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空间思想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

毛泽东空间思想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

摘要: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灵活处理不同背景中的矛盾,以富有创建性的视野不断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彰显出了毛泽东思想深刻的空间哲学表征。以空间理论研究毛泽东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空间哲学思维,深入挖掘毛泽东空间思想的精髓要义,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需要,也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吁求,对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伟大战略实施具有深远的历史指导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空间思想;时空转换;历史考察;全球治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对“空间”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空间研究领域开始从自然科学向哲学社会科学拓展,并涌现出了如列斐伏尔、哈维等一批著名研究者。在与国际学界深入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开始结合空间理论研究问题,学术研究悄然发生了空间化研究的转向。空间本身具有历史性和社会实践性,借助空间视角展开毛泽东思想研究,是综合以往以历史时间发展为研究框架的全新探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思想中的空间维度和空间哲学价值关注不多,基于此本文尝试以空间理论全面考察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全面建设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期望借助空间理论进一步拓展认识角度、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认识,充分汲取毛泽东空间思想的精髓要义,指导新时代中国全面把握全球空间、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格局。

一、土地革命时期:围绕革命主题,发展争取生存空间的思想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不仅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城市武装起义进而建立政权的参考蓝本。但局限于中国城市工业基础薄弱的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占领城市空间建立革命政权的探索遭遇了巨大的波折,此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独立探索革命道路和政权建设的艰辛历程。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围绕革命主题积极争取革命生存空间,先后通过一系列经典著作论述了革命主体力量、革命根据地建设等问题,并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后通过长征实现革命生存空间的战略转移。

(一)剖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现状,确立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争取生存空间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破坏和血腥镇压,很多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开始对革命前途产生怀疑,革命悲观情绪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持续开展。此时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结合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剖析了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在革命中首先界定了敌我友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分析了中国革命可以依赖的主体力量——农民阶级。随后毛泽东深入农村地区对农民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正式提出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是农民,要重视农民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地位,主张通过工农联合开展革命运动。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连续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文章,准确的研判了帝国主义之间和他们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分裂,客观分析了白色政权与红色政权在空间的存在关系。毛泽东指出白色政权派系之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是红色革命政权生存的重要空间基础,“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是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1]随后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经验基础上,毛泽东总结提炼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指导战略,他指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首先应该将革命重心放置在反动势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利用好广大的农村空间,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不断积蓄和壮大革命力量,组建工农革命军队逐步实现对城市的包围,最后争取获得全国的革命胜利。

(二)通过万里长征实现革命生存空间的战略大转移

然而由于王明教条主义错误,导致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败。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指出战争的目的就是保存自身并伺机消灭敌人,处理好敌我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战争辩证法的核心要义。在准确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工农红军之间的力量对比后,毛泽东决定保存有生革命力量通过北上抗日实现革命政权生存空间的转移。从中央苏区向陕甘宁苏区的战略转移过程,毛泽东指挥红军灵活运用空间地理位置,在空间转换中跳出了国民党的层层围追堵截,创造出了众多著名的军事案例,例如四渡赤水等。尽管工农红军在地理空间上失去了中央苏区,但却完成了长征并获得了革命生存空间的战略转移。毛泽东批判王明左倾主义导致反“围剿”失败的重要依据,是王明混淆了革命根据地保卫和放弃之间的关系。王明并没有把握“守和弃”之间辩证关系的精髓,坚持寸土空间不失、以红军短处对抗国民党的长处,结果是整个革命根据地的失守。处于相对弱势的工农红军战略中心在消灭敌人而不是守卫根据地,只有通过对根据地局部空间的战略放弃保存革命力量,发挥出运动战中寻找战机的优势最终才能战胜强于自身的国民党反动派。事实证明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革命根据地视为重要的战略生存空间,熟谙战略空间弃与守的辩证关系,为中国革命持续发展争取了生存空间并不断积聚起开展革命的力量。

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空间思想初步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毛泽东围绕社会阶级分析、红色政权建设、革命道路选择、反“围剿”斗争等革命主题实践,阐发出一系列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富有创建性的主张,这都是毛泽东空间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

二、抗日战争时期:围绕抗战主题,不断发展以空间换时间的思想

进入抗日战争以后,毛泽东全面分析了中国进行抗战的实际情况,与日本相比中国幅员辽阔拥有进行抗战的重要战略回旋空间,因此可以在积极防御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人民战争路线,不断积累小胜最终赢得抗日战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全面客观的分析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双方的基本国情,推进抗日统一战线发展,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赢得战争,在具体战争过程中发展了以时间换空间的思想。

(一)通过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限制日军生存空间

毛泽东空间思想在国内政治方面主要体现正确分析人民内部矛盾上,他指出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存在着本质差别,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正确处理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这一出发点新中国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凸显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推进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设。人民民主制度建设不仅发展了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争取一切空间力量

通过对日军占领空间的剖析,毛泽东不断凸显出了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战略空间思想。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不断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争取一切空间力量赢得战争,这不仅包括民族统一战线,还包括国际统一战线。面对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的抗战新形势,毛泽东再次分析了国内各阶级关系在抗日战争中的利益变化,他指出要以民族矛盾为现实出发点,从抗战开始初期就关注并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提出国际抗日统一战线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同等重要,他提出建立环太平洋抗日统一战线的伟大构想,将太平洋作为整体对待不断压缩日本拥有的战略空间。“在外交上建立太平洋反日阵线,把中国作为一个战略单位,又把苏联及其他可能的国家也各做一个战略单位,我们就比敌人多了一个包围,形成太平洋的外线作战,可以围剿法西斯日本。”[2]后来随着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大批国土沦丧、战必败等消极观点不断蔓延,国民党军队负责的正面战场也转入消极防御状态。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了战争双方的优劣,并在《论持久战》中论证了抗战必胜的历史必然性,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等消极观点。实践证明毛泽东通过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为抗日战争争取了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空间思想的形成时期,毛泽东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想在指导抗日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并为解放战争时期时空转换思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解放战争时期:围绕解放主题,深化发展时空轮转的战略思想

毛泽东空间思想是客观存在的,是马克思空间思想与革命、建设实践结合的理论产物。通过上文对毛泽东空间思想历史发展的系统梳理发现毛泽东空间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一方面毛泽东空间思想是马克思空间思想的中国化,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空间思想提供了重要指导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毛泽东在全面建设时期的空间思想论述,特别是外交方面的空间思想对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因此考察毛泽东空间思想的历史发展,至少可以得出对新时代建设的三点现实启示: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一种是共产党主张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另一种是国民党建立的独裁专制政权。在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过程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势力不顾全国人民的诉求,撕毁了停战协议发动了战争。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凭借抗战胜利后接管的重点城市,占据着战争的重要战略空间,并叫嚣着3到6 个月即可击溃解放军主力。毛泽东冷静的分析了国共双方的优劣,制定了重要的时空防御方针,他指出“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2]。毛泽东深刻认识到短暂的空间放弃是为战争赢得时间,最终获得空间主动权。在后续战争过程无数事实证明毛泽东空间和时间转换的思想指导解放军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很快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失去信心,逐步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随着战争的发展解放军开始挺进大别山、进入山海关,不断通过解放广大城市和农村积聚空间力量,为后续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蒋介石发动全面进攻受挫后转向了重点进攻,不论是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蒋介石的战略意图是将战争控制在解放区域,以战争形式不断消耗解放区的物力人力等。毛泽东洞悉了蒋介石的战略意图后,指出大别山在战略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做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军在中原地区的战略格局完全打开,在空间布局上获得了内线和外线双重空间优势,解放战争的主动权交到中国共产党手中。随后经过一年多的战略反攻,解放军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建立了根据地站稳了脚跟,为三大战役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基础。1948年秋季开始毛泽东指挥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华东地区发动了淮海战役、在华北地区发动了平津战役并获得了空前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沈阳、北平等众多重要战略城市,获得了广阔的战略发展空间。随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顺利发起渡江战役挥师南下,到1949年前后基本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空间思想深入发展时期,在解放战争前期党中央没有预想到战争结束、革命胜利会如此之快,正是毛泽东灵活运用时空转换的思想为解放战争不断争取了战略发展空间,最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四、全面建设时期:围绕基本国情和建设主题,全面发展空间思想

毛泽东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对主观主义和党八股现象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础上提出文化要为人民服务。站在人民立场不断为工农兵民学提供文化作品,有效的规范和引领了革命年代的文化空间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文艺工作和学术问题上面,分别提出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繁荣。双百方针的提出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空间建设是包容不同流派和观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围绕着服务人民的基本宗旨,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创造先进的文化成果,不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此外毛泽东的文化空间思想还体现在他的诗词中,他的诗词从地理到历史包罗万象,进一步凸显出毛泽东恢弘的空间气势和战略眼光。

(一)优化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不断推进工业体系的完善

毛泽东空间思想在国际政治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外交往思想和抗美援朝战争上。在对外交往方面,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屋子再请客”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通过划清与旧中国的外交关系界限,新中国一方面既没有被美国胁迫;另一方面也没有被苏联裹挟,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外交空间。特别是在随后的外交实践中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往,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自身的贡献。这里需要指出毛泽东三大世界划分的论述是毛泽东空间思想发展的巅峰,至今对世界发展都有深远影响。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不断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空间,为保卫新中国的革命果实、为国内发展提供和平环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在战场上与美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争,通过五次较大规模的战役迫使美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朝鲜战争为中国发展赢得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发展空间,在此之后大规模热战变少,国际社会进入无硝烟战争的冷战对峙时期。

毛泽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空间思想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在该论著中毛泽东围绕国民经济生产体系提出不断协调工农业发展比例和空间布局的主张,并且围绕着经济体制建设、政治体制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阐发了深刻的论述,随后在八大会议上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毛泽东围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实国情,确立四个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建立起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体系,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正确认识矛盾问题,积极争取和平建设的政治空间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反抗侵略的正义战,在客观层面分析了中日双方在战争中的基本情况。“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一条件,于是在强弱对比之外,就还有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这就是中国绝不会亡的根据。”[2]以此现实分析为出发点,毛泽东从时间上把抗日战争战略划分为了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确立并发展了以广袤的空间换取赢得战争时间的思想。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其目的是通过对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占领和掠夺,获取日本持续进行侵略战争扩张的战略储备。面对早有准备和具有武器优势的日本侵略者,毛泽东主张通过游击战争的形式,充分利用敌占区的薄弱空间,在回避不利战争时机的条件下机动的开展军事行动。因此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充分利用山地、平原和河湖港汊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充分利用特殊地形获取隐蔽和发展抗日力量的空间,这一历史期间不同的抗战根据地采用地道战、铁道战等形式不断积累小胜。毛泽东坚定地指出要在人民战争路线的基础上,坚持将日军限制在一定地理空间中,使其成为孤立存在的据点,通过麻雀袭扰的游击战形式不断挤压日军活动空间。“把入侵中国的敌人围困在少数的据点,即大城市和交通干线之内,各个根据地上的游击战争必须极力向其根据地的四周发展,迫近一切敌人的据点,威胁其生存,动摇其军心,同时即发展了游击战争的根据地。”[2]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经济建设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还要警惕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因而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对此毛泽东考量了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提出了三线建设的伟大构想,即充分利用全国空间中的生产要素推进国防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产,在三线地区优化配置全国资源辐射全国发展。三线建设兼顾了空间布局和工业生产,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国防建设,为新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除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利好支撑之外,国内的供求利好依然存在。且随时间推移,环保力度持续加大,行业开工率低位运行的局面很难改变,供求端利好将成为常态化。

(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优越的文化发展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迥异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国情和建设主题,毛泽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了深厚的空间哲学思想,因而全面建设阶段是毛泽东空间思想的成熟期。在经济方面注重经济发展空间布局,通过《论十大关系》推进新三线建设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建设。在政治方面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注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建设,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毛泽东在国际上争取和平建设的空间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发展空间。

由于事故车转弯半径过小,经测量,其弦高h无法准确读出两位有效数字,故使用侧滑速度与车辆碰撞固定物相结合的公式来计算事故车发生侧滑前的行驶速度。

新媒体和地方传统媒体融合后的结果是新媒体将会带有明显的地方传统媒体的属性,同样,地方传统媒体也具备新媒体的属性。地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将会促进全方位、跨行业、深层次的,全新革命。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讲毛泽东空间思想是客观存在的,深刻的体现在全面建设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全面建设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这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在研究内容上,国内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稍落后于国外,更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研究者往往只将视野定位在某具体高校、某市高校进行调查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不足以全面解释职业倦怠现象,在治理职业倦怠问题上也只能以点带面。

五、毛泽东空间思想历史考察对新时代的现实启示

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发展诉求悍然发起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解放战争在时空交织中爆发。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通过战略转移、暂时的放弃等策略,通过局部空间放弃换取赢得战争的时间,其中最突出的案例是党中央暂时撤出延安进行战略转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把握全国战局的基础上,通过运动战等形式不断推进战争发展,盘活全国战略空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打开解放战争的空间格局。这一期间毛泽东围绕实现人民和全国解放的目标,将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时空思想深化发展为时空转换的思想。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强国必先强身,要强身应注意幼年的儿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要全面把握和理解毛泽东空间思想的方法论

毛泽东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毛泽东空间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矛盾和主题的转化,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事求是的品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空间发展过程中不断探寻破解问题的方法。处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首先要处理的也是空间发展问题,毛泽东空间思想对新时代的启示价值首先在于实事求是的分析新时代所处的空间,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十八大以来全球乱象丛生,习近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宏观上把握了全球空间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二)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新兴国家不断崛起要求平等参与全球政治;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需要携手处理发展问题。面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习近平提出要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他指出:“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3]在全球空间中平等参与全球公共事务、建立新型国际秩序,是21世纪人类解决现代性发展困境和全球乱象的重要途径。随着资本化全球发展的演进,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是一座孤岛,世界各国都要重视全球空间的优化,携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三)关注全球生存空间,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其他理论的重要特征,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毛泽东都坚持从整体出发把握空间发展格局的变化,这对新时代中国从整体把握世界具有重要方法指导价值。习近平在整体上把握了21世纪全球人类发展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生存空间,提出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这是对马克思整体性理论特征的理论完满展开和现实表达。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马克思空间理论与人类文明现实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发展的重要目标,必将对全球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六、小结

空间始终是人类关注的重要范畴,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客观面对的课题。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不论是面对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主题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空间的整体把握,体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追求没变,对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富民强的伟大民族复兴梦想没变,对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努力没有变。新时代深入研究毛泽东空间思想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推进对全球发展空间的把握必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下底板由4件M12×50螺栓固定在分别由在电动铲运机后尾架的边板。由于螺栓孔间距小,使用过程中,下底板螺栓孔容易磨损,使下底板倾斜,造成垂直托辊与下底板摩擦。

为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在进行招标评标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可以采取两段式评标方法来对工程项目进行招标评标工作。实际操作时,在第一阶段主要评审资质标和技术标,并以第一阶段的评审结果为基础确定具备进入商务标的第二阶段评审的资格。同时可以根据招标方的实际需要,对两个阶段的评标得分权重进行适当的调整,并计算出最终的评标结果,确定中标单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52-453,242,426,1187.

[3]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N].人民日报,2016-0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15ZDC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现代性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WO1524313)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9-06-16

作者简介:胡博成,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上海,200237)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9(2019)04-0039-06

责任编辑 谢培丽

标签:;  ;  ;  ;  ;  

毛泽东空间思想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