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区域以及相关设施等。煤矿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在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大量需要煤炭,导致人们会大量开采煤炭。但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会生成瓦斯气体。在井下工作,这种气体不易排出,便会分解成一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容易造成大量矿工中毒,甚至严重到引起瓦斯爆炸。因此,煤矿产业事关矿工的生命安全,做好煤矿的通风管理工作极为重要。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措施
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进行通风安全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管理工作。因为在煤矿进行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如果通风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则很可能引起通风事故,使得安全生产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对煤矿通风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1.1人员因素
人的因素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具有不确定性、流动性、多变性特征。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其中,作业人员是煤矿井下作业的关键性人员,需要在井下长期进行煤矿的开采和运输,是煤矿安全通风管理的直接体验人员,井下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通风条件的变化等均密切关系到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是煤矿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安全通风设备的进行动态管理、调度以及人员的安排等。
1.2环境因素
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有开采环境制约安全通风设备的安全运行。矿山环境复杂,矿区范围内的地质地形条件,井下巷道的规格,区域大气条件等均影响井下安全通风效果。如煤矿周围的地壳活动、活动断裂带及火山情况等都可能造成矿井发生坍塌、断层、掩埋等安全事故。
1.3管理因素
在煤矿工程中,安全通风管理设计主要与井下作业相关。其中,巷道断面的大小与井下的通风性能、通风速度等相关,关系着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同时,井下的客观条件、开采渠道、巷道服务年限和企业投资力度等都与安全通风管理息息相关。此外,安全通风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不合理都会造成相关作业人员产生懈怠,造成安全问题的扩大化和复杂化。
1.4 设备方面的因素
基于我国目前煤矿开采情况及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安全通风设备是煤矿山中的安全管理重点。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合理性是实现安全稳定通风,保障正常作业的基础;通风设施设置的合理性与否与煤矿作业中提高封闭能力、降低风门数量有关;通风机的效率及管理状况是达到稳定和持续通风,保障安全通风的基础。
1.5危险物质方面的因素
在矿井作业中,大量的有毒气体(CH4、C2H2、CO等)、煤粉粉尘及易燃易爆物质等危险物质对矿井下作业造成安全威胁。同时,井下作业过程中开采工具及设备中含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如电力、火电及汽柴油等),极易影响井下安全通风,甚至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开采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安全保障防护措施。
2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现状
2.1通风系统不合理
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是许多煤矿中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通风网络杂乱,或通风井巷狭窄,导致通风能力弱,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需要技术人员根据煤炭生产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的调整。
2.2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
有一部分煤矿在设置通风设施时,直接将其作为安置风门,这样会致使井下风门增多,并且缺乏紧密性,此外,还有部分煤矿,在进行风门设置时将其直接安置在进风巷与回风巷之间,忽视气压问题,使其出现漏风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通风阻力大
在井巷中设置通风口是极其困难的,首先是井下环境存在多变性,经常会出现转弯、分岔等情况,其次是工作面积的不确定,常常会出现扩张和缩小的问题,这会导致煤矿通风阻力大。
3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事故防治对策
3.1注重人员培训,提升安全意识
培养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人才是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开展的重要措施。建议重视技能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深造提升,吸引专业高素质人才,实行岗前培训。同时,针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安全隐患排查与整顿,熟悉消防安全设施的设置。
3.2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监管机制
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通风管理的基础,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新时代背景下管理体制与监管机制的革新,是全面的提升煤矿企业安全通风管理效率的基础,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实现现代化煤矿企业的安全通风管理。
3.3保障环境安全,有效排除危险物质
矿井是煤矿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安全事故的频发场地。在矿井作业过程中,有效的安全通风管理是降低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的重要措施。为此,在煤矿安全通风管理过程中,必须客观真实地全方位勘察周边环境,确保周边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及山体状态等不会对煤矿的开采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对于矿井内的危险物质,可通过调整风量、功率等方式,使危险物质能在第一时间清除,避免对人体或设备造成伤害。
3.4重视设备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安全通风设备的完善是保障煤矿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危险系数的关键措施。增设安全预警功能,如可视化仿真功能,可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当某一物质或成分含量达到或超过预警线时则自动报警,实现安全预防。合理设置和维护安全通风设备,及时调整风机风量、风机功率等,及时将矿下危险物质排出,保障井下开采环境的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提前规划巷道及设备。在既保障风机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又重视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选择现代化的新型设备,提高煤矿矿下作业安全,保障运行安全。
3.5政府部门要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国家政府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对所属单位进行监管。分工明确的工作制度虽有利于各部门细致工作,却也会造成部门之间联系较少,沟通不畅,从而导致监管不力,监管效果不好。因此,政府部门在实行监管工作时应加强监管力度,并增加各部门的交流合作,相互监督,提高监管力度,切实保障煤矿企业安全通风管理工作的落实,使其按时完成工作内容,保障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4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分析
在通风系统正常运行期间,为了规避通风风险防范安全事故,需要选取适宜的风量调节方法,以此来保障每个作业区域的风量可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结合施工巷道对风量的调节进行辅助。正常情况下,会对扇风机进行调整来使矿井总风量发生变化,利用增加和降低风阻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局部风量的调节,这也是目前进行通风事故防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当前我国煤矿生产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通风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使矿井中流通进新鲜的空气,并且还可以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稀释,因此通风系统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矿井通风系统具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为了有效避免通风事故发生,必须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宜的通风系统,从而将空气中的浊气安全排出。
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安全通风工作是煤矿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通风管理工作实施较好,可以避免煤矿爆炸事件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各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的重视程度,尤其要保障煤矿的通风事务,做好通风管理工作,严格监控瓦斯浓度与粉尘含量,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及早解决,从而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郭玥亮.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6):230.
[2]张七兵.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8(11):120-122.
[3]赵晓联.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有效措施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3):64-65
论文作者:寿延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煤矿论文; 井下论文; 作业论文; 矿井论文; 风量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