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中国古代治理智慧推进中国之治走向现代化论文_蒋兴国

借鉴中国古代治理智慧推进中国之治走向现代化论文_蒋兴国

中共张掖市委党校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古代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治理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将这些治理经验转化为当今中国的治理优势也是应有之意。

关键词:治理智慧;中国之治;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融合各民族智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国家治理理念和制度体系,才使得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得以实现内在和谐、进步与发展,治理体系至关重要。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智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和经验。例如,以“天下为公”为核心指向的大同社会理想;各民族“利害相共,祸福相依,断无利于此而害于彼之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集中统一、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反对分裂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理念;“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主义思想;“以德配天”“为政德”“修齐治平”等政治准则和德治思想;法为“天下之程式”“万事之表”“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以及“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的法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经世致用、天人合一、和合发展思想等等。这些丰富内容是创建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论述都告诉人们,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并使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释放出巨大的治理效能。

二、汲取中国古代治理智慧营养,推动中国之治迈向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千百年来诸侯分立、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然而,当时的秦朝,疆域比之从前偏安关中的秦国大了十倍都不止。面对这“六合之内”的广大土地,要采用什么样的地方行政体制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呢?

秦始皇召集大臣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大臣们之间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以首辅王绾为代表的多数大臣认为国家刚刚建立,应当沿袭分封制,毕竟周代统治长达八百年,广泛地分封诸侯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春秋战国的诸侯混战正是因为西周分封制导致的。好不容易统一了,怎么能重蹈覆辙呢?因此应当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分封制、郡县制这两种制度分别有何优劣?

先来看看被绝大多数大臣支持的分封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封制度的起源很早,以西周初期为例,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分给王孙贵族、有功之臣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前提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然而分封制的弊端也很明显:时间一久,诸侯与中央关系日益疏远,难免跑出来几个心存异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势力,一旦做大做强,就开始不听朝廷号令。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就是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

再来看看郡县制。简单地说,郡县制就是把国家领土划分成很多个郡,郡下设若干个县,由皇帝直接委派郡守和县令来负责治理。具体说来,郡县制为两级行政体制。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郡的行政长官称为郡守,军事长官称为郡尉,并设郡监主管监察。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县长官称县令,不满万户则称县长。县令(长)主管县内政务,同时设县尉主管军事。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此外,县下设乡,乡下设亭,亭下设里。乡设三老,分别为有秩、啬夫、游徼,分掌地方教化、诉讼、赋税等事务。这样,源起于春秋时期的郡县制,就在秦朝正式推行于全国。

与分封制相比较,郡县制的优势在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以郡统县的二级管理体制效率极高,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这一套制度,后世虽屡加变革,但基本精神却相沿两千余年——历代王朝大都沿袭这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的方式。其中,县一直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稳定存在至今。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唐宋多称“州”,明清多称“府”,但其性质相近。由于郡(州、府)数量太大,不便于朝廷管理,故而在郡(州、府)之上还设置有更高一级的政区,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是“州”,唐代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

三、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思想和治国理政经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国家治理格局,党中央居于中心,发挥着不可挑战的领导权威作用,各国家机构各司其职,服从指挥。只有党中央有权决定和解释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民军队,各人民团体,各地方,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其核心正是郡县体系。“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州县理则天下无不理”,中国古代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治理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将这些治理经验转化为当今中国的治理优势也是应有之意。

结束语

在创建、发展和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剔除其特定时代烙印特别是封建专制主义糟粕,保留其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思想精华,赋予其当代性价值,使之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相适应,熔铸于党的领导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之中,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共同理想信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显著优势,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洪友: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入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01期.

[2]唐皇凤: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作者简介

蒋兴国(1972—),男,甘肃张掖人,中共张掖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生态经济教学与研究。

论文作者:蒋兴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借鉴中国古代治理智慧推进中国之治走向现代化论文_蒋兴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