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论文_王丽娜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论文_王丽娜

哈尔滨硕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分析了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通过交流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应对途径,并积极提出建议,以使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耐久性,可靠度,使用寿命

1.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结构

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1.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陛、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1.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上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

1.1.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提高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1.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1)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2)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方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3)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

2.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2.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现状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专家估计,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潮还可延续20年,由于忽视耐久性,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20年的高潮,这个高潮可能不久就将到来,其耗费将倍增于当初这些工程施工建设时的投资。使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分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2)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3)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延长的趋势。

2.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事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

3.建议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这次论坛提出了以下建议。(1)桥梁、隧道、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是当前亟待采取措施应对的重大问题。否则,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将得不到有效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将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建议主管土建工程设计标准的部门能对工程的耐久性要求做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有正常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独立章节与论证;建议有关部门能在今后~段时期内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重点支持,并为在近期内编订有关法规和标准给以立项和资助。(2)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保证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建议对桥、隧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和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凡属已建工程的安全诊断也可一并归入这一行业建议有关部门在桥、隧、道路等土建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上,根据需要,加大工程维修费的比例。(3)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以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宦新和技术进步(4)合理设置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必须考虑工程失效的风险后果、社会的财富与资源供给乃至公众的意向等多种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建议主管部门组织论证。桥梁等交通土建结构的风险后果较大,且由于车流、车载、车速的快速发展,在设计荷载标准值和承载力安全度的设置水准上似乎应比一般的建筑结构有更高的安全储备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上,建议进一步收集不同意见,包括商品房消费者的意向。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在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上是否需要区别对待也值得探讨。(5)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可靠度设计方法的经验及问题值得总结。可靠度方法用于不同类型结构的先决条件和难度不一。建议有关部门在推广可靠度方法于各类设计规范时,应广泛征集各种看法,实事求是,稳慎对待。以上汇总的建议,拟做进一步论证和归纳后,报送政府有关部门。

参考文献:

[1]陈吉龙.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J].石化技术,2017(4).

[2]郑军.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研究[J].环球市场,2017(9).

[3]宋兆岗.浅谈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81.

论文作者:王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论文_王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