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 408300)
【摘要】目的:探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急性胃炎的65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仅采用法莫丁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88%,研究组的有效率为72.72%。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相对单一法莫替丁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法莫替丁;硫糖铝;急性胃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67-02
急性胃炎的病因多样,如不规律进食;经常食用烈酒、咖啡等;细菌感染;不健康心理及精神因素都可能引发急性胃炎;此外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及活血化淤的中药制剂会损伤胃黏膜上皮层,进而引发急性胃炎。病发时患者上腹部常伴有隐痛等一系列症状。由于急性胃炎具有发病急,症状不明显(隐痛感),常使患者忽略治疗,致使病情延误,待患者来院就诊时,病情较重,常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1]。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对病情不重视,选用错误治疗方法从而加剧病情发展。为提高治疗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现以我院64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急性胃炎的65例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7~72岁,平均(44.5±4.25)岁;研究组共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9~73岁,平均(46.2±2.9)岁。在64例患者中,酗酒13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8例,饮食不当6例,细菌感染3例,精神因素3例,抑郁者1例,精神紧张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肾病、冠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等干扰。在性别,年龄,致病因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单纯的法莫替丁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法莫替丁注射液20mg静脉注射,每天两次,5~7d为一个疗程;研究组在注射法莫替丁的基础上,配给硫糖铝片剂(1.0g),嘱患者饭前及睡前空腹服用,每天4次,5~7d为一个疗程。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病情严重者,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救治,如止痛,镇吐等,给予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急性胃炎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用药期间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显效:用药1~4d后,患者对治疗效果自评高,恶心呕吐,腹部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呕血黑便等症状有2项以上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5~7d后,患者自评效果较高,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或得到缓解,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减轻,甚至存在加重的情况,患者自评效果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P<0.05,说明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2%,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提高了24.16%,其总有效率为96.88%。经检验,两者间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治疗上,可将其分为四大类: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单纯性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的病因多样,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大量饮用浓茶、烈酒、咖啡等,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斯匹林等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结构,影响胃部功能的正常运行[2]。由于饮食或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卫生,使得患者感染沙门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及毒素,进而引发急性胃炎;据有关研究表明[3],不稳定的情绪与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可持续刺激胃部,精神性胃炎,如抑郁者,因长期情绪低落,干扰大脑皮质功能的正常运行,使得胃壁血管持续痉挛,进而影响胃部功能;精神紧张者则因长期的紧张、焦虑,引发胃痉挛、腹部胀痛,胃酸分泌异常等,严重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进而可使胃部黏膜受损,导致急性胃炎。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对病情不重视,选用错误治疗方法从而加剧病情发展。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首先应分析患者的病因,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针对急性胃炎的主要症状,如恶心呕吐,呕血,腹部饱胀,隐痛,严重脱水等,采取止吐、保护胃黏膜、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等治疗手段,待病人病情缓解后,可进行纠正性治疗。法莫替丁具有较强的抑酸功能,一直是临床治疗急性胃炎的首选药物。法莫替丁作为第3代H2受体拮抗剂,(其抑酸作用相比西咪替丁高20倍、相比雷尼替丁高8倍)、疗效相对持久,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以及消化性溃疡有着优秀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时也有着明显的疗效,因此法莫替丁也被认为是当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佳药物但是其对于胃黏膜及溃疡面的修补恢复效果尚显不足。硫糖铝是临床中的抗酸药物,经患者咀嚼,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进入胃部,在酸性环境中,硫糖铝会分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进而形成不溶性的带负电荷的胶体,与溃疡面渗出物结合,进而阻止胃酸、胆汁酸和酶对胃黏膜的破坏,从而达到止血、保护溃疡面的作用,最终达到促进溃疡面愈合的目的[4]。通过上述药物分析可知,法莫替丁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分泌,胃黏膜及溃疡面的修复提供环境。而硫糖铝能够保护受损的胃黏膜,可进一步修复溃疡及受损部位,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对于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配合必要的心理疏导,对于治疗因抑郁、精神紧张所致的急性胃炎,亦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在两组的对比中可知:在对照组中,单纯使用法莫替丁的总有效率为72.72%,在研究组中,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使用达到的总有效率为96.88%,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相对单用法莫替丁,其总有效率提高了24.1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联合应用硫糖铝与法莫替丁两种药物明显优于单一应用法莫替丁的治疗效果,因此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卜延峰.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8):25-26.
[2]李建泽.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61-62.
[3]王波.浅谈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中的影响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1):239-240.
[4]张俊美,李诚,王爱平,刘嵬,刘隽.硫糖铝不同剂型及服用方法胃内涂抹观察[J].安徽医学,2008(05):626-627.
论文作者:胡明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法莫替丁论文; 胃炎论文; 患者论文; 病情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胃部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