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种族隔离遗留的社会文化问题_种族隔离论文

南非种族隔离遗留的社会文化问题_种族隔离论文

南非种族隔离制遗留的社会文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非论文,种族论文,社会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非国大为主体的南非新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黑人多数统治的确立和种族隔离制的终结。对种族隔离制的政治经济影响,学术界比较重视。然而,解决种族隔离制遗留的社会文化问题,将是南非新政府所面临的更为复杂艰巨的任务。

种族隔离制遗留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三个问题:居民住房问题、健康卫生问题和失业、犯罪问题。1913年的《土著土地法》从根本上消除了黑人土地所有制,被剥夺了土地的黑人开始流入城市。1923年通过《土著城区法》。这一法案从制定到1984年废除,共经过了7次重大修改,成为最繁杂的控制性法律。这一法案的最初目的是使黑人从大城市里的混居区搬到专门划定的黑人居住区去,如约翰内斯堡的索韦托、开普敦的尼杨加和伊丽莎白港市的新布莱顿。这种居民区远离白人城市,条件简陋。黑人的另一安身之处是所谓“非法居留营地”。这些“非法居留营地”是未经政府允许由无地安身的黑人占地为营。这两种黑人居住区住房奇缺,为新政府留下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在种族隔离制下,黑人的医疗条件极差。首先是医生缺乏。据1981年统计,有6个班图斯坦(按行政区划分的黑人居住家园——编者注)的医生不到100人。其次是医院条件差。在班图斯坦,医院主要是传教士遗留下来的医务室,设备陈旧,很难满足需要。黑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据统计,南非黑人患肺病的是白人的10倍。肺病的发病率在35年之间增加了425%。受疾病影响,儿童死亡率很高,据伊丽莎白港市统计,每1,000名婴儿中竟有330名死亡!尽管黑人的医疗条件极差,但政府对培养黑人医生仍然十分不重视,医学院毕业的医生中黑人仅占10%左右。

种族隔离制遗留的另一个社会问题是高失业率,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据非国大的统计,目前有700万人失业,占全国劳动力的40%左右,绝大部份是黑人。造成这种状况有两个原因。第一,对黑人土地权的持续剥夺使黑人流离失所。《土著土地法》使白人剥夺黑人土地权合法化,同时亦使保留地制度化。1948年国民党上台后全面推行种族隔离制,大部分黑人被迫迁移到荒凉贫瘠的班图斯坦,结果,占人口3/4的黑人只占有全国土地面积的13%。第二,种族主义的各项立法使非洲人生计窘迫。地少人多的困境迫使黑人流入城市寻求生计。黑人在城市的存在意义是为白人提供廉价劳动力。因而,其行动受到严格控制。通行证制度即为此而设。这种临时劳动力的地位很不稳定,在经济萧条时首当其冲。从80年代中期以来,南非经济一直呈负增长,这成为大批黑人失业的直接原因。

与失业、无房、疾病、流浪相联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暴力。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治暴力,这主要发生在非国大与祖鲁人因卡塔的支持者之间,每年导致上千人死亡。暴力的另一种形式是青少年犯罪。这种暴力的参与者主要是失业的青少年、金矿的逃工者和流氓无产者。年轻的一代可以说是在暴力充斥的环境中长大,更容易对种族歧视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平等现象愤愤不平。贫困是滋生暴力的温床,而失业是暴力的催化剂。不管对这些暴力的原因作何种解释,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即这些暴力是种族隔离制的产物。虽然随着新政府的建立,种族隔离制的废除会使心理压力减少,青少年犯罪率可能因此下降,但是这种权力的交替所形成的某种社会真空也可能为一些不法之徒提供新的机会。1994年6月初几所监狱发生的骚乱就是明证。

种族隔离制遗留的文化问题亦十分严重。在教育方面,为使城市成为单一的白人居住区,城市几乎没有黑人教育设施。1953年,南非政府颁布的《班图教育法》,其目的是实行一种将白人与黑人完全隔离的学校体制。这种体制的实质正如土著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的:“白人小孩的教育是为其进入统治者社会作准备,而黑人小孩的教育是为其进入被统治者社会作准备。”教育对白人是必需的、义务的,对黑人则无规定;教育对白人学生是免费的,黑人学生则要求交纳书籍费和学杂费。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将教育经费的61%花在白人方面,而黑人仅有17.7%,黑人区学校虽有,但条件很差,师资的自身教育水平很低。南非政府在1985年承认,黑人学校的老师有80%不够资格。70年代以来,一些白人学校开始招收黑人学生,但在《班图教育法》下制定的分种族培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定向教育方针没有根本改变。这是以非国大为主的新政府面临的另一难题。

种族隔离制不仅造就了自己的黑人奴隶,同时亦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在长期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下,非洲黑人逐渐创造了一种反抗的文化。这种文化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种是民族主义的文化形式,其典型代表是博普塔茨瓦纳黑人家园政府实行的“坡柏加诺”(Popagano)教育文化政策和夸祖鲁黑人家园政府首席部长布特莱齐领导的因卡塔运动。“坡柏加诺”的提出是为了取代班图教育法。从表面上看,这一政策似乎强调组织上的改革,如教师本土化,教师资格规范化,增进各社团的合作以促进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场南非茨瓦纳民族主义的文化运动。它鼓吹黑人意识,强调茨瓦纳的民族特性,要求人民努力发掘茨瓦纳民族值得保存的风俗习惯,使民族的凝聚力、创造性及和谐一致的生命观永远长存。同时,“坡柏加诺”又是一种哲学,它集中反映了茨瓦纳民族的文化、信仰、人生观以及崇高的理想。

因卡塔全称为祖鲁民族文化解放运动。它产生于1928年,后来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1975年由布特莱齐重新恢复。因卡塔主张非洲的政治制度有其特点,而不是像白人所描绘的那样不民主;它谴责白人的文化统治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制度完美无缺的观念。因卡塔认为在真正的非洲社会是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并主张建立与资本主义相联的村社经济。尽管因卡塔宣称要废除建立在部族和肤色基础上的一切形式的歧视与隔离,并声称它代表南非所有的种族,但其起源、组织形式,特别是自1989年以来卷入为祖鲁自治而起的种种政治暴力行动,这一切都表明,它是祖鲁民族主义运动的代表。

这种反抗文化还以各种文艺形式体现出来。1960年3月的沙佩维尔惨案发生以后,充满黑人反抗意识的文学作品开始在城市里出现,然而很快遭到南非白人政权的野蛮禁止。政府担心这种具有煽动性的宣传品会引起整个黑人社会的呼应,形成燎原之势。最后,书籍被查禁,出版社被查封,作者或艺术家被逮捕。随后,大众反抗文化便以其独特的音乐和戏剧形式表达非洲黑人内心的愤慨,对种族歧视的谴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这种新的反抗文化,南非当局并未全面禁止,这主要是因为此种形式的反抗主题比较隐晦。反抗文化的第三种形式是个人自发的暴力行动。因种族矛盾而引发的谋杀行动曾一度使南非因谋杀罪而处以死刑的人数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

这种文化问题亦给南非新政府带来了繁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反抗文化如果引导不好,将导致对现政权的直接挑战。可以想像,如果非国大所订的计划在预计时间内未能实现,完全有可能引起黑人市民的示威游行。理由很简单,黑人要求的是一个能彻底改变现状的政府,而不仅仅是一个黑人政府。

要消除种族隔离制遗留的社会文化问题,任务十分艰巨。对此,曼德拉为自己确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在今后5年里,转变所有南非人的思想,使他们树立一种新的民族特性、忠诚和统一的意识。同时,非国大也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施政纲领,力图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以缓解社会矛盾。它计划在今后5年里建造100万套住房,并给250万住户提供生活用电。与此同时,利用公共工程计划解决250万人的失业问题。为进一步缓解就业问题,政府还打算通过分配、法律调解和补偿等方法将30%的农田重新分配给黑人。在教育上则提出“让全民接受高质量的10年免费教育”的目标。很明显,新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和平和稳定。然而,面对种族隔离制遗留的诸多难题,光有口号和纲领是不够的,必须付诸行动。

标签:;  ;  ;  ;  

南非种族隔离遗留的社会文化问题_种族隔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