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评价论文_王洪良,黎乐群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评价论文_王洪良,黎乐群

王洪良 黎乐群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广西南宁 530021)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034-02

现代医学的治疗,无论手术、化疗和放疗,均是治标之法,这些攻击性手段只是暂时从表面上杀死、杀伤了一些癌细胞,而产生癌细胞的潜在环境并没有随之改变,同时,因为化学作用又进一步导致人体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加剧“癌状态”,从而为癌的转移复发埋下了伏笔。一般这类病人10年左右,有的甚至更短时间便会出现复发和转移,而继续采取西医手术治疗,往往此时患者的身体已经吃不消,出现免疫力下降等多种并发症状,中医认为在采取西医手术的治疗同时,还需要采取中药的治疗,只有中西医结合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治疗。

1.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一直沿用WHO提出的判定标准:①完全缓解为病灶全部吸收;②部分缓解为病灶部分缓解;③无变化为病灶无变化;④病情进展为病灶进展。三十多年来,这个标准被普遍用于肿瘤的疗效评价,但仍存在如下问题:①没有对需要测量的病灶及需要进行评价的病灶作一个统一的规定;②未明确规定所应测量的最小病灶的大小及所应测量病灶的数量;③对判定为PD(恶化)的标准不确定,是评价单个病灶还是全部肿瘤不明确;④对已广泛应用的检查结果如CT和MRI并未提及。因此,造成各研究组之间疗效评价存在差异而难以比较,往往导致不正确的结论。针对这一问题,2000年,Duffaud 等[1]发表了新的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方法—RECIST。RECIST可以简要概括如下:以肿瘤最长径(需≥20mm)为测量基线。治疗后,肿瘤最长径缩小≤30%为PR,增大≥20%则为PD。目前RECIST成为国际肿瘤界采用的标准,国际上新的临床试验均已采用RECIST评价疗效。

2.中西医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疗效

肿瘤细胞完全杀灭是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理想标准。但是,从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来考虑,要达到体内肿瘤细胞的完全消灭,几乎不可能。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其疗效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要达到肿瘤的完全杀灭,“无瘤生存”,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为了追求这一理想的标准,往往会带来的弊端是:①导致肿瘤的过分治疗,即使肿瘤治好病人也变成残疾或因功能的严重失调而过着非常人的生活;②由医源性带来的机体损害。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局部瘤体的表现只是全身病变的部分反映,许多“早期”的癌症患者,在诊断时已有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因此,在外科领域,即使通过扩大根治术来提高疗效,肿瘤也很快复发。而作为非手术治疗的放、化疗来讲,由于许多肿瘤细胞对治疗的不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往往造成机体的严重损害而无法完全杀灭肿瘤细胞。中医肿瘤专家认为治疗癌症单纯依靠化学药物或放射治疗并不能完全的起到治疗的作用,真正的消灭癌细胞需要改变癌细胞的生存环境,只有它的生存环境改变了才有可能真正的达到抑制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因此,中西医结合显得如此重要。李丛煌等[2]研究认为中医治疗肿瘤是基于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是一个复杂性干预的过程,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往往不限于一病一方,一方一药,依据患者病期、证候可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综合治疗方法。由于临床科研方法学和研究思维的限制,既往研究中多采用单一治疗手段进行观察,无法全面反映中药的作用以及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特点。基于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方案:①化疗期间同步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为主的辨证中药;②放疗期间同步采用养阴生津、活血解毒为主辨证中药;③非放化疗阶段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为主要原则,辨病治疗结合辨证治疗,是值得推广的综合治疗方案。廖安燕等[3]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放化疗同时联合应用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临床受益率,可抑制肿瘤进展,巩固放化疗的疗效,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KPS评分、减少血液学毒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患者对放化疗耐受能力,可作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理想的辅助用药。王永中等[4]在研究肝癌介入治疗中发现清肝化瘀口服液对化疗引起的细胞免疫抑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TACE联合应用清肝化瘀口服液在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防止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在瘤体缩小、缓解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改善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地降低血中AFP水平,以及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向凤茗等[5]在对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同样证实了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因原发性肝癌而行抗癌治疗所致的各种症状,不仅减轻了手术、介入治疗的毒副作用,为继续抗癌治疗提供时机,同时也保护了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获得较长时期带瘤生存,这说明补肝气法中药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起到相加协同作用,能够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能够保护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卢利员等[6]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缩小实体瘤方面,免疫功能指标方面,生活质量以及骨髓毒性方面均比单纯化疗、单纯中药治疗更有优势。杨洋等[7]研究发现扶正抗癌方及其丸剂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症状,稳定病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带瘤生存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手术、放化疗治疗实体瘤的同时,联合使用中药治疗,相对于单独放、化疗、单纯中药占有绝对的优势。

3.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机制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祖国医学认为,癌的形成和转移多由《正虚而致·灵枢百病始生》篇:“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络,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胃肠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溢,不可胜论。”表明癌转移的病机是由于正气不足,病邪由浅入深,循孙脉—输脉—伏冲之脉—骨肠之募原—缓筋而传布,络致“邪气淫溢”而变证百端。治疗上应以扶正为主,辩证论治结合辨病用药。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培补后天之本,不是针对癌细胞起直接杀伤作用,而主要是通过诱导宿主的免疫功能等间接抑制肿瘤生长,对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8]。采用中医药治疗的序贯疗法,如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补益类中药具有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诱导细胞因子如白介素Ⅱ、干扰素、肿瘤抑制因子的释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调整 T 细胞亚群的比例,提高 NK、LAK细胞活性[9];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等途径改善血液的高粘状态,使肿瘤转移灶内新生的毛细血管退化及提高其免疫识别能力;又可抑制实体瘤的复发和转移;清热解毒中药的有效成分确有直接或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黄酮类成分及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作用,能抑制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诱导细胞调亡、改善DNA合成;可调节癌基因水平,具有促进抑癌基因、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水平,抑制癌转移基因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和阻抗肿瘤转移。软坚散结药消除癌肿防转移,是肿瘤科常用的促使肿瘤消散的药物。秋水仙碱、秋水仙胶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榄香烯,能阻止肿瘤细胞从S期进入G2/M期,并诱发其细胞凋亡;化湿健脾药改善组织水肿抗转移[10],研究证实组织水肿是肿瘤转移的内在相关因素,瘤体组织水肿,瘤细胞间聚合力下降,癌细胞易脱离母体而入转移途径。另一方面水肿又可使组织纤维成分疏散,间隙加宽,组织结构抵抗力减弱,又是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有力因素。化湿健脾、渗泄水湿的中药,如猪苓聚糖,具有抗癌的作用;薏苡仁油、薏苡仁酯、氨基酸等,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泽漆含有皂甙、槲皮素-5等有较强的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固涩燥湿的五倍子、明矾提取物可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包裹,具有抗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4.总结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手术及放化疗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有一定损伤,免疫力下降。肿瘤及其治疗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即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评价癌症治疗的效果己不再单纯以肿瘤为唯一尺度,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与否也被提升到同样高度。中医学在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减轻其他治疗副反应方面,有着独特的长处,如同时配合中医扶正固本,可以明显减轻毒副反应,保证化疗疗程的完成,又有增敏增效作用。中医药在延缓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药治疗肿瘤与当代抗癌高端技术的器官移植、分子靶向治疗等有互补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未来的抗癌研究路途崎岖,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Duffaud F, Therasse P. 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 Bull Cancer, 2000,87(12):881-6.

[2]李丛煌,花宝金,林洪生等.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北京中医药,2010,29(3):187-190.

[3]廖安燕,王俊杰,姜玉良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8,(1):69-71.

[4]王永中.清肝化瘀口服液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

[5]向凤茗.补肝气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6]卢利员,黄斌,李永浩等.益气养阴消积饮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3):192-195.

[7]杨洋,杨得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2):1445-1446.

[8]王志月,李安菊.CAF方案加健脾益气舒肝止痛中药治疗乳腺癌肝转移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1):22-24.

[9]钱彦方.中医药论治肝癌的思考[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9):1-4.

[10]钱彦方,房家毅.中医药预防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研究进展(1)[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5,20(4):29-31.

论文作者:王洪良,黎乐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评价论文_王洪良,黎乐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