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河北任丘 062550)
【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诊治;观察组65例,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予以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反应蛋白、呼吸、心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与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焦虑,占6.2%,低于对照组的30.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妇科肿瘤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98-02
研究显示,我国每年妇女中新发肿瘤患者约为300多万,死亡约为100万人左右,发病率及死亡率居世界首位[1]。目前,妇科肿瘤手术多伴随多种术后并发症,再加上生理及心理痛苦,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肿瘤手术围手术期得以应用,为探究其临床疗效,研究收集我院12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分析,并对研究结果做出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为(43.5±6.6)岁,体质量为45~73kg,平均体质量为(64.3±8.5)kg,其中宫颈癌15例,卵巢癌17例,子宫内膜癌21例,其他12例;对照组: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3.1±6.5)岁,体质量为46~75kg,平均体质量为(64.8±8.2)kg,其中宫颈癌12例,卵巢癌14例,子宫内膜癌16例,其他13例。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2)研究征得临床科室的同意及医学伦理会的支持,病例选择遵循自愿原则,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2)存在胃肠道功能疾病、心肺疾病及肝肾代谢疾病患者;(3)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确认手术指征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前准备,手术以全身麻醉、腹腔镜微创手术为主,术后给予常规镇痛治疗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走进患者内心,了解患者存在的担忧与疑虑,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说明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与此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排尿等功能训练,为手术做准备。术中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辅之以全身麻醉,尽可能减少全麻药物使用剂量,术中协助医师做好各项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加强对患者疼痛管理,可通过注意力转移、肢体训练等缓解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治疗;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避免出现胰岛素抵抗。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协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于术后2~3d拔除引流管、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围手术期焦虑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4]。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2.0,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及术后焦虑发生率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相关指标采用(x-±s)表示,用t予以统计学检验,将P作为界定值,若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呼吸、心率等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反应蛋白、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呼吸、心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53.5±12.4)min、(43.1±13.4)mL、(6.8±2.1)d,对照组分别为(84.2±11.4)min、(96.3±12.4)mL、(11.3±2.4)d,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焦虑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有1例出现疼痛,1例为感染,1例为恶心呕吐,并发症率为4.6%,术后4例存在焦虑,占6.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及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0.0%、3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于妇科肿瘤疾病多强调早期手术治疗,部分肿瘤疾病如宫颈癌、卵巢癌等需要根治术或细胞减灭术,手术难度大,伴随着较多的出血量,不仅对患者机体产生创伤,而且会引起多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肿瘤手术中得以应用,其在围手术期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功能训练等多方面指导,对于降低生理、生理创伤应激有着显著的作用[6]。其贯穿了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术前心理指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术前呼吸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平复心情,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术前健康指导使患者增强对手术的认识,建立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术后对患者实施疼痛、营养及并发症等多方面护理,不仅缓解了患者术后疼痛,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预后。此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呼吸、心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现出其治疗优越性。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方法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能够降低损伤,改善患者术后器官功能,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陶凝,陈昌贤,李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8):632-636.
[2]张盛苗,王言奎,陈龙.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宫颈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8):754-758.
[3]冯君.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后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1(9):1128-1131.
[4]郭亚利,王振华,李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5):162-163.
[5]陈爱中,范玲.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81-182.
[6]王向东,杨林东,陈瑜,等.快速康复外科对围手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4):416-417.
论文作者:李桂苓1,杨大雍2,高琳芳1,张素娟1,吕晓宁1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妇科论文; 肿瘤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