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密切党群关系的新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群关系论文,路径论文,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8)03-0126-04
所谓党群关系,宏观上讲,是指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微观上说,是指政党与社会团体、公民、选民以及自治性组织的关系。对于执政党来说,处理好党群关系,是巩固执政基础、扩大执政资源的核心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群众路线的胜利,中国建设和改革的成就就是正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结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密切的,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利益的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党群关系也曾出现了不相适应的一面,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党应该适应新环境、新任务,研究党群关系的新变化,把握党群关系发展的规律,探索密切党群关系的新路径。
一、和谐社会背景下探索密切党群关系新路径的必要性
(一)新形势赋予党群关系的新内涵
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历久长新的课题。党群关系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在革命年代,党群工做主要围绕着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增强革命力量、巩固革命成果展开;在执政条件下,党的社会工作则主要围绕着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协调利益、扩大基础、巩固执政展开,其出发点是密切党群关系,其归属点是巩固党的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1]。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就指出,增加群众的实际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离开这个主要内容,政治就变成空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在后来的讲话中,邓小平反复讲到,党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对党群关系理论的发展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专门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强调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胡锦涛同志也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有密切的联系,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4]
应该说,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党群关系新的内容,那就是明确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评价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最高衡量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形成并保持和谐亲密的党群关系是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避免党长期执政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有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所在和生命所系。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为执政党。然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随着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时间的延长,脱离群众的危险性将会不断加大。邓小平曾经指出:“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5]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中央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也强调,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第一,执政时间长了,执政党容易忽视群众的情绪。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老干部的经历不同,对群众情绪的敏感度有差异。打江山的一代,一般来自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对群众的疾苦比较了解,因而在执政初期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情绪比较敏感,感情也比较真挚。但随着执政时间的延长,新一代的领导干部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一般没有经过革命斗争的考验,也没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环境,这一客观因素增加了新一代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二是党处在执政的地位,也容易脱离群众。一个政党要执政,就要建立官僚系统,设立科层制。科层制是由大大小小的权力等级构成的。当党有良好作风的时候,领导干部会自觉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而当党风不正的时候,掌握大权的领导干部就会离群众越来越远。如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听汇报,习惯于让上级满意,习惯于保住“乌纱帽”等,都会不自觉地脱离群众。
第二,执政权力硬了,容易引起党群关系紧张。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容易把公权为私权所用。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掌握权力的政党既可以方便地为人民办好事,也可以方便地为自己带来利益。当一个领导干部掌握权力的时候,就有了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必然引起群众的不满,从而导致党群关系的紧张。二是共产党把握不好双重角色的作用,容易激发群众的对立情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组织,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既是社会的管理者也是人民的公仆。在革命时期,党处在被围剿的地位,要通过为群众办实事来赢得群众的信任,但在执政时期,群众要求我们党的事多了,因而容易产生矛盾。从理论上说,我们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但实际上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是一个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容易使党群关系产生矛盾[6]。
党群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党长期执政后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就必须探索密切党群关系的新路径,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保证党员和干部思想上、组织上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三)新环境下人民内部矛盾面临新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人的利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人民利益具有动态性、层次性、递进性,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也随之出现。这些矛盾广泛地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党群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经济领域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及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使许多人迅速摆脱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但是,随着社会收入差距的迅速拉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除了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收入差距矛盾外,尤其出现了一些权钱交易、损公肥私和靠钻政策空子非法牟利的暴富者,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那些低收入者,感到一种极不公平感。为此,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在政治领域,作为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和个人主义综合症的腐败现象成为人民群众时刻关注的焦点。尽管党和政府采取的反腐败力度和措施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现实中滋生的腐败土壤还很“肥沃”。在一些地区、部门腐败现象还在蔓延。这些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党群关系就很难保持“鱼水关系”。
在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改变了我国原来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人们利益的多元、多层次化。由于人们所从事的活动领域不同,收入分配不同,形成的思想意识不同,政治要求也不同,各阶层内部的矛盾比原来要复杂得多,处理起来也更棘手得多。另外,对外开放过程中,乘虚而入的西方错误经济思潮、政治思潮以及封建残余思想的沉渣泛起,中西文化冲突、激荡使一些人不辨良莠,产生一种崇洋媚外的情绪和颓废落后的宿命论观点,所有这些都严重地侵蚀着党联系群众的思想阵地,影响了党群关系的健康发展[7]。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一定要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探索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永葆党的先进性。
二、探索密切党群关系新路径要把握的重点
(一)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首先,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密切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问题。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努力使党的群众工作取得实效。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做到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落脚点。密切党群关系的工作应贴近群众的实际需要,发扬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关心群众的疾苦。一定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工作只有面对群众,才能密切党群关系,才能体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
其次,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质是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条件下,党要密切与群众的关系,重要路径是协调人民之间的关系。党员干部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原因,从社会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的角度,探寻化解矛盾的对策,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研究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二)密切党群关系,必须使其制度化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在谈到党风建设的路径时,十分强调党联系群众的制度。实践证明,制度比人的思想觉悟更重要。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抓住了联系群众的根本。加强党群关系制度建设,关键是完善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联系群众的制度是党员干部遵循的行为规范,健全的制度可以使党员干部的行为有章可循。根据党群关系的需要,制度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畅通机制。任何一个组织要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各要素之间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必须运用一切现代化的通讯技术设备和方法,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关机制和功能齐全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传递党和政府政策、信息的畅通,群众意愿和呼声及时传递反馈的畅通和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的畅通,以保证迅速、准确、及时地收集情况和下达指令。
二是工作研究制度。只有将问题研究透,才能将问题解决好,才能使工作得到不断深化。应建立定期社情民意分析、重大问题的研究协商等制度。结合工作任务加强调研,经常进行政策性、应用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及理论研究,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责任追究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件件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具体工作人员操作也要责任到位。对推诿扯皮、工作未尽责或失职的、延误办事的,必须追究其政治责任和道义责任。同时强化过程控制,把事后责任追究工作前移,以便能及早发现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行政效率。
四是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是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出色完成组织目标的有效手段。根据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条件、难易程度和干部的工作能力,分类分层设定绩效考核指标,注重群众公认,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并科学应用考核结果对干部进行奖惩任用,激发干部奋力超越的紧迫感和进取心。
(三)密切党群关系,必须注重党员形象
每一个党员形象都代表着整个执政党的执政形象,而执政形象对执政来说至关重要。执政形象是一个政党对外的风貌,也是执政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判断总是从外部形象开始的。任何政党要吸引群众,都要善于塑造自身的形象。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关键是要加强自身建设,练好“内功”。
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身教胜言教,党的思想作风体现着党的形象和整体精神风貌,党的思想作风好,党的威信就高,搞宣传、讲道理、办事情的时候群众才会听从,才会信任,才会自觉拥护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要结合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4]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形势面前,不少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方面存在“本领恐慌”,影响了党群工作的有效进展。这就需要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培训,考虑适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结合理论、政策的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思考和真正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乃至工作艺术和技巧,从而使党员干部有方法、有能力推进党群工作。
三、探索密切党群关系新路径的有效案例——“一线工作法”
“一线工作法”是上海市杨浦区委自2005年初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积极探索实施的以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为主体,其他党员干部共同参加的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党的社会工作而言:“一线”就是社会的最基层,就是各阶层群众的利益汇聚之地,也是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争取群众的主阵地。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组织掌控了“一线”,就赢得了最广大的群众,就占领了组织、领导社会的制高点。“一线工作法”顾名思义,就是深入到基层、一线、前沿、阵地”,带着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联系群众、了解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一线工作法”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是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做出的一项制度化工作机制,成为该区雷打不动的每周都必须贯彻执行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到一线社区、居委会等听民意、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畅通了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信息渠道,架起了与居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拉近了与平民百姓的距离,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居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体现了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谐力,是和谐社会背景下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路径。其具体作用如下:
(一)“一线工作法”为党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供了实践载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作为重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一线工作法”就符合这样的要求;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洽;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核。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重心下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任务走进基层,为居民排忧解难。
“一线工作法”是一种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它为党员干部创造了了解社情民意、提高能力的有利条件,为党员干部创造了服务群众、切实转变作风的有效平台。党员干部在一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民情,倾听民意,从一件件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对于居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区里要求,在一线能解释和解决的就在现场解决;属本区其他部门职能范围的,当场打电话到各部门,落实解决路径;对于需要协调的,落实牵头单位协调处理;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如实向群众说明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取得群众理解。这种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居民急、难、愁问题的工作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党群和谐,实现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一线工作法”扩大和提高了执政党员的执政能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矛盾集聚的复杂形势,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正确判断、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本领。显而易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除了中央宏观的大政方针决策正确外,更多的是依靠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个体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个体的执政素质及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工作能力,应是当前党建值得重视的问题。
党员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从而使党的执政形象在人民心目中得到了认可。首先,党员干部在深入社区、深入群众的过程中,目睹民生急难愁的困状及迫切希望解决的殷殷期盼,思想受到震撼,情感受到濡化。从而在潜意识中提高群众认知、实践中自觉体现为民服务的意念。理性和感性共同作用,增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端正了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一线工作法”通过“面对面”为基层办实事的形式,营造了浓厚的领导干部“必须对居民有交代”的责任环境,持之以恒、为民办实事的责任心将会逐步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养成。再次,通过反映解决民众急难愁问题的实际操作,提高了执政党党员对社区民情的认知程度和判断能力,以及增强了在了解民情的基础上正确决策、正确执行的能力,使党员干部将“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转化为现实执行力,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三)“一线工作法”扩大和丰富了执政党的制度基础
政党的凝聚和整合依靠制度。制度起着规范、修正党的成员行为、保持党组织一致性的秩序状态的作用,制度与时俱进的创新是政党保持生命力的基本手段。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是全党实现党的纲领目标的基本手段,同时是指导微观层面各地区各部门党组织执行政策的宏观要求,它需要各级党组织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来实现。党基层组织联系群众制度的设计和严格执行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为民服务,畅通民众表达渠道并且有效预防腐败的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以及付诸强制性的、程序化流程化的操作实施方案,不仅是落实党的大政方针、战略目标的具体手段,也是整体上提高党员个人素质和执政能力的基本路径。“一线工作法”的背后由一系列日趋完善缜密的网络化循环型的各个职能部门参与并反馈的流通体制所支撑,由健全的领导小组、传达部门、反馈部门、监督部门、考核部门等所组成,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了党群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程序化倾向。“一线工作法”所创造的一系列规程化、网络化、普及性的工作制度,大规模及颇有成效地解决社区基层的民生问题,创新了党联系群众的制度类型和方法路径,从而扩大和丰富了执政党在社会领域执政的制度基础。
收稿日期: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