.1)h,其中支气管肺炎3例、毛细支气管炎8例、腺病毒肺炎3例、喘息性肺炎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0例、类百日咳9例、支气管扩张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PDCA循环组则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 PDCA 循环管理。PDCA循环则是从计划、执行以及反思、解决四个阶段展开护理管理操作,主要以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穿刺技术为流程内容展开护理干预。
1.2.1计划 针对护理内容及干预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护理工作方案,从管控规划到人员培训,从病房管理到值班制度,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儿科护理学》进行科学训练、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护理服务意识培育,奠定护理干预人员基础以及完成护理方案。
1.2.2执行 根据计划制定的护理工作方案展开护理工作,所有儿科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质量管控流程规定,从服务意识到工作积极性等等,根据儿科患者的及心理特点,展开优质引导,解决患儿和家长的焦虑以及缓解情绪,与患儿及家长监理优良的沟通机制,普及儿童患者治疗知识以及手术注意事项等等确保工作目标与制定结果一致。
1.2.3反思 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从儿科护理工作完成质量,每日或者是每周进行工作质量评估,并且根据其余预期目标进行处理与整改,及时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确保护理人员每日都能够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努力完成工作内容,避免护理疏忽或者是差错。
1.2.4解决 小组护理人员每月都要进行护理工作总结,归纳已经完成护理工作情况以及未完成的工作,总结每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小组进行分析探讨,并且在会议上提出下个月的护理工作目标,实现整体工作质量目标落实。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用SPSS17.0软件处理库,以患儿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为观察指标收集数据,计量数据均选择真实原始数据以(x-±s)形式表现,以t检测为标准,(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18.60%显著高于PDCA循环组6.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6.04%、平均评分 (86.02±3.23)显著低于PDCA循环组95.34%、(98.10±5.05),具体情况如表1,表2。
3.讨论
儿童呼吸内科护理采用PDCA,主要是针对患者年龄较低,个体机体免疫能力能不足,加之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愈加看重,需要有效提高护理水平,采用PDCA循环管理主要是针对临床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穿刺技术等四方面,实现科学治疗以及优质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PDCA循环管理在儿童呼吸内科中的价值显著高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家长及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综合质量评分,降低护理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特别在是穿刺手术中可有效缓解家长及患儿的心理障碍,提高病房消毒水平以及提高病房管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尹梅,李红钊.PDCA循环在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9):233-234.
[2]徐菡.PDCA护理模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3):192-193.
[3]熊亮,唐芙蓉,杨娟,李秀龙,熊华.PDCA循环在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8):79-81.
[4]李晓君,袁小平.PDCA管理模式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30):3760-3762.
[5]薛墨,吴如容.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儿童呼吸内科病房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08):1368-1370.
论文作者:王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常规论文; 内科论文; 儿童论文; 质量论文; 呼吸论文; 病房论文; 患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