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方法探讨论文_赖汶迪

广州建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900

摘要: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朝着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事项,从施工人员、项目进度、施工质量三方面进行总结,探讨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施工进度;场地出入;单件追踪

引言

实际施工任务的进行需要施工管理体现有效的指挥作用,促进施工进度与计划目标保持一致,优化施工安全效果,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施工管理贯穿建筑施工整个过程,施工管理不当,很有可能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停滞。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突出责任意识和规范性特征,保证责任分工明确、现场监督到位。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事项

(一)工地施工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种类多,而且不在一个固定位置。人工体能工作比较多,施工人员表现出较强的流动性。整体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再加上施工队伍人数众多,管理工作体量较大。管理人员一时疏漏很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项目和职责被打乱,出现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不良情况。

(二)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在广东省内的某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初期工程进度过于缓慢,总包单位按照合同的规定垫资施工到地上五层,这期间资金和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工程施工受到资源紧缺的不利影响,组织材料和劳动力不及时。项目主体结构要求运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对工程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班组只能按照约定退出施工现场。对此,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进度协调会,会上讨论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整改要求。把进度节点时间和各项资源配备工作有效落实细化。工程进度计划具体到周,以周计划为依据对工期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工期滞后,制定工期落后处罚措施[1]。

(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以房地产项目管理为例,其中的工程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用来衡量质量的综合指标有建筑产品、服务质量、可用性、使用效果和稳定性。就项目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而言,涉及到的方面有材料、设备、工艺、结构、质量、耐久性。工程质量管理还涉及到项目的其他方面,包括美观的建筑造型、建筑物与周围的建筑相互协调、建筑物可检查维护。如果建筑工程出现了工期延长、成本超支的不良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不可逆转,出现质量问题,必定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有可能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这就意味着项目和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将遭受极大损害。

二、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方法

(一)强化安全措施,优化场地出入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有很多分包项目,涉及到土建、机电、装修和钢结构。进出相关人员比较多,各种车辆的运输活动也比较频繁。运用RFID技术能有效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为现场的每一位施工人员准备RFID卡,同时也为现场的每一辆车配备RFID卡,RFID卡也有钥匙标签形式,以实现对现场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有效管理。在施工人员或者是车辆即将到达工地门口时,固定在门口的读卡器就会立刻获得信息并最终传递给ARM控制中心。此时上位机会展开对比工作,保证确认无误才能准许放行。车辆出入不需要停车,门卫的工作量会大大减少,运输车辆的进出速度也会大大加快。RFID系统有着良好的防撞能力,不仅能顺利完成读卡工作,出现差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配备一名门卫就能有效实现统筹管理,RFID系统记录卡车到达和离开工地的具体情况,帮助用户迅速了解有关项目进展和效率的具体情况。由ARM和RFID系统构成智能安全系统,将其运用在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可构建多种监控模式,包括射频+指纹识别、射频识别+摄像、射频+指纹+摄像。如图1所示,为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接受RFID射频检查。

(二)面向施工队伍实现精细化管理

施工的具体实施者就是施工队伍,更是施工质量的保证者。在具体施工任务中,需要注意施工安全。面向施工队伍做好施工管理,就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整体命脉的有效把握。对施工队伍实现精细化管理主要涉及到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人员管理、技能技巧管理、考核管理。实施人员管理,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体现鲜明的层次感。比如某施工单位建立的管理体系将施工人员从高到低进行划分,有管理决策人员、技术管理干部、基层施工人员。在安排员工人数时,以施工进度和施工量为依据。细化项目工程,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就技能技巧管理工作而言,培训并考核施工单位员工的技能技巧,丰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保证各个阶层的施工人员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有更为专业的技能工艺。开展考核管理工作,不仅要考核员工的技能,还应该对施工成本加以考核,构建二者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图1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接受RFID射频检查示意图

(三)对材料实现单件追踪管理

建筑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从物资采购到工程建设,再到最后的工程质量检查,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这就意味着信息管理要处理体量较大的数据信息,RFID技术能有效应对这一现实困境。海量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由射频技术完成,后台计算机对这些信息完成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会产生一些不成型的信息材料,RFID技术能实现对这些信息材料的有效管理,以混凝土材料为例,不仅能记录每一批混合比例的具体数值,建设者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嵌入有源RFID标签和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对固化过程的有效监控。凝固后检测人员使用手持读卡器就能读出其中的信息码[2]。工作人员在后台服务器上能获得混凝土固化信息码数据。这些信息分别是生产厂家、资质证书、安全证书、生产日期、生产质量。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该方法更省时,而且每个RFID标签编号都有唯一性,射频识别准确性更高。

总结

综上所述,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以有效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采集材料运输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并对其加以统计和分类。重视安全措施,优化场地出入管理,面向施工队伍实现精细化管理,应用RFID射频技术对材料实现单件追踪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波.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12):98.

[2]宋祖周.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施工管理全过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57.

论文作者:赖汶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方法探讨论文_赖汶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