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应用中的若干思考论文_毛文众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城镇化,城市中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等城市问题也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开发建设大力倡导的新模式。本文将“海绵城市”理念同市政道路设计相结合,提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应用的策略,使得市政道路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更具有规划性、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道路设计;

前言

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传统市政道路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主要体现在路面不渗水导致的地表径流汇聚造成城市内涝问题,会造成对于区域水文环境的负面影响。市政道路路面雨水径流的汇集,会携带大量污染物质,包括生活垃圾等物质,雨水汇流到地表或地下径流中,会导致区域水文环境的污染。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强化对于雨水的过滤、回收及利用。

1“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可实现对于雨水的充分吸收、雨水存储、雨水净化及有效利用,以实现对于环境变化的有效应对,可弱化自然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建设,需充分考量当地环境,融合人为干预及自然规律,利用“海绵城市”的设计实现雨水蓄存及雨水净化,大面积回收雨水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雨水中所含杂质及污染物不断增加,初期降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流入地下河,则会对地下河水造成污染,而在降雨的同时,雨水通过管道排出,且无法经由地表路面进行渗透,则难以补充地下水,长此以往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干涸。短时间内的大暴雨,在传统城市道路环境下的汇集,就会导致水位快速升高,给城市排水管道造成巨大压力,影响雨水的排出,导致城市内涝。另外,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无论绿化工程还是环卫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支撑,若无法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处理与再利用,则会导致雨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的设计可强化城市防洪抗涝性能,并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海绵城市”是一种对于海绵效应的设计理念,可起到改善城市排水效果,并实现城市设施体系的优化,优化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缓解城市居民用水问题。

2“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车行道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车行道的设计与施工通常会采用非透水性的路面材料,道路透水性的不佳,就容易导致城市路面积水,影响交通运输,不透水路面会缺乏对于地面温度及湿度的调节效果,加快雨水蒸发,地面快速干燥的情况下,就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且不利于地下水的补充以及雨水的回收与利用。基于此,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下,城市车行道的设计需保证侧行路面的渗水效果,以起到对地下水的补充作用[1]。不同于传统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是,“海绵城市”理念下,车行道的设计可在路牙处,每隔固定距离设置雨水导流井,车行道地表雨水径流经由管道向植草沟排水。或采用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及透水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并结合路面结构的排水U形槽及渗水盲沟实现雨水的汇聚,向雨水口排放。车行道设计还可采用“V型街道”设计理念,对车行道轮廓进行调整,采用中间低、两侧高的路面设计方式,将中分带设置于路面中间,中分带内设置生物雨水滞留带或湿塘等,两侧雨水汇聚至中分带,并收集于雨水储存系统,实现雨水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同时可以起到防洪抗涝的效果。市政道路设计中,要合理搭配道路附属设施,包括路缘石及路肩边沟等,可通过平缘石及立缘石优化雨水径流收集,避免路面积水的产生;路肩边沟可调整为植草沟,以植被及碎石实现对于雨水的有效收集与净化输送。

图1

2.2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设计中可充分利用透水性路面材料,实现路面径流的下渗。可采用彩色透水路面,防止路面积水,可快速实现雨水渗透,以作为地下水的补充,同时维持土壤湿度,有效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环境的生态平衡。透水路面采用透水的孔隙结构,可有效吸收热量,并存储热能,实现对于路面温度的有效调节,进而调节城市温度及湿度,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另外,透水路面还可以凭借其高孔隙率,实现对于城市噪音的有效吸收,吸收城市污染物质,以减少噪音污染。一般来说,透水路面包括面层、基层与垫层,透水路面包括透水性混凝土路面及透水性砖路面,不同的透水路面可起到不同的地表径流削弱效果,越大的路面孔隙率,其径流削减效果就越强。

2.3生物滞留设计

生物滞留设计即采用植被等生态环境对于雨水的滞留与存储效果,实现雨水滞留。并通过生物、物理等原理,通过生物带实现对于雨水的净化作用。在城市环境气候温和,并且雨量充沛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生物滞留设计的作用。生物滞留设计可有效减少面源污染对于水资源的影响,是城市雨水蓄调的重要方法,可增加雨水渗透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生物滞留可营造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多样性的建设与发展[2]。可在道路两侧绿地设置生物滞留带,或对原本道路的绿化带进行改造。

生物滞留设计要求表面覆盖植被,越密集且高度适宜的植被就会起到越好的驱除污染效果,可有效吸收雨水中的悬浮颗粒及其他污染物。生物滞留设计的过程中,要控制植被高度,并保证雨水口的均匀分布。地表径流需经过有效过滤及预处理,可设置种植土、砾石层及渗漏管,以过滤雨水,并实现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可搭配导流系统,结合明暗沟渠,实现有层次的雨水收集与渗漏,见图2。

图2

2.4边坡支护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中,需做好边坡支护设计。传统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可采用植草、灰浆等方式进行边坡防护,并结合挡土墙、护面墙及预制板强化防护效果。目前,生态边坡防护措施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生态边坡防护措施的应用,需基于不同的土壤条件,合理采用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具体包括人工种草、草皮平铺、喷播植草、土工网植草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边坡防护工程中的植被密度,以起到存蓄雨水、防治土壤流失、避免滑坡及边坡失稳等效果。在采用生态边坡防护技术的过程中,需强化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的相互融合,实现生态边坡防护中的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的协调配置,保证生态边坡的植被平衡。

石质边坡的开挖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而这种生态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加以修复,为此就需要合理解决石质边坡的防护问题,充分考量岩层特性的前提下,结合岩层脉络,对石质边坡加以优化设计。可适当放缓坡率,在边坡坡脚设置植草带,以强化生态防护效果,并实现对于雨水的有效存蓄。可在植草沟底部设置随时盲沟,以作为雨水渗流的过滤及引水效果[3]。

结束语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下,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可实现对于雨水资源的有效收集与回收利用。在车行道设计方面,可采用“V型街道”道路横断面设计方式;在人行道设计方面,可充分利用渗水路面材料,以补充地下水;在生物滞留带设计方面,可充分利用生物带实现对于雨水的净化及过滤作用,削弱雨水污染影响;在边坡支护方面,可采用生态边坡防护措施,实现对于雨水的存蓄。从而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同时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梅,黄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7).

[2]白芮,陈建国,胡泽浩.国外可持续性城市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4):616~618.

[3]范昔颖,张建.多元视域下的海绵城市深度发展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6(9):16~19.

论文作者:毛文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应用中的若干思考论文_毛文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