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它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数字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数学教材既是教师的教本,又是学生的学本,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选素材.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他们还不能自觉地进行教材阅读,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教材阅读.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指导学生进行教材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数学的阅读,形成尊重教材、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现以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苏科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为例,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谈几点体会. 一、指导阅读的方法,增强阅读的效果 数学教材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融为一体,并按一定的逻辑体系,把数学知识的产生,数学事实及其演绎过程,数学应用排列起来,具有逻辑严谨性.因此,阅读数学教材有别于其他一般性的阅读,阅读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学生阅读的效果,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给予科学、清晰的指导.依据数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可着重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训练. 1.提纲挈领,整体把握 阅读教材的第一步,是指导学生略读全章,重点抓住章头图及引言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了解全章的框架,整体把握全章的知识结构. 章头图和引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用数学眼光揭示与本章教学内容有关的人文背景、数学应用现象;二是简要介绍本章内容在数学及各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本章的内容、地位和作用,进而把握课程脉络,激发学习兴趣.苏科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章头图由主图和副图组成,主图是表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副图是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它们都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了解的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通过略读可以使学生用数学眼光来了解本章知识的背景和应用.引言部分选用了火柴棒搭金鱼和月历两个素材,它们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素材,学生阅读后感到很亲切,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优越性,从而对引言中“本章将研究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加其学习动力.在阅读章头图和引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本章的知识框架,就可以使知识的整体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 2.标题联想,融会贯通 每章的目录标题是数学教材的纲目,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抓住前后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在课前阅读目录标题时,指导学生不仅要了解本章将要学习哪些新知识,而且要联想这些新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关,猜想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所学习的新知识并不难,是可以从已学习过的知识或实际生活中推导出来的,从而树立能学好这些新知识的信心.在课后阅读目录标题时,指导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按目录标题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较好地把握各章节之间的逻辑结构.通过阅读目录标题,让学生逐步养成由标题联想内容,由内容联想标题的良好习惯.通过研读苏科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目录,学生可以发现,第四节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等知识之后,对代数式中单项式的特殊情况——同类项进行研究,既是代数式知识研究的延续,又是后面第五,六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因为整式加减的实质就是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可见合并同类项是全章的重点,这样学生学习时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将本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成如图1所示的网络图,则学生对本章的知识点就了然于胸了,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明确层次,设问导读 为了便于阅读,要指导学生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明确所阅读内容的层次结构,合理进行单元划分,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类,归纳出每一个小单元中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使学生能有序、准确地获得每一个单元所表达的意义,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把各个单元的意义概括地表达出来,即弄清讲的是什么,怎样讲的,进而明确各个小单元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阅读后可以发现,苏科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小单元:第一单元为同类项的概念生成;第二单元为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索;第三单元为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这三个单元环环相扣,前一单元知识是后一单元知识的基础,后一单元知识是前一单元知识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从人的神经功能来看,疑问往往会促使大脑高度兴奋,从而加强注意力的集中,增强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加深记忆和理解.因此,在每一个单元的阅读中,要设置递进式的导读提纲来引领学生阅读.提纲的设置可以先由教师示范,再逐步过渡到由学生自己尝试着设置,这样不仅可以使阅读具有目的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前文提出的三个小单元中,第一单元可以设置导读提纲:(1)在学习“整式”时,我们已经对单项式和多项式进行了分类,那么单项式(或多项式中的项)是否也可以分类呢?(2)如果可以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比较好?(3)判定同类项的标准是什么?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与字母因数的位置有关吗?第二单元可以设置导读提纲:(1)在生活中遇到过合并同类项的实际问题吗?是如何合并的?(2)什么叫做合并同类项?(3)为了合并同类项,需要对多项式的项进行位置调整,调整时要注意什么?(4)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什么?它与我们熟知的运算律有什么关系?(5)合并同类项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 4.咬文嚼字,反复推敲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叙述都非常简练、严谨,逻辑性很强,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因此,在阅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对关键字、词进行反复推敲,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琢磨探讨,只有深刻理解其含义,明确它们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才能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同类项”的概念,苏科版《教科书》的定义是,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满足同类项的两个条件:一是每个单项式中所含的字母要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要分别相同.在这个定义中“相同”一词出现了三次,但各自所表示的意义却不尽相同,要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尽量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即通常所说的数学化;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且富有情感的文字语言,即通常所说的通俗化,以便于理解.例如,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可以用口诀简述为,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留原样. 二、传授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传授阅读的技巧,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并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科学的阅读经验.只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其数学阅读能力才能产生质的飞跃,数学阅读才会变成自觉行为. 1.指导标记,培养符号意识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或必须特别留心的内容做上标记.标记在精而不在多,一般做标记多用红笔,以引起注意.要指导学生养成根据不同内容,用不同的线或点标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增强阅读的效果,又为复习打下基础,还可以强化符号意识.因为在复习时不一定有时间再读全文,只需看标记部分就可以回忆起大概内容.做标记要联系设置的问题,从文中找答案,并在有关文的下方做记号.等一段文字看完后,确定了最佳答案时,再画线将它标记清楚.做标记的过程也是重新阅读并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因而须将动手与动心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上述第二单元中,可以指导学生做如下画线与标记. =-6ab-2.←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再合并 2.指导批注,培养对话意识 细读教材后,要指导学生在重点处写边注、做眉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启迪,求知欲望的激发,可使阅读效果更上一个新台阶.学生写边注、做眉批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重点提示:可将重点内容标注在教材相应的位置上.(2)学习体会:在阅读教材及相关内容后,可在教材相应位置上标注自己的体会.(3)疑问标注: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可用简洁的语言标注在教材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听课时弄懂或向老师、同学请教,待弄明白后再将问题的答案标注在问题下方.例如,对同类项定义中的“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否要在“也”与“相同”之间加上“分别”两个字?又如,系数为带分数怎么办?合并同类项后系数为1或-1,要不要写上这个1或-1?等等. 3.指导思考,培养联想意识 在阅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充分展开联想,将阅读内容与已了解的知识、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与感性的、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就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果.例如,本节内容可围绕同类项的合并,结合前述疑点,指导学生这样去联想、思考:(1)生活中有合并同类项的事例吗?是如何合并的?联想生活中合并同类项的事例(如数一堆硬币),可加深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的理解;(2)对于任意多项式如何判别同类项?如何合并?引导学生联想数学思想方法,可加深其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3)同类项的定义除了用于判定同类项之外,还有其他应用吗?让学生联想简易方程,可根据定义中的“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去建立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难度较大的问题,等等. 4.指导复述,培养自评意识 复述是对阅读材料的进一步理解、消化,是对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在基本读懂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离开教材来回答阅读前设置的问题和阅读中补充的问题,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复述中,要求学生尽量运用教材中的语言,做到言简意赅.更好的做法是做简要的笔记,因为人们一般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清楚程度很容易过于自信,直到试着用文字把它们记下时,才会感到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例如,本节内容可指导学生按照如下问题复述:(1)什么叫做同类项?(2)怎样识别同类项?(3)什么叫做合并同类项?其理论依据是什么?(4)怎样合并同类项?(5)合并同类项应注意哪些问题?(6)为什么要学习合并同类项? 5.指导提要,培养梳理意识 指导提要就是指导学生将阅读的主要内容梳理形成提纲或图表,让这部分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以达到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灵活的目的.例如,本节主要内容可以整理成如图2所示的流程图,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越薄越说明学生掌握得透彻. 三、交流阅读的体会,提升阅读的品位 1.创设交流的平台 在数学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学生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介绍阅读的技巧、体会与疑问,对其他学生提出的技巧、体会与疑问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分享阅读的感受.同时,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在学生间的交流与教师的点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2.发挥评价的作用 除了对阅读工作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阅读进步比较快的学生给予鼓励,对阅读工作做得比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外,还可以进行优秀阅读案例评比,在黑板报、校报上刊登优秀阅读案例,向报纸、杂志推荐发表优秀的学生阅读案例,发挥多元评价在教材阅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把学生的阅读品位推向更高层次.引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_数学论文
引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