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科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针灸科的患者,疾病类型为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消化不良、脑梗塞、慢性疼痛等。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1.5天、9.6±2.6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6±4.2分、75.3±10.8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针灸科患者时,能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针灸科;人性化护理;预后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步提高。针灸科的患者疾病种类多,患者饱受疾病的折磨。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让患者体会到护士的关爱,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处于满足的状态,成为研究的重点[1]。人性化护理是人性化服务最基本、最常规的服务内容,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针灸科的患者,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针灸科的患者,疾病类型为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消化不良、脑梗塞、慢性疼痛等。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53.4±12.8)岁,男性29例,女性2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4.5±11.7)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2组人员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常规护理方法(1)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2)向病人介绍主管医师、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制度。(3)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患者每日护理记录。
1.3 个性化护理
1.3.1 完善护理制度 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准备,始终按规章操作,同时将制度落实到行动中。定期让分管护士总结各类差错、事故情况,来反省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患者入院后佩戴“代码带”于手腕上,护士在护理前扫描核对患者信息,确保化验单、特殊检查单和临床治疗单与患者的电条码标签对应,避免差错的发生。
1.3.2 护理队伍确保每个病房从足够的护士在一线服务,病床与护士比例为1∶ 1,每位患者都有1名责任护士。
1.3.3 基础服务 除了保障患者每日基本护理活动外,病区组织护工队伍,主要负责帮助患者办理入、出院手续,接听患者出院后的电话询问。
1.3.4 护理服务责任护士每天两次查房,护士要有“急患者所急”的服务态度,病房呼叫铃响后,护士礼貌应答,第一时间赶到病房查看患者情况,询问患者的要求。了解患者作息习惯,如患者需要在第二天晚起时,护士要避免在睡梦中叫醒患者。患者需要离开病房接受B超、X线等检查时,要有护士陪送,陪送途中护士耐心向患者解释检查项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1.3.5 生活护理护士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洗头理发、擦身洗澡,特别是脑梗塞后瘫痪者,浴室配备浴盆、防滑垫。
1.3.6 拉近护患关系 护士巡视病房就象亲友探视一样,礼貌地用尊称,如某某先生、某某女士。保持微笑服务,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如果患者因特殊检查而耽误吃饭时间,护士要主动帮助患者热饭菜,亲自将饭菜到病房,从而为拉近护患关系创造条件。
1.3.7 尊重隐私 在患者的床头卡片上,主要写患者的名字,不写患者其他隐私,如疾病种类、家族史、年龄等,尊重患者的隐私。护理操作时,用窗帘遮挡,让患者有被尊重感。
1.4 观察指标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1.4.1 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有一名护士向患者发放护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住院期间生理、心理舒适感、护患沟通程度、环境舒适度,满分100分。
1.5 统计学 研究数据录入 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x(_)±s描述,使用Student's t 检验,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1.5天、9.6±2.6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针灸作为一种医疗技术,全面表现了中医的独特性。针灸科患者多患有慢性疾病,病种复杂多样,患者精神上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而且恢复时间缓慢,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也易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压力,降低生活质量[2]。
个性化护理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主要以科学的态度,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整体的、个性化的护理。有学者提出通过个性化护理可以让患者的心理、生理、灵魂感到舒适。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组在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护理为程序化的护理形式,不能发挥护士的护理积极性。而个性化护理中更注重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3]。护理人员通过安慰性的语言,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防止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精神痛苦。护士让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大幅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4]。而且个性化护理能够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减轻其心理负担,真正体现护士对病人的真情实感,使病人处于术后康复最佳心理状态[5]。
因此,本次研究认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针灸科患者时,能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爱萍,吴红,申月平等.在ICU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中原医刊,2014,31(3):60-61.
[2]倪思明.日本医院管理考察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11(7):444-447.
[3]田瑞华,康沛,李秋云.对1例慢性肝炎可疑卵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11,36(12):946-948.
[4]周庆华.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应激的作用[J].中国厂矿医学,2012,16(5):419-420.
[5]闫怡静.医院护理人员配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38(4):295-296.
论文作者:言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满意度论文; 病房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