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现代化与高教结构改革——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发达国家论文,化与论文,高教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1)09-0041-0047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约着高教结构的发展,同时,伴随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进程,也为高教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经济条件,对高教结构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反过来,高教结构在适应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对产业结构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拟对二者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一番粗浅的探讨,希冀能够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有所助益。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对高教结构的影响及其改革
(一)关于产业结构现代化
产业结构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和联系方式。因此,产业结构现代化(注:关于产业结构现代化这个提法,目前还比较少见,最早见于侯晓明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与教育战略》(见《中国教育报》,1985-1-19)一文中,以后黄宇峰的《亚洲“四小龙”利用FDI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及对我们的启示》(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第1期)也提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问题。另外,在一些产业经济著作中也零散地有这种提法。在此,本文尝试对产业结构现代化作一粗浅的界说,并以此阐释高教结构改革的相关问题。),实质就是不同产业之间联系方式和比例结构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各次产业比例的合理化、高度化和最优化。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状态,直接影响着一国现代化的水平。
产业结构现代化改变了技术结构和就业结构,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的那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被机器所取代,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数量在下降,而监督、组织和管理工作则在增多,从而增加了对各级劳动者智力能力的需要……。至于在早已工业化的国家开始占有优势地位的服务部门,它们往往要求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并了解人的环境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也就构成了对教育的新要求”[1]。人们为了避免结构性失业、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就必须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伴随这种需求,从30、4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相继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知识产业论等等理论,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推动了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张和结构的变迁。特别是60年代以后,各国都把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点,正如英国教育家巴巴德波勒斯所言:“事实上,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结构的变革上。”[2]。英国教育家阿什比勋爵也指出,影响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因素不外乎三个方面:顾客的要求、人力的需要、资助人的影响[3],而这三个方面的直接推动力都在于产业结构的改变。
(二)产业结构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多样化”
“一定的产业结构影响着人口流向和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并对人口的素质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形成规定前提条件”[4]。因此,产业结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力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向服务业,并进而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在这种转移过程中,由于接受的教育和培训的程度不同,因而劳动的附加值也不同,接受教育的多少和学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劳动者收入的多寡,因此人们纷纷要求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和收入保障。各个企业组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也需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因此,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各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实现高教结构多样化:
1、增加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在保持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扩展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规模,从而实现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的多样化。这个过程是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个阶段是高等教育二元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短期高等教育,以适应不断增加的高等教育入学需要,满足了普通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这些短期高等教育形式如:美国的初级学院、社区学院以及技术专科学校;英国的二年制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联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等等。这些短期高等教育机构构成了各个发达国家高教系统的重要一翼。如美国在1959-1960年之间有社区学院663所,学生816071人,而到80年代,美国的社区学院增加到1231所,学生总数482万人,占高校总数的38%,学生数占大学生总数的36.8%。[5]同时,改造传统大学,增加研究生院,培养科研开发和研究人员,增强了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许多研究性大学都开设了研究生课程,这样就使各国的研究生人数急剧增加。如美国1960年有研究生总数为34.2万人,1970年达90万人,1977年达137万人,1999年为174万多人。[6]有的大学,如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人数都已经接近或超过本科生人数:哈佛大学的研究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1.5%,耶鲁大学占50%,麻省理工学院占50.2%。此外,各大型企业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承担起本企业高技术专门人才的培训和开发任务。如美国在1950年的4060个企业中设有4834个研究所,到90年代初,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司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和培训机构,有的甚至不止一个。有的国际知名企业,还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大学,除培训本企业内部人员外,还公开对外开放。如IBM公司设在纽约州索恩伍德的“技术学院”、通用汽车公司的“通用汽车学院”、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企业技术学院”等。第二个阶段为多元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继续调整和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职业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一次就业定终身已经成为历史,人们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需要经常更新,否则很快就会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各个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此提出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概念,兴办了一些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如英国的开放大学、日本的广播电视大学、联邦德国的遥授大学等等。
2、协调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之间的关系、增加应用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比重,设置新兴专业,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多样化。一定的科类和专业结构是一定产业结构的直接反映,而这又是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20世纪下半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来看,出现了一些与上半叶不同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地位和比重普遍下降,第三产业的地位和比重日益上升,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美国更是高达70%;2)农业人口急剧下降,非农业人口急剧上升,从事生产的人口下降,从事非生产的人口上升,白领阶层超过蓝领阶层;3)经济重点发生转移,从以前的工业中心转移到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科技园区,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园,如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北卡三角园区,英国的剑桥科学院,法国的法兰西科学城,日本的筑波和关西科学城等等,科学城成为新经济的支撑点和高新产业的孵化器;4)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中都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这些发展趋势对人才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不改革自己的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和经济多元化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各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来实现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多元化的:1)强调普通基础课的学习,把专业课放在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2)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培养通才;3)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增加应用学科和理工科的比重;4)开设综合课,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理工科和社会学科融合在一起;5)根据新兴产业,开设新的专业,新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海洋生物、核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网络等领域。以日本为例,为了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从50年代开始,日本逐步改变了重文轻理的传统,工科、理科和医科的比例都在稳步增长,增设了工学院及有关专业,1955年只有73个工学院,到1970年增加到134个,在专业结构中大量增加了机械、电气、化学、土木工程等专业,同时发展了原子能、精密电子、宇航等专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还新设了信息工学、信息处理工学、电子计算机、系统工学等等。
3、通过增加社会投入和实行联合办学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和管理结构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是和它的管理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管理结构来看,不外三种形式,即集权型、分权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管理形式,因此相应的就有三种投资体制,即以国家为主、以民间为主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体制。过去,高等教育是国家机构之一,多数国家的政府是其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现在,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需要,存在“谁享受高等教育,谁付帐”的问题,各产业部门、企业组织以及劳动者个人成为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此,社会组织和劳动者个人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高等教育本身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其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高校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高等学校通过技术转让和社会服务获得大量的收入,从而使自己也成为重要的投资者。以美国为例,根据《高等教育纪事》1999-2000年度统计报告,博士授予型大学的研究和发展经费来源情况为:联邦政府占总投入的59.6%;州和地方政府占7.7%;工业界占7.1%;院校自身占18.6%;其他为7.0%。总的趋势是:逐步实行多元投资、多头管理。
(三)产业结构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结构实现“综合化”
随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进,资源、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单科性的、专门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进一步要求。这种二元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素质参差不起,人们对这种结构是否合理产生怀疑。一方面,人们担心这些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会降低学术水平,事实上,由于这些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倾向于职业性和应用性,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整体水平的下降;另一个方面,这种通过降低水平来增加入学机会的做法让很多入学者难以接受,他们的多数人还是希望能够进入真正的“大学”学习。根据近几年《美国高等教育纪事》的年度报告的调查表明,美国学生选择某所大学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该大学的学术声誉(占学生数的50%左右)。从知识结构来看,现代化的过程加速了知识的分化和综合,任何一种新技术、新发明、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无不是综合学科的产物,现代社会创新的基础就在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改革学校类型、层次、专业、课程等的单一性,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结构综合化,既是科学技术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走向高度化的需要,一定阶段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有相应的高教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高校类型层次的综合化,也就是把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放在同一个高校内,办综合大学。从层次上看,包括各级水平的高等教育,有专科层次的短期大学、本科层次的大学和学院,还有研究生层次的研究院。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如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一体化改革、联邦德国的综合高等学校计划、法国的大学城计划、日本的综合大学院方案、由多科技术学院升格而成的英国的多科技术大学等等。这些综合化的高等教育机构,绝大多数提供专科到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兼顾了职业性和学术性,毕业生的水平和前途都有一定的保证。如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其毕业生在全国大学生毕业会考中,得分不低于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研究生院深造的毕业生比例也较高。这些层次之间是可以流动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学习能力决定是否进一步深造。2)学科的综合化,也就是文、理、工等合并,在一所大学内建多科性学院。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增加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院,成为兼顾文、理、工三科的综合性大学。哈佛大学建校之初只有一个学院,即哈佛学院,开设的科目没有超出文、法、医、神的范围,经过不断的综合化,现在已经发展到7个学院,500多个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大学。以往的综合大学基本上是按照学科群组建学院,现在,随着跨学科和交叉学科以及各种新兴产业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综合大学将按照学科群、产业及行业的集合来设置学院,今后高等教育结构的综合化将向着集约化、复杂化、高精度化方向发展。通过高等教育结构综合化,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效益。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高教结构面临的改革
(一)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状态
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不断的调整,逐步趋向合理化。1998年,我国的三次产业构成的比例为:18.0:49.2:32.8,同80年代的74:19:9的比例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很快,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几乎上升了4倍。正在逐步由“一、二、三”的结构向“三、二、一”的合理结构转变。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还很低,按照80年代的结构比,我国为初步进入工业化国家,即使按照现在这个比例,也只能算中度工业化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产业构成状态来看,在本世纪30、4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就已经达到顶峰,60年代,美国的三次产业比为4.3:35.5:60.0;同期日本的三次产业比为9.7:40.8:49.5;德国为5.7:51.4:42.3;法国为8.4:51:40.6;英国为3.4:46.7:50.3。90年代,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向着高级化方向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幅度减少,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大幅度增加,如美国第三产业比重达71.3%,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日本为57%,德国为61%,法国为69%,英国为65%,平均涨幅在10%左右。[7]因此,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值平均60%的比例相比,我国第三产业32.8%的比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很薄弱。同时,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来看,发达国家的比例相当接近,而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比超过第三产业1/3强,说明我国产业部门对知识、信息的运用还很欠缺,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主要是工业现代化。这样的产业结构反应到就业结构上,表明我国现阶段需要大量初中级技术工人和建设者、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技术人员和部分科研开发人员。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规模和结构,也将以适应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主。
(二)我国高等教育结构面临的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经过建国以来的四次调整,总的说来是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的。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病,主要表现在层次、科类、规模、效益等问题上,具体表现为:1)片面追求高学历,大量缩减短期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种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失调。1998年我国在学专科生117.4万人,比1997年减少了7.3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研究生为198885人,比1997年增加了0.11个百分点,增幅很小。[8]这种状况造成我国人才结构的病态发展:一方面,一些本来应该由专业人员干的活却让本科生、研究生来干,导致专科生虚假过剩,造成人员浪费;另一方面,这种学历和工作岗位的错位造成大量基础研究和科研开发工作后继无人,研究生教育的矛盾突出。2)专业划分过细过窄,课程设置单一,条块分割,缺乏联系。我国的专业设置情况是,在大科类下面设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根据不同的学科开设相应的课程。我国将高等教育的科类划分为11类: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财经、政法、文科、理科、体育、艺术,下面分设72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有215种专业(1953年),1982年增加到794种。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科类和专业主要是根据生产部门和行业集合来设置的,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对人才素质结构的需要,但是它没有考虑到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长期以来,文科与理科、工科与农科分家,缺乏横向联系,文理比例失调;各个科类内部划分很细,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界限不明;这些弊端造成高等学校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缺乏创造力,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3)高等学校类型缺乏特色,效益低,质量差;我国各级各类的高教机构,办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大致相同,甚至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转换类型、改变体制、扩大规模、增加层次,专科想升本科,学院想变大学,而没有在特色上下工夫。此外,还存在多头管理,职权不明,高等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投资体制单一,高等学校经费紧张;高等学校综合化不够,规模过小等等弊端。
三、改革我国高教结构的几点思考
(一)要根据一定的产业结构层级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处于中度工业化阶段,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主要应该体现在工业的高精度化上,这就需要大量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我国的工业,实现工业的优化升级,协调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加工工业和原料工业、基础工业和尖端工业之间的比例。同时,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逐渐形成,研究与开发(R&D)成为世界各国综合体系创新的核心,因此我国还需要大量的科研开发人员。随着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的综合和渗透,产业结构趋向软化,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将减少,从事服务活动的人将增多。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必须适应这种由产业结构现代化带来的人才结构的变化。
(二)我国现阶段仍然应该重视和加强专科阶段的教育
从发达国家高教结构改革的历程来看,它们在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普遍重视专科阶段的教育,兴办了许多短期高等教育机构,这些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了工业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和专家,加速了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提前进入“后工业社会”。与国外的做法相反,我国却大幅度削弱专科教育、压缩高等专科学校、减少专科生人数。诚然,现代社会对人的受教育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学历现象也无可厚非,但是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现状,根据一定的就业结构和社会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就现阶段而言,应该立足现有的专科教育水准,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充分挖掘现有的潜力。我国的专科学校基本上是按照行为集合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但是,这些专科学校主要以师范居多,理、工、农、医科类不全,专业残缺,课程的开设也不符合学科本身的特点,缺乏联系,行业分割的现象很明显。因此,应该提高专科教育的质量,完善科类结构,拓宽专科生就业渠道。
(三)应该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国的研究和开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出该国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后劲等方面的强弱。而研究生教育是提供和储备这些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早在工业化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了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因而建立了研究生院/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80年代初,几个发达国家的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的人数越来越接近。美国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10.6,英国为1:21,法国为1:22,日本为1:30。[9]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接近1:1,甚至研究生人数还超过本科生人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所指出的那样:“鉴于科技和知识在社会、工业和经济交流中,以及在将研究成果用于人的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高等教育机构在其主管领域保持高水平的研究能力极为重要。”[10]伴随这样的趋势,大学中出现愈来愈多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中心,研究成为大学的一项基本功能。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还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力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和科研人员的需求。从1997和1998两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分别为6.87:100和8.81:100,研究生的比例仍很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四)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应该在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走内涵发展之路。
多样化与综合化并不矛盾,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数量问题,综合化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二者相辅相成。从多样化方面看,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一套高等教育体系,正规高等教育和非正规高等教育互为补充,公立和私立并存,民办高等教育异军突起;科类设置逐渐改变了偏重行业集合的传统做法,学科和行业并重;层次结构趋向完善,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研究生阶段又包括硕士、博士、博士后三个学段。我国多类型、多形式、多规格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1980年我国每10万人中有大学生117人,1992年上升到191人,增幅约1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则少得可怜。同期(1992年)美国为5311人,法国为3414人,德国为3051,英国为2046人,日本为5635人。[11]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我国距大众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因此,我国还需要增加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和形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
在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同时,要突出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整顿、充实、提高现有的高等教育机构,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综合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综合化,二是专业结构的综合化。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综合大学,按科类设置的本、专科院校,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等,这些高等学校文、理、工分家的现象很严重,不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我国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和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组建高等学校联合舰队,发挥规模优势,或者通过强校合并弱校的方式,突出和加强优势学科,增加专业学院的类型,从而实现大学的综合化。经过调整和合并,1998年我国有普通高校1022所,比1995年减少了32所。就我国的实际而言,专业结构的综合化应该结合学院制改革来进行,在按专业单独设立的学院里,应该加强文、理科的基础教育,增加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比例,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跨学科、跨系、甚至跨校选课;要增加学科类型,完善科类结构;合并或裁减一些设置不合理、重复设置的专业,克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现象,从而实现以专业的综合化促进学院的综合化。根据1997年我国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规定,把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8个,对二级学科进行归并和调整,由原来的645种减少为381种,减少了将近1/3。在综合性大学里,应该增加学院的种类和数量,改变原来的校、院、系三级结构。这些学院可以是由原来的系升级而成,也可以按照学科群或者产业或行业集合组建新的学院。
总之,产业结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力在各次产业之间的移动,改变了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对高等教育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民主化的要求。
标签:大学论文; 研究生论文; 大学和学院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日本大学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日本工业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