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红梅

(胜利石油管理局汽修卫生院 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84例,并按患者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等特点,这不仅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更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因此,在治疗期间必须采取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选取8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42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患者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55.2±5.7)岁;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6.1±5.2)岁。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与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及观察生命体征等内容。

1.2.2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多属于严重疾病类型,这导致患者容易受到疾病影响,出现或多或少的焦虑、紧张和烦躁等负面情绪,而且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给予积极正确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者营造温馨、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如注意保持病房床铺干燥、清洁;定期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定期为患者整理床铺,必要时更换衣服和床单。

(3)饮食护理: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摄取均衡,如要多食易消化、高营养等食物,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要每天清晨空腹饮用一杯温水,可以保护口腔、防细菌、预防感冒,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4)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临床护理观察与记录,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汇报,并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工作。此外,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出现便秘等一系列肠道疾病,因此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5)健康指导: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举办心血管疾病健康讲座,其目的是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如指导患者服用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指导患者定期下床适度活动,以免长期卧床导致并发症,指导患者出院后一些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1)观察和统计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问卷(GQOL—74),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2)统计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未出现褥疮,有1例出现感染,并发症率为2.38%;对照组出现感染者3例,褥疮4例,并发症率为16.67%,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关联,通过采取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全方位优质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调整生理、心理状态,促使患者提高认知度与治疗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能够提高融洽护患关系,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值得临床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是全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是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态度,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程丽萍,徐丽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172-173.

[2]王艳青.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70-172.

论文作者:李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