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患者的护理观察论文_兰静

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患者的护理观察论文_兰静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对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实施组采用中医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针对带状疱疹的护理问题,通过疱疹处理、中药外敷、针灸、理疗等方法,加强皮肤护理。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实施组皮疹结痂快,感染少,疼痛减轻或消失快。结论:运用中医临床路径的方法进行带状疱疹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辨证施护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常见局部神经痛【1】。其中医临床路径护理是以患者住院天数为横轴,以入院指导、专科护理、饮食营养、排泄、休息睡眠、中医护理指导及护士长评价为纵轴,依据中医标准诊疗计划对患者实施辨证护理;使护士工作更有预见性、目的性和主动性;使患者更利于与护士沟通和配合各项诊疗。自2011年6月起,我院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6月—2018年5月对我院收治的36例带状疱疹患者中进入中医临床路径的20例为实施组,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8.9岁。住院天数5~12d,平均(7.5±0.4)天。皮疹发生部位:头颈颜面部5例,上肢及肩部2例,臀部及下肢1例,胸腹部12例。以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9岁。住院天数5~18天,平均(8.5±0.3)天。皮疹发生部位:头颈颜面部4例,上肢2例,臀部及下肢2例,胸腹部12例。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实施组则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护理。

建立临床路径护理实施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首先进行评估,医生根据疾病特点选择病例开展临床路径工作,要求组成人员有责任心、技术熟练、掌握专科知识。

制定中医临床路径表,实施小组制订计划,查阅文献及有关专科护理、中医护理资料,结合医师的诊疗方案进行辨证施护。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保持床铺、内衣整洁。加强情志护理。

卧床休息,取健侧卧位,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摩擦及温水肥皂烫洗患处,以免水疱破裂发生继发感染。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油炸、烟酒、生姜、辣椒、羊肉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不宜食用。

2.2 病情观察

发病前局部皮肤先有灼痛,伴轻度发热、疲倦无力等全身症状。但也可以无前驱症状,经1~3天后,皮肤陆续出现散在红斑。继而在红斑上发生多数成簇的丘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2】。

水疱壁紧张,光亮,疱液澄清,水疱表面大部有小凹陷。数日后疱液混浊化脓,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痂脱落后留下暂时性红斑。轻症患者只出现红斑及丘疹,不出现水疱。

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急性期是由于神经节的炎症反应,晚期神经痛是由于神经节以及感觉神经的炎症后纤维化引起的。有时在疱疹出现前有剧烈的神经痛,此时常易误诊为急腹症或心绞痛等。老年体弱患者常有神经痛后遗症,有时可持续数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皮损护理

当疱疹发于头部时,应剪去局部头发,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累及眼部时,应遵医嘱点眼药,保持眼睛的清洁卫生,避免强光刺激,鼓励病人多做眨眼动作,防止粘连。在换药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抽疱液:碘伏棉球轻轻消毒,在疱疹发生面积较小、水疱未破溃时,采用中药青黛粉调水后用棉签外涂患处,每天涂4~5次,水疱较大者用无菌注射器从水疱边缘抽出疱液,但不去疱皮,以防感染。

照射:即用TDP灯照射患处,每天2次,每次20-30min,渗液较多可增加照射的次数。有些患者在初次照射时会感觉疼痛加重,认为TDP作用不好,而且害怕暴露隐私不愿意配合,这时我们应耐心解释。TDP灯照射过程需多巡视患者,及时调整灯的距离,防止烫伤,并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屏风遮挡。天冷时可一边TDP照射,一边清洗敷药,以防止患者受凉。

敷药: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清热解毒中药湿敷,用6~8层纱布浸于滤出的药液中,待凉至接近体温时稍拧干至不流水为度湿敷患处, 10分钟交替1次,共计湿敷30~40分钟。每日1~2次;水泡溃破、糜烂渗液者,认真清洗消毒,在前述湿敷治疗间歇期间可外搽紫草油或加青黛、黄柏等清热解毒之中药散剂敷之;水疱干敛结痂仍疼痛者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外搽等。涂药后尽量继续暴露患处,如果不能继续暴露患处时,可以用单层的灭菌纱布覆盖伤口,妥善固定,避免压迫患处。

2.4 辨证施护

肝胆湿热型 此型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治则及施护以清肝解毒利湿为主。病人以中青年为多,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水果、蔬菜及清热利湿解毒之品如:冬瓜、丝瓜、绿豆等。室温宜偏凉,妥善处理水疱。选择大椎穴,双侧肝俞、肺俞、胆俞及皮损部位行刺血拔罐治疗以达到清热泻火,时间为15~20分钟。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使患者于舒适、放松的休息环境。

脾虚湿蕴型 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治则及施护以健脾除湿为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皮肤多松弛,或伴有周围皮肤红肿,多烦躁、焦虑。应安慰体贴患者,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以能积极配合治疗。拔罐宜施补法,可选足三里、脾俞、曲池及皮损处,时间6~8分钟。中药汤剂宜温服。室温宜偏干燥。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水果及健脾除湿之品如莲子粥、山药粥等。疼痛严重时可口服元胡止痛片等。

气滞血瘀型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多为遗留神经痛期,舌质暗苔白,脉弦细。治则及施护以理气活血,和络止痛为主。观察记录疼痛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用止痛剂并观察用药后反应,便秘时可用番泻叶代茶饮,或遵医嘱给龙胆泻肝汤煎服。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如:冬瓜、苦瓜、赤小豆等。疼痛严重时影响睡眠,病人易产生焦虑情绪,可应用耳穴压籽法取心、神门、肾上腺等穴以安神定志。

3 健康指导

3.1 慎起居,适寒温,保持皮肤清洁,保证充足睡眠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适时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3.2 情志调护:嘱患者遇事冷静,保持乐观情绪,戒忧思恼怒。

3.3 调节饮食,多喝水、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3.4 患者出院后如留有后遗神经痛时,应积极治疗,定期随访。可以采取针灸、理疗等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93.

[2]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46.

论文作者:兰静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患者的护理观察论文_兰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