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上对于开放性的手外伤患者诊疗的效果。方法: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间诊治的172例开放性的手外伤者临床上的资料实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随访后发现,此次172例患者的优良率高达84.30%。结论:在临床上医治手外伤需要抓住抢救的时机,并且积极的实行医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 功能恢复;开放性手外伤;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049-02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pen hand injury Xiao Yi.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pen hand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open hand inju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172 cases of open hand traum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6. Results After follow-up,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4.30% in 172 patients.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and trauma ne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rescue, an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treat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
【Key words】Functional recovery; Open hand injury;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人们手部结构不但精细而且功能较为完善,是比较常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器官,并且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1]。怎样将手部受到外伤以后的功能与外观的恢复,已经变成骨科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一大课题。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间诊治的172例开放性的手外伤者开展研究与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172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76例;年龄17~65岁,平均(37.3±3.2)岁,均在手受伤以后的1~8h以内实行手术医治,主要是以绞轧(42例)、压砸(76例)、切割(38例)与其他类伤(16例)。损伤的类型分为肌腱损伤(40例),神经损伤(20例),血管损伤(31例),掌指骨发生骨折(28例),皮瓣缺损(53例);有53例患者损伤的类型超过两种。
1.2 研究方法
早期清创为预防伤口感染与增进愈合重要的方式,需要按照清创术原则从外至里,从浅至深的有计划且按照层次实行清创。本组患者都是在局部的浸润麻醉与臂丛麻醉的情况下开展手术。对于受到污染的伤口选取肥皂水给附近皮肤冲洗两遍,并用3%的双氧水与生理盐水对伤口实行冲洗,对于手术范围皮肤实行常规的消毒,对伤口内部的坏死组织和异物实行清除,对于能够成活组织需要尽量的保留,将碘伏液稀释对创口实行消毒,再使用生理盐水实行冲洗。对于肌腱、血管与神经损伤实行处理,争取让肌腱、血管与神经达到Ⅰ期的修复,来保障手术以后患者的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对于无名的血管受到损伤,需要进行结扎,以免对肌腱当中血管造成伤害,来保障肌腱血液的正常供应,有益手术结束后患者手部功能尽快恢复。越早对神经损伤进行修复,其效果就会越好,尽量保持原位的I期缝合,对于断端没有缺损的斜面神经存在损伤者,只需对外膜实行缝合,对于近端的大段缺损患者,选择近端神经侧面的外膜实行开窗缝合。在对肌腱缝合的时候需要利用显微镜或放大镜,以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患者腱表面、腱系膜与腱纽上微小的血管为佳,通常是放大5倍。能够有效防止手术过程当中对于腱内的血管造成损害,而且在镜下也可以分辨出正常的组织和变性的组织,方便准确的对肌外膜与肌腱实行缝合。选取3-0无损伤的线对于患者肌腱实行缝合,不但创伤较小,而且没有显著异物的反应,除此之外有着较好抗张的强度,能够保障后期对功能实行锻炼的时候缝合比较牢固。若肌腱受到损伤以后但近端的动力肌显示功能正常,受到损伤肌腱功能又没有其余肌腱进行代替,通过清创以后,若有较好皮肤进行覆盖,则能够实行I期的修复;对于实行I期修复比较困难且肌腱缺损情况较大的患者,需要留下等待实行Ⅱ期的修复。早期对于患者皮肤进行覆盖,给受到创伤以后防止发生与有效对深部的组织损伤实行有效处理的方式。还需早期注射破伤风,并在手术结束后对于肿胀与疼痛等并发症积极的实行处理。
1.3 判定效果
选择TAM(手总主动活动度测定法)对于患者的手部功能实行评价。手部活动的范围显示为正常代表优秀;患侧的手部TAM达到健侧75%以上代表良好;患侧手部的TAM达到健侧50%代表一般;患者患侧手部的TAM不足健侧50%代表较差。
1.4 统计学的处理
选择SPSSl8.O的统计学软件实行处理。两组间对比实行χ?分析,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4个月的随访显示,患者的优良率为84.30%。具体见表1。
3.讨论
对接诊手部存在外伤患者的医师,应对医治原则严格掌控,从损伤类型和程度及缺损情况实行综合考虑,进而及时的开展有效医治,对于手部的功能在最大水平上恢复。医治措施在早期主要是清创,高质量清创是处理手部创伤最为基础的措施,对防止发生感染和增进伤口愈合的情况有重要意义[2]。在清创时,需要对伤口内部的异物与污垢仔细的去除,对损毁严重的组织需给予切除,以免没有彻底的清创,伤口的内部有异物遗留进而出现感染,但是不能将创口过度扩大,避免手术以后皮肤发生坏死,清创且缝合时,不能过分强调受伤的时间,而是需要对创面实行判断,如果没有明显感染就需要实行Ⅰ期的缝合。对创面缝合需要按照手部外伤的创面大小、功能方面的要求与损伤部分等实行皮肤Ⅰ期的创面实行修复[3]。对手部出现骨折脱位者,需要按照骨折的具体位置,选择微型的钢板与克氏针实行固定。在手术以后对抗生素合理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预防并且控制感染。
综上所述,早期完全清创是医治开放性的手外伤者的基础,尽早的高质量的清创,是将骨骼解剖复位和吻合血管、神经、肌腱与修复皮肤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临床上医治手外伤需要抓住抢救的时机,并且积极的实行医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兴锋.常见带蒂皮瓣修复开放性手外伤892例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380-1381.
[2]徐岗.63例开放性手外伤急诊治疗体会[J].工企医刊,2014,27(5):989-990.
[3]王昶.100例开放性手外伤的早期处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5,5(2):5-7.
论文作者:肖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肌腱论文; 外伤论文; 损伤论文; 患者论文; 手部论文; 开放性论文; 功能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