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论文_李锐锋,米健

试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论文_李锐锋,米健

云南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水文地质作为工程地质勘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影响地下水的主要因素,且极易造成土木工程灾害。在工程勘察中,如果忽视了水文地质的应用,就无法保证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性,甚至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相关问题,主要对地下水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价,将水文地质资料和预防措施提供给设计者和施工人员,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项目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相关问题

引言

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工程目标是否能实现,以及工程经济、社会效益,在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要借助有效方法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合理测定,准确性、完整性是保障工程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充分利用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水文地质作用对工程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应用的基本要求

1)认真研究自然地理条件。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需要深入分析气象水文特征以及地形地貌,了解工程所在地属于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或季风气候的等地域条件,明确工程所在地位于平原、高原或盆地等地形地貌,全面掌握地形地貌的侵蚀程度。只有认真分析和掌握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成效。2)加强分析工程地质环境。在认真研究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对地质环境和地下水位的分析,在对地质环境进行分析时要结合工程所在地地质构造特点和基底构造,明确地层岩性和新构造运动情况,并认真分析工程所在地近5年内水位变化趋势,将地表水对地下水位造成的影响找出来,最大程度的减少因地下水位变化而对工程造成的影响。3)保证水文地质参数正确。一是在施工现场将渗透系数通过抽水试验、注水或者压水试验测定出来。针对不同的土层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试验,例如对压水试验进行硬质岩石测定;二是含水层的厚度可通过隔水层和含水层埋藏的条件确定,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可通过水位变化趋势确定,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可根据地下水的流向、类型等确定。通过精心准备水文地质参数,进一步水文地质的全面勘察提供数据支持。

2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不关注地质勘察

建筑施工工作是一项具有较高综合性、施工周期较久的工作,需要工程勘察人员全方位的认识到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严格根据规范工作,这样一来才可以确保勘察数据的真实性,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较为可靠的保证。从目前来说,大部分单位未真正关注地质勘察,单纯的以为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工作,日常工作当中敷衍了事。

2.2不科学的勘察技术及方法

地质勘察技术与方法对地质勘察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实情况下,不科学的勘察技术与方法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问题。第一,勘察技术与设备较为滞后,大部分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应用的勘察技术以及勘察设备为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未及时标定取土器以及标贯器、未对钻杆进行垂直校正,根本不能满足勘探的实际需求,导致勘察原始数据的采集不正确,直接对地质勘察的质量产生影响。第二,不合理的勘察方法,要按照工程规模、地层实际情况采用最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法,对与特殊的岩土以及不良地质的勘察要提供针对性的方法。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相关处理措施

3.1测定的主要方式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主要涉及地下水位、渗透系数、倒水系数、给水度、释水系数、越流系数、越流因数、吸水率、毛细水上升高度等多种类型的参数测定,实际勘察过程中必须根据参数选择合理的测定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下水位测定借助地基钻孔或测压管观测的方式测定;地下水渗透系数、单位吸水率、导水系数3个参数的测定通过抽水、注水、压水试验,结合采样,进行室内渗透实验方式测定;地下水给水度、释水系数采用单孔地层抽水试验、地层非稳定流的抽水试验、实地水文观测等方式测定;地下水越流系数和因数采用对地层进行多孔抽水试验的方式进行测定;地下水毛细水位上升高度通过挖坑观测或室内测验方式进行测定。

3.2增强对地下水状况勘测力度

工程地质勘察当中,因为水文地质的危害性,所以要增强对地下水状况的勘测力度。建筑工程地下水勘测前,要严格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要制定出最佳的勘测方案,标注出勘察方案当中的重点以及注意事项。从负责人的角度出发,要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多留意各个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工作,特别是调度的工作,保证顺利实现勘察工作。而且,因为地下水渗透问题较为显著,所以勘察方要将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勘察工作做到位,一定要重点勘测与监察现场地下水的环境。另外,设计单位要重点分析研究地下水环境的状况,防止地下水环境为施工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良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改善勘察技术

在地质的勘察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是保证勘察结果的前提,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勘察技术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可以促进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勘察技术进行改善的过程中,第一点是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培养技术创新的意识;第二点要积极主动学习先进性技术,对传统勘察技术进行改进,同时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充分提高勘察技术水平;第三点是要做好对水文地质危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抗灾害能力;第四点则是必须要有效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文地质危害防范措施。

3.4创新勘察技术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科学有效的勘察技术是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前提。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勘察技术也应当更为先进,合理的技术改革与创新,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勘察技术的改善,应当首先从人才培养入手,积极开展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知识培训和相关技术交流,能够培养技术人员不断学习的工作态度,也有利于对传统勘察技术进行改进。在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入世界上发达的设备,完善勘察配套设施。

3.5规范勘察工作

地下水是水文问题中的重要部分,鉴于其重要性,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调查的严谨性,规范相关勘察工作。首先,应当有标准的调查体系支持,确定调查目标,才能够展开地下水的调查工作;针对地下水的问题,应当逐一调查,地下水位升降频率、腐蚀情况和压力等都需要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方可继续进行对可危害的预测。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当前我国的地质勘察工作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规定了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及评价,也是勘察工作的主要依据。勘察人员素质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文地质勘察质量,然而很多勘察人员对有关制度了解并不细致,工作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经验,使勘察结果不具备权威性。面对这种情况,必须从意识层面改变勘察人员的工作态度,只有在熟悉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落地。

结语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都存在重要影响,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对岩土工程的结构特性产生直接干扰,影响建筑物的寿命。想要获得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相关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详细评价地下水与岩土间的作用,根据勘察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多角度的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水文地质问题给工程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金宇哲,王云亮.水文地质环境对矿区安全的影响之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月刊),2014(04).

[2]李敏,崔静光,谢兆鹏.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16).

[3]郑永浩.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中的危害性分析[J].城市地理,2015(20).

[4]丁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15(4):88.

论文作者:李锐锋,米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试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论文_李锐锋,米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