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春节保护民族传统文化_文化论文

保卫春节保护民族传统文化_文化论文

保卫春节与守护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文化论文,春节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曾经提出保卫春节,保卫民族传统文化,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有了危机。尽管春节年年都过,但春节所包含的那种文化韵味正被人们慢慢地淡忘。

其实,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存在着被淡化、被遗忘的危机。首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迅速改变,从传统的农耕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各种文化形态都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心态。其次,也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作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内容之一的民俗,正被西方文化所冲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来不及细细咀嚼品味春节文化内涵,而是更喜欢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我们的城镇化正在加快,环境规划的专家们只注重对物的关注,在城市规划设计上更多的是追求技术和实用主义,这也使城市的民俗存在越来越淡化。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色和民族记忆,如果不断被淡化、被淡忘,久而久之就是文化的严重流失。所以我呼吁更多的人重视民俗,特别是春节,珍惜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在面向世界的发展中,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我们首先要理解、懂得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我们不能数典忘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年越过越没有味儿,久而久之,这种味儿越来越淡,淡到被人忘记时,它还会真正存在吗?这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文化安全说到底就是保障文化资源、文化权利不受损伤。过去,我们反封建迷信,把包括春节在内的许多民俗都作为封建迷信反掉了,以至于新的文化传统没有形成,而旧有的文化传统都被当做腐朽的东西抛弃了,形成了令人无所适从的局面,这是造成春节等民俗越来越淡化的原因之一。我们如果没有了包括春节在内的民俗文化,就意味着在文化发展中被淘汰。我这样讲既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在倡导民俗救国,而是希望人们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西方文明有它的魅力,我们当然可以接受,但是,我们更应该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尊严!

我们的祖先强调“礼失求诸野”,野是什么?是四面八方的民间社会,这才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也就是说不懂得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无法创新。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任何创新都不是无端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清理和发展。我们创新,在哪里创新?是改变自己,皈依他人的文化吗?所以对传统文化来说,仅从字面上理解“创新”两个字远远不够。当然,我们的春节也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而且,在历史上,年、岁、春,这三个概念曾经互不相连。比如年,是丰收的意思;岁,是牺牲、祭祀的意思;春,是百草得阳气而生的意思。它们如何联结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既有历法在社会实践中被不断完善的因素,又有社会选择、文化选择和生命选择的因素,特别是信仰的因素,包括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所有这一切造就了春节这样一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信奉的节日。我们甚至可以说,春节是我们的驿站,更是我们的“百科全书”。所以创新是有条件的,是在记忆、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可当你不知道年的价值和意义时,又如何去创新?

其实春节与今天提倡创新的社会理念完全不矛盾,祭灶、点蜡烛、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祭祀祖先、相互问候、致以祝福、敬老爱幼,这与建设和谐社会是相通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文化资源,让它成为温暖世界的暖流。“保卫春节”是为了民俗生态的修复、建设和发展。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尴尬。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端午在更为古老的历史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中相互送艾草、雄黄酒、粽子、糖糕,缠上红丝线,至今在中国民间还有许多遗迹,很多地方端午节都要划龙舟,过得有声有色。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韩国人在保护方面比我们做得好,他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了重要举措,他们申遗成功了,我们应该高兴——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尽管端午祭和端午节并不是一个概念。端午祭也好,端午节也好,都是东方文化的经典,不能说被他人保护就成了我们的耻辱,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得更好。当然,文化资源在文化发源地理应更受珍重。这也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节日文化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像我们的春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南来北往的人群熙熙攘攘,都在赶着回家过年,但是不能不承认,很多人过春节是一种应付,是一种随波逐流。所以说,保卫春节,是呼吁人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过年,恢复传统礼仪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春节是一种形式,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过好春节,绝不仅仅是吃一顿团圆饭,它是一个完整的民俗生态的修复、建设和发展。

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在近代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我们的美梦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打破的时候,我们的耻辱与日俱增,感到事事不如人。在这种背景下,古训中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等,在“洋”文化面前就显得异常苍白无力了。今天,社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这种不自信的心态仍然没有消失。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春节,几乎所有的民俗传统都被我们忘掉了。同样,这也是全世界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责任尤其重大,因为我们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资源尤其丰富,如果我们不重视对包括春节在内的民间文化给予足够的保护,那么,整个人类的文化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损失。同理,我们做得好,人类的文化就会受益很大。在这方面,韩国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保护的端午祭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我们尊重。我提出“保卫春节”,有人说用不着保护,我所强调的是以保卫春节为契机,对民俗整体保护,包括那些被我们误读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珍重我们的文化,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文化自觉意识。

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回归,而是珍重它,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它。我曾经多次强调,以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为主体的民间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底色,懂得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才会真正地去爱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国家,才懂得什么叫做伟大。这是民族自信心的基石,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知己知彼,是全面而准确地看待世界。一个民族靠什么去凝聚?靠武力行吗?不行,还是要靠文化。文化不是万能的,但它确实可以通过交流、传播,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关于这个命题的许多论据。我们继承文化传统,是为了发展文化,我们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提倡文化的多元共存,但是任何时候也不能忘却我们自己的身份。在文化发展中,不同阶层的文化,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共同构成民族文化的主体。精英文化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而大众文化同样有自己的价值。特别是民俗,它还有许多价值和意义没有为我们所理解。

标签:;  ;  ;  ;  

保卫春节保护民族传统文化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