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是一门重视学生探究、实践和体验的课程,因而学生活动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课堂上能组织有效的活动,是上好地方课程的关键。然而目前一些评比、展示的课堂活动中却折射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了追求课堂的美观性,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看似花哨热闹,有效性却不容乐观,以至于活动的设计远离了课程最本质的初心。笔者认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基于学情,注重学生体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达到活动的最大效能。
本文根据2016年杭州市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课堂内容,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对地方课程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整体而言,地方课程的课堂活动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渗透动手活动、游戏元素等活动方式,最重要的是活动一定是指向地方课程课堂学习的本质问题,才能达到课堂活动预设的目标。
一、活动导入:唤醒已有经验
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都是最珍贵的课堂资源。传统文化本来就较为抽象,首先要在课堂中拉近学生与内容的距离,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这就需要在课堂中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如何让学生对课堂活动感兴趣?老师必须以学定教,在课堂一开始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情。课堂活动设计环节中可以巧妙地设计反馈环节激发学生,交流自己对这节课中传统文化已有的了解。
老师在全面地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就能更好地操作课堂,把握学生的课堂活动。同时,这些学生因为在课前已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因此,能更加主动地参与接下来的课堂学习。
此外,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也是高效的导课方式。学生对未知的事件总是充满好奇,在课堂伊始巧设悬念,一定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去的课堂活动做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运用唱儿歌、情境导入等方式巧设悬念,显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对课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导入,已经让学生动起来了,课堂的有效实施能事半功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活动过程:自主积极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应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探索,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通过游戏激发活动兴趣。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学生的兴趣点一下就被老师给牢牢把握住。因此,寓游戏活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试一试、玩一玩,备受学生欢迎。当然,纯粹为了玩而玩的游戏对课堂教学、文化熏陶是效果不大的,有效的课堂游戏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喜欢上本土文化。
二是通过体验提升活动效能。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体验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活动。地方课程倡导体验性学习,要把与课堂知识相融合的实践活动引入课堂。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学习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到了文化的精髓。
三、活动延伸:实践出真知
地方课程倡导教学的开放性,发挥课程的选择性。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不能只在课堂上做文章,要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感知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在活动中提升,在体验中培养情感。
一是活动迁移,继续实践。
课堂学习已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并且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要想对课内的地方文化进一步内化,可以在课堂结束时鼓励学生课下继续实践。活动迁移,举一反三,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多次的实践中锻炼并提升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二是活动拓展,引导运用。
地方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如果只在课内做文章,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终究是有限的。因此,老师们在下课时要牢牢把握最后的几分钟,对课堂活动做一个拓展延伸,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课外最大限度地提升活动的实效性。
三是活动提升,深入探究。
因为课堂内的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法全面深入地探究。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课外开展实践活动是地方课程课堂活动质量提升的最佳路径。
课后的进一步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深入探究的活动中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地方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活动,各环节的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所得,即为成功课堂的标志。在平时的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老师要关注课始的导与收,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过程中,为学生有真实的体验搭好平台;小组小范围交流后,在反馈活动中有全班大范围的思想碰撞,提升高度与拓宽广度;良好的收尾与延伸,更为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做好铺垫。这样抓住各个环节活动的关键处,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就会更加凸显出来。
论文作者:刘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地方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活动中论文; 经验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