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智力教育_亲子成长论文

论幼儿智力教育_亲子成长论文

浅谈幼儿的智力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智力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得非常迅速,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同一年龄的幼儿之间既存在着个别差异,又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在了解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幼儿各方面进行培养和影响,这对于提高幼儿智力水平和对幼儿长大以后的优良品格、社会修养、勤奋精神、自主意识、生活技能等方面都将有极大的好处。

一、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良好的思维能力应该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和发展等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提些问题,把不同类别、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物体混合放在一起,让幼儿进行分类组合;将同类物体,按大小、长短、粗细、高低、味道进行比较分类等,通过问题,激发孩子们去思考,可以锻炼他的思维能力。注意问题要符合孩子的水平和生治经验。如果太难,孩子回答不出来,容易失去信心;如果太容易了,就失去了锻炼的作用,问题应是通过孩子思考或成人的启发能够回答出来的。猜谜语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孩子听了谜语以后,就会动脑子去想“这说的是什么东西”。

为了培养孩子发展思维的能力,可以向孩子提一些一物多用的问题。如:“请说出铅笔的用途?”说出的越多,说明孩子思维能力越强。一般孩子能回答出铅笔能用来写字、画画,但仅仅想出这些还不够,应扩大思维,想到铅笔能当尺子量东西的长度;可以用来拨电话;还可以用来滚动等。

此时,应注意培养孩子逆向思维能力。常向孩子提这样的问题:“反过来会怎样?”如:“5比3大,反过来3比5又怎样?”

二、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再认和再现的能力。根据实际材料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一般在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长期记忆保持时间为1分钟以上,甚至几年不忘。教给孩子一些儿歌、诗等文学作品,要求他背下来。已经背下来的作品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遗忘曲线定律离时记的时间越短、遗忘速度越快。识字后的第一天约遗忘80%,以后速度减慢,所以要及时复习。实际材料应是孩子熟悉的和能够理解的,保持时间才较长。有一实验证明,对4~5岁的孩子,跟日常生活有关的字记的快,并记得牢,可见理解能促进记忆。

孩子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越是材料鲜明的事物越容易记住。所以教给孩子的作品,最好具有儿童情趣、节奏感强等特点,教时可增加一点动作。此外,还应注意培养孩子有意识记忆能力。事先对孩子提出要求,让他有意识地记忆。例如:我们经常上下楼梯,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去记忆的话,那就永远不知道有多少阶,而盲人由于有意识记了则能记住。

帮助孩子时常回忆已经发生的内容。例如:昨天讲了什么故事,故事里有那些人物,他们做了什么……用语言唤起孩子的回忆。当孩子一时想不起来时,大人可以给他一些线索,引起他的联想,帮助回忆。

三、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地用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的活动。观察的能力叫观察力。良好的观察力应该是既能够把握整体,也能准确地感知到物体的细节特征。例如:观察一只小兔子,既要看到兔子的外型;头、身、毛皮,尾巴和四肢,又要看到嘴巴是三瓣形的,眼睛红红的这些细节特征。

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观察动物时要从头到尾,如观察大象,先看象的头部,再依次到身体、再到尾部最后四肢,有顺序的观察可以避免遗漏。观察的顺序还可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轮廓到细节等等。

比较异同点。问孩子“鸡与鸭有什么不同?”“马和牛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苹果和香蕉有什么不同?”相比较的物体一定要是孩子所熟悉的。开始学习观察比较时,最好给孩子呈现两个要比较的物体,这样孩子可以边观察边描述。开始,只要孩子能找出异同点就可以了。以后逐渐找出更多的更细致的事物。让孩子画下他感兴趣的事物,如逛动物园画他喜欢的动物,越观察的细致,就越画的好,如果画不好也没关系,因为孩子毕竟还没有足够的表达技能。

引导孩子观察发现物体的典型特征。如辨别“救护车”“邮递车”“车站”等等,用启发的方式,找出事物的最具体最本质的特征来。

让孩子去发现“什么变了”、“什么不见了”。如春天来临了,问他“哪些地方与冬天不一样了?”书上有哪些智力游戏,也可以拿来考考孩子。拼图游戏也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四、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能力叫想象力。思维是对观察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创造思维表现为:不呆板模仿他人,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并具有新颖独创的特点。

培养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的方法很多。鼓励孩子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孩子通过表演各种情景,扮演各种角色而发展其想象力。例如在过家家中,孩子把半个乒乓球当碗盛饭,用两根棍子做筷子,把沙子想象成米饭。在结构游戏中,几块不同的积木,经他的手一摆弄,能插成大桥、小动物、高楼等等丰富多采的形象。

续编故事。文学家歌德的母亲给他讲故事时,总是讲到一半就不讲了,让歌德去猜。让孩子续编故事,可以激发他积极思维,发展他的形象力。不要求孩子编得一定跟故事的其余部分一样,只需合情合理,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了。孩子自编故事也可以。成人给出一个题目。如:“我上姥姥家去”、“大灰狼”等,大人根据情况加以适当的帮助。

添画。给孩子画好一个几何图形,让他根据想象进行添画。例如画一个三角形,孩子们可以在上下各加几个三角形就成了“松树”,加上一个横就成了“跷跷板”,还可以添成轮船、红旗、房子等各种图形。此外,让孩子随意愿画,也可以发展他的想象力。

看图讲述。让孩子根据画上面的人物、情景,结合实际情况,联想画上描述的是什么,既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也能培养想象力。

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许多家长常常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在学习中。孩子在从事不同活动中,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一样,游戏时间长、学习时间短,这符合孩子的特点。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常常在玩游戏时不认真,注意力转移过快,不能较长时间地玩一种玩具,听故事时也心不在焉,手脚不停地乱动。

当孩子认真作游戏时,成人不要过多干涉,使他转移注意力,而要任其自然。一次给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多,太多了,玩玩这个又玩玩那个,反而容易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给孩子一个有助于注意力集中的环境,如当孩子画画时,其他人不要出太大的声音,不要把电视或音响音量开的过大。

教孩子学习时,首先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学习的内容不要过多的重复,不能太难,应适应孩子的水平。每次学习的时间不要太长,尤其是刚开始,几分钟即可。重要的是要孩子爱好学习,而不是灌输给他多少知识。最好是在游戏中学习,这样孩子的注意力的时间较长。当孩子有进步时,即使一点进步,也可以表扬,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

标签:;  ;  ;  ;  ;  

论幼儿智力教育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