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的文本教学_文本分类论文

语文知识的文本教学_文本分类论文

语文知识的随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教论文,语文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知识的缺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普遍,很多教师只教课文,学生只学阅读,很少或基本不涉及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缺失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尴尬。好像语文课只是读文章,多读一篇与少读一篇没什么影响,多上一节课少上一节课没什么区别;似乎只要能读文的人都可以来教语文,什么学科的人都可以对语文课说三道四;学生自己读课文与教师领着读也没什么不同。换言之,语文因缺失应有的知识体系而丧失了学科独立性,语文教师因不能带给学生一些获取知识、练就本领、启动智力的兴趣和乐趣而失去了自己的学科尊严。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课的“去知识化”倾向。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处境呢?随文教学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语文知识随文教具体如何实施?

      一、三次筛选,确定应教知识

      语文知识非常丰富,往往就隐藏在文本中。有显性知识,如陈述性知识;也有缄默知识,如策略性知识;还有介于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之间的程序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教的,缄默知识是不可教的,程序性知识是可以通过陈述性知识来转化的。①因此,随文教知识,首先要从文中发现可教的语文知识。那么,怎样发现呢?

      1.细读文本,发现知识

      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拥有一双慧眼,发现文本的语文知识,圈点出来,仔细揣摩。如:

      词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揣摩,可发现其中的语文知识。朱自清的《春》一文中,“钻”“抚摸”“闹”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特别传神,表达效果非常好,蕴含着动词的相关知识;莫怀戚的《散步》中“母亲本不想出来的”一句中的“本”字虽是虚词,但意味深长,作用不小,蕴含着副词的有关知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中,交代伤心崖宽6米,斑羚最多跳5米,这“6米”和“5米”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蕴含着数量词的有关知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偏正短语特别多,表达的重点不在中心语,却在修饰语上,蕴含着偏正短语的有关知识。

      标点。对文本中一些用法特别的标点进行揣摩,也可发现不少这方面的语文知识。如琦君的《春酒》中最后一句:“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这句结尾为什么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李森《台阶》的最后一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怎么了呢”后面为什么不用问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隐含着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

      句子。句子中也含有很多语文知识。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很多句子化用诗文,含蓄典雅,具有古典情韵: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这一点。(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

      ②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始,信可乐也。)

      ③山也虚无,树也缥缈。(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④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秦观的《踏莎行》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化用诗文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文本中蕴含的语文知识,除了词语、标点和句子外,还有文字、修辞、句群、段落、谋篇布局等,关键是教师要能发现,发现那些美点亮处。

      2.仔细筛选,保留学生不知道的

      一篇文章隐含的语文知识是很多的,教师细读后发现的知识也会很多。是不是都要教呢?当然不是。教师要仔细筛选,挑出那些学生不知道的,这才是需要教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原有的知识往往以缄默的知识形式存在着,带有具体生活环境的鲜明的情景性和难以言说的“非逻辑性”。这一点他们往往自己意识不到,需要教师去发现和发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反思、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以及课前、课上或课后的书写等方式,把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大量的缄默知识用语言显现出来。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提取出那些学生可能不了解或不知道的语文知识,随文教学。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关于现代散文语言特点的有关知识学生可能就不知道。如下面这三个句子:

      ①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②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③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

      这三个句子,比较齐整,具有对称美和诗歌般的音节韵律,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而文中的“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这段话,则又具有一种整散结合的错落美,也很有韵味,使本文的语言表达更加灵动了。老师把这些句子挑选出来,让学生品读发现,可以使学生具体感受本文的语言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探究作者是如何做到语言美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句式的相关知识,了解句式的选用对提升散文语言的作用。

      3.凭借经验,选出对学生重要的

      也许我们选出来的语文知识不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却是对阅读这一类文章很重要的,是对这一批学生很重要的,那我们就选出来,想办法将它随文教给学生,使它变成学生的缄默知识,成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如余映潮老师发现《羚羊木雕》一文的“说”别具匠心,就利用课文,教给学生一点看似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课堂上,师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品读,了解对话中“说”的多种方式,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②

      ①“说”这个词是常用的。如: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②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您已经给我了。”“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③对话有时用其他的“说”。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④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⑤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⑥带动作的“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综上所述,发现文本中可教的知识,需要“把玩文本”,“去粗取精”。也就是静下心来,细读文本,揣摩文字,用最简单的分类标准提取自己想要的内容,然后按照学生情况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选出那些学生可能不知道却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用适当的方式教给学生。

      二、三重境界,构建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随文教有三重境界:一是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陈述性知识,为语文学习奠基;二是教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三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这样的三重境界,可以构建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用文本理解知识,教给学生必要的陈述性知识

      语文学习需要知识,需要建构知识的框架。如果孤立地教语文知识,让学生抽象地学习,还不如让他们在文本中具体感知。这时,文本就是教学知识的载体。

      扬州中学的王舒成老师执教《我的空中楼阁》一课,就属于随文教知识,即用文本作为载体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这节课灵动而扎实,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精选典型语句,引导学生领略本文语言的音韵美、比喻的精妙和古典情韵,从而使学生对这些语文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语言特点。

      课堂上,王老师投影了三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探究它们有何特点。

      ①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②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③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第一句体现了比喻的基本要求,即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第二句体现比喻的高一层境界,即本体喻体不必完全相似,有点出格反而更加新颖别致;第三个比喻句,写出了“象外之意”,它是比喻的最高境界,意蕴更为丰富。正是因为这样富有层次感的比喻,才使本文的语言具有形象之美和隽永之美。比喻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但王老师这里讲的比喻知识,却是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想知道的,这是随文教学带来的学习期待。层次感如此之强的比喻知识,如果不是放在这样一篇文章中来讲,恐怕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2.用知识解读文本,教给学生必要的程序性知识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需要“工具”,需要“支架”,此时,知识就起到了作用,它可以帮助师生深入理解文章,进一步欣赏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薛城老师教《斑羚飞渡》一课,就是引导学生借助小说叙事的相关技巧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精彩的。课上,薛老师让学生比较小学时读过的《生命桥》和初中的《斑羚飞渡》两文,思考问题:你读后的感觉有何不同?哪篇文章更有趣味?后者比前者多了些什么内容?

      生:《斑羚飞渡》更有趣,更吸引入,也更深刻。

      师:这篇文章是怎样达到这样效果的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发现。请大家读《生命桥》和《斑羚飞渡》两篇文章,比较一下后者多了哪些内容?

      生:多了对伤心崖的描写,多了对斑羚的描写,多了对彩虹的描写,多了镰刀头羊这个形象,多了“我”这个叙述者。

      当学生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薛老师教给学生写好故事的三个技巧,即小说叙事的一点程序性知识:①设置困境,引发冲突,制造悬念,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②塑造逐渐丰满的形象,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③以“我”为叙事者,增强临场感和亲在感,从而使作品更具真实感。这些程序性知识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很有帮助。

      3.用文本作例子,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变

      余映潮老师在《羚羊木雕》一课中,教给学生有关对话中“说”的知识后,还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活动。③

      教学步骤四:进行怎样把“说”写好的片段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________。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________。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________。

      “我把它收起来了。”________。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________。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________。

      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有效途径。余老师独具慧眼,发现了《羚羊木雕》一文中“说”的知识,然后循序渐进地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先呈现例句让学生认识有关“说”的陈述性知识,再通过填空题的训练让学生将了解的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千姿百态”来表示“说”,训练学生把对话中的“说”写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技能。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还会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千姿百态’地表示‘笑’”“‘千姿百态’地表示‘想’”,可谓“一箭多雕”啊!

      需要强调的是,随文教知识要思考教知识的目的:是为“知识”还是为“阅读”?笔者以为,知识是死的,文章是活的,学知识不是目的,会读文才是关键。所以,随文教知识要处理好主与客的关系,一个“随”字限定了分寸。教文是“主”,教知识是“客”,不能主客不分,本末倒置。“随文教知识”与“用文教知识”是有区别的:前者的最终目的是为“读文”,后者的最终目的是为“知识”。

      ①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第30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

      ②③余映潮《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例》第184页,武汉出版社2000年。

标签:;  ;  

语文知识的文本教学_文本分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