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探讨论文_刘金丽,唐颖,王春波,尚晓霞,李佳,鹿翠香

刘金丽 唐颖 王春波 尚晓霞 李佳 鹿翠香

大庆龙南医院呼吸内科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58

【摘 要】目的 探讨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呼吸科就诊的50例危重症哮喘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入组病人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治疗效果情况,并探讨普通内科治疗与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率情况。结果 1.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异常人数为10人(20.00%),肺部体征异常为5人(10.00%),气喘及神志异常为3人(6.00%),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2.治疗前病人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146.33±25.77)次、(36.79±9.59)次、(53.92±13.67)mmHg、(70.52±9.13)mmHg,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87.16±16.31)次、(19.93±3.17)次、(92.12±16.33)mmHg、(36.74±5.93)mmHg,P<0.05有统计学意义。3.50名病人回顾性分析,临床好转30人,3例死亡;普通内科治疗50人,死亡2人,无效10人,有效率76%;机械通气治疗10人,死亡1人,有效率90%。结论 及时正确的处理对于危重症哮喘患者尤为重要,并且在普通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高。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

重症哮喘在呼吸内科疾病中是较为严重的病症,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1]。其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失语等,存在突然起病、迅速恶化、经适时处理又可迅速缓解的特点,但短期内不控制会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2]。常规诊疗方法在重症哮喘病人中效果不显著,所以在治疗时及时明确重症哮喘诊断并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是降低危重症哮喘死亡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以及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呼吸科就诊的50例危重症哮喘患者,所入组的病人均符合呼吸内科疾病危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病人33例,女性病人17例,年龄范围在16~75岁之间,平均年龄(63.21±16.33)岁。病程2~35年。入组的病人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时间:5~60h;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60mmHg;烦躁不安、不能平卧、意识迟缓。其中50例病人中死亡3人。

排除标准:①排除高龄患者呼吸道疾病造成的偏倚,所以所选取的病人排除年龄>75岁者;②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③排除监护人拒绝进入研究者[3]。

1.2诊断标准

问病史:医师需详细向病人及家属询问病史及用药相关情况,且病史>2年。

临床表现及体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说话困难;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出现阻塞;呼吸频率是否加快,神经系统是否出现异常,意识是否模糊以及是否出现奇脉,若合并盗汗严重者,也要加以重视。

1.3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普通内科治疗,方法包括:氧疗,持续低流量及中流量吸氧,避免氧浓度过高抑制二氧化碳排出。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主要为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根据病情增减;支气管舒张剂: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及鼻腔雾化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同时予抗生素预防并控制感染。对症治疗:监测病人动脉血气、电解质。及时对病情评估。

对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明显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共10人,症状包括:病人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意识不清且二氧化碳分压≥60mmHg。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疗效评定标准见表1。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情况。分别单独比较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和普通内科治疗患者的有效率情况。

2.3 有效率分析

50名病人回顾性分析,临床好转30人,3例死亡;普通内科治疗50人,死亡2人,无效10人,有效率76%;机械通气治疗10人,死亡1人,有效率90%。见表4。

3 讨论

临床上危重症哮喘病人进行诊治时,需及时明确诊断并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目前研究表明危重症哮喘是由于气道炎症进行性加重引起的[4]。由于危重症哮喘病人疾病发展快,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所以早期有效的治疗对于危重症哮喘病人尤为重要。治疗方式包括有创和无创通气方法,药物主要选用糖皮质激素类、氨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等[5]。临床医生可以依据病人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来初步判断病人的基本病症,给予最初的急诊治疗,并对病人的相关检查结果全面掌握。杨俊等人的研究中[6]对危重症哮喘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其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进判断,在早期给予常规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若症状无改善则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结论,我们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不同的是,上述研究中仅对其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进行了分析,而我们的研究分析了治疗有效率、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病人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出危重症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效果。综上所述,及时正确的处理对于危重症哮喘患者尤为重要,并且在普通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高。

参考文献:

[1]谢忠学.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34(2):6-8.

[2]佘云玲.2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8):22-24.

[3]高健梅.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92-93.

[4]纳建荣,马宣.大剂量皮质激素辅助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02):284-287.

[5]苏晴,郑玉春,胡错.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9):897-899.

[6]杨俊.危重症哮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457-458.

论文作者:刘金丽,唐颖,王春波,尚晓霞,李佳,鹿翠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探讨论文_刘金丽,唐颖,王春波,尚晓霞,李佳,鹿翠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