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_国内宏观论文

北京工业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_国内宏观论文

发展北京工业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几个论文,北京论文,关系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这是摆在北京市各级党政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促进北京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第二产业的充分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

在处理二产与三产的关系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当前,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市里以及周围地区的第二产业;只有保证北京工业的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全市第三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在“优二兴三”过程中,给国有大中型企业以政策和资金支持,真正做到“优二兴三”,而不要“丢二兴三”,也不能搞同水平迁移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优二兴三”要同北京工业结构的整体性、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三是北京市区三环路以内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后,让出来的空间主要用于发展第三产业,而一部分产品有生命力的搬迁企业,在发展三产的同时,可实行产品开发、销售在城内,生产加工在城外的格局,继续发展二产。

经济发展与工业结构的关系

目前,北京工业内部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1994年北京轻重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6.8∶63.2。这样的工业结构显然与首都的城市性质、功能以及资源状况是不相适应的,调整工业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经济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调整产业结构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现阶段北京市的国民经济对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有很大的依赖性,而短时间内又不可能有新的行业取代这些行业的支柱地位。1994年,重化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62.3%,实现利税占全市工业的53.2%。其中,仅首钢一家的盈利就占全市工业企业盈利的80%以上。其次,退出产业要付出巨大成本。例如,首钢搬迁要付出巨大的搬迁费用;近400 亿元的固定资产中,最多只有60%能够易地继续使用; 易地恢复生产至少需要5年时间,这期间国家每年又将损失至少60亿元的利税。同时,在北京地区工作的首钢10多万职工的重新安置也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此,北京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从现实出发,按照产业结构发展和变动的规律,促进北京工业从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过渡到以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为主的发展阶段。

在处理经济发展与工业结构的关系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电子、汽车等成长中的支柱行业的支持力度,使其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取代化工、冶金等现实支柱行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加快对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使其能够在下世纪成为北京市新的支柱产业。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发展食品、纺织、轻工、医药、印刷等行业的名牌产品。三是对化工、冶金等现实支柱行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和调整步伐,加大环保投资,促进产业内部的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减少污染,增加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逐步将北京重化工业中的粗加工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转移到周边地区和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发展民族工业与利用外资的关系

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以来,北京工业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仅“八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实际吸收外资达80.7亿元人民币(扣除三产项目)。1995年工业系统已开业的合资企业408家,实现产值220亿元,销售收入201亿元,直接出口3.1亿美元,上交税金17.1亿元。通过对外开放,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外资,弥补了北京市工业发展资金不足,创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而且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全市工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工业的整体素质。

但是,在利用外资的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合资项目起点不高,技术含量低,规模效益不明显;合资过程中对国内产品品牌保护不力,等等。因此,北京市工业系统要进一步理清利用外资的思路,调整利用外资的重点和结构,更好地处理好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使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此,在引进外国资金和管理的同时,要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形成富有我国民族特色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要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档次,要选择在国际上有实力、知名度高的大公司、大财团作为合资的对象;在项目选择上,要注重选择有规模效益、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此外,要把更多的外资引向汽车、电子、机械等支柱和重点产业部门,以扶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迅速发展。当然,在目前国内工业实力还不雄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适度保护民族工业也是必要的,要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条件。

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的关系

传统工业是高新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而高新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这就是说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同时,传统工业也要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得到改造和提高。

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一是要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机制和模式,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进入大型企业集团,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以及合作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等。在企业内部,要实行科研、设计、生产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水平。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创造条件。三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要在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发展一批拳头产品,带动工业企业产品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城区工业和郊区工业的关系

城区工业和郊区工业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全市工业的布局问题。城区工业和郊区工业,都要树立北京工业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考虑、合理调整北京工业的布局,重塑北京工业发展新格局。为了搞好北京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整体布局,城区工业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向郊区转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要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考虑到郊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做好调整的规划,以减少搬迁的盲目性;要在郊区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和不同的行业特色,尽可能避免郊区各区县产业趋同。二是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优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集中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调整和优化北京工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嫁接作用,利用开发区的技术、产品、资金优势,向传统产业渗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工业结构的升级;一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环境优势,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工业结构的调整,还要利用区县工业小区的现有条件。城区工业向郊区转移,要尽可能进入区县工业小区;区县工业小区也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积极吸引城区企业入区。三是要同郊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北京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关系

北京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是这一地区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北京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要按照经济的内在联系和地理的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区域内的合理分工和合理布局。这样做,有利于京津冀乃至更广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中央领导下,成立区域联合协调机构,协调和监督区域联合协作项目的实施,建立各地区的合理分工协作体系,真正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形成地区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发展格局,保证经济联合协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大力实施联合建设、联合开发项目,首先是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增强联合的纽带。三是按照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加强区域市场建设,利用市场机制,积极促进区域内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其它要素市场的形成。

经济效益论坛

人民日报理论部 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组委会主办

标签:;  ;  

北京工业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