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骏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城市之间良好的连通性要求不断提高,道路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之间的沟通效率,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道路建设的延伸导致面临施工环境多样化,其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在道路建设中一直是重点难点问题,本文将对软土地基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并对相应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软土地基由于其土质特点,对道路建设存在很多不利影响,如果对软土没有较好的处理方式,道路建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很可能出现道路裂缝,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出现路面下沉甚至坍塌,这对我国的道路建设和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也将造成我国财政经济损失等问题。所以,采用哪种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对软土地基做好加固,防止软土地基不稳定性对道路造成损害,是一项值得管理者加以重视的关键问题。
一、软土地基施工难点
由于软土地基其土质的独特性,相较一般土层抗压能力差,土质松软,导致市政道路施工难度增大。地基负责承载道路,道路有负责承载交工工具,所以如果地基不稳定,在使用中需要承载大量的客运和货运负担,很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施工时运输材料车辆和施工作业中大型设备的振动,破坏软土地基的内部结构。即使软土层能够承受住施工压力,在后期使用中,也会因为软土层容易压缩的特点,导致地基不规则下沉,引发地面断裂。所以,需要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此类土质的技术处理能力,以保证道路建设工程质量。
二、市政道路施工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1)机械深层搅拌和填土法
深层搅拌技术是通过使用先进的搅拌设备,可以进入土壤深层,对软土层内部进行搅拌,通过注入固化剂或者水泥,将软土层土壤和固化剂按比例充分融合,强化软土层土壤硬度,增加软土层的抗压能力,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采购搅拌设备和固化剂即可进行实际操作,有效节省人力投入,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公路建设中。这种方式对改善软土层抗压能力效率较高,但应注意的问题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时,要确保固化剂的使用量达到标准,并且搅拌机工作时间应达到充分搅拌这一目的,否则工作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通过填土对路面进行加载的方法是针对已经填土的路面发生地表下陷的情况进行预防的相应操作,并且可以增强软土路基抗压能力和本体强度,填土加载方法的使用通常要配合填土量的增减,或者配合改变地下水水位的方式,才能够创建一个可实施环境,然后通过填土改变这个范围内的土层下陷状况,使土面平整,同时通过填入正常土壤,也能有效强化这个范围内土壤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但这个方法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还是需要在软土层路段加载钢材的方式对路基做好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软土层排水技术
含水量大是软土层的基本特点,所以,通过排出多余水分改变软土层抗压能力差,容易出现变形塌陷的情况是非常有效的治理办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具体情况不同,实施办法也应有所变通。其中,表层水和深层水排水方式的技术要求也并不相同。表层水的排除办法通常是通过软土层地基铺设砂石层,通过砂石层具有天然的孔洞缝隙性,将软土层中多余的水分排除,还可以通过向软土地基施加压力,配合砂石层,更加测地的将水分排出。深层排水的技术要求更高,也是确保排数方式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不同于前程的排水方式,深层排数技术需要通过挤压,减小密度的方式进行排水,还要通过建设排水井进行配合才能完成水分排出这一目的,实施的过程是,建设排水井,在软土地基合理位置加入挤压设备,通过挤压将水排到排水井并通过水泵抽出;沙井法的治理原理是依托与排水法的衍生办法,主要方式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挖掘排水水渠,在软土地基上施加压力,使软土中富含的多余水分通过水渠排出,不同于传统排水法,沙井具有更好的排水性,所以要比普通排水井在工作中更有优势。
(3)软土置换技术
软土置换技术是指针对这一范围内的软土进行换填,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填充石料,起到排水的方法,比较适用与较浅土层,通过这类方法处理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流程是,将固定区域内的软土挖除,用砂石,土或者矿渣进行回填,其目的是为了完全改变软土地基对公路建设产生的不稳定影响,所以,回填材料必须具备更好的强度,抗压能力及压缩性低这类特点。软土置换方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可以对冻土、淤泥、湿润行黄土、膨胀土、素填土及杂填土的改善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但为了保证置换技术可以满足市政道路对使用中承载压力的需要,施工人员应注意每层填充后进行压实,并保证压实达到要求标准,所以在技术方面应加以管控,保证工程质量。因为这种方式具备节省成本,容易操作等优点,所以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可以发挥优势作用,但在深度超过三米的软土地基下实施,这项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将会下降。所以更适合浅土层。抛石技术的特点是,利用石头的重力施压,可以将软土层中水费和淤泥性土壤排出,原理较为简单。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施工效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优势。抛石填充这一施工技术可以满足深度三到四米的软土层、积水量大的池塘或者小湖、无坚硬外壳的薄弱土层和澡泽型土壤要求、碎石被填充后,施工者还可以通过压实,将土壤中水分和淤泥彻底排出,以达到土层坚实的目的。
(4)软土层灌浆加固法
灌浆技术操作原理是,对需要灌入的浆体施加足够压力,将浆体喷射到软土地基的空隙部分,达到增强软土地基强度,改善其雨水渗透性。基于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常使用的灌浆办法有,接触灌浆、固结灌浆、化学灌浆和高压喷射灌浆。其中高压灌浆是通过高压将浆体注入灌浆管,将灌浆管放置于软土层中,浆体经过灌浆管,再通过喷射嘴,最终注入到软土地基当中,将软土层中孔隙填满,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应当注意喷射嘴连接的钻杆的操作方法,注意转动方式和移动速度,以确保灌浆的填充均匀充分。通过灌浆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硬度,增强其抗压性,并且灌浆法具有固化后的软土层非常均匀的优势,可以供施工者合理利用。
(5)混凝土灌注技术和钢筋加固技术
混凝土灌注工艺流程响度复杂,需要在软土层预留出钻孔,灌注水泥,或者通过钢筋进行加固,最后灌入配比合理的混凝土。这种技术相对于其他灌注方式,具有施工噪音低,振动小的特点,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桩的位置、长度及直径的方式使应用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但相对于软土置换和填充法造价更高。因为选择材料坚固性较好,所以在施工环境复杂,软土层难以治理的情况下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中,对软土层地基建设的技术处理,一直是道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针对软土层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可行性解决方案,由于环境不同,方案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需要,同时投入成本和效果都有区别,在实际施工中,应对利弊加以分析,找到适合路径,解决施工难题。
参考文献
[1]叶向曙.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7,05:152.
[2]耿军伟.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91+153.
[3]周夏磊.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66-67.
[4]王泳海.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214.
[5]古宇力.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6,05:152+154.
论文作者:潘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土层论文; 土地论文; 技术论文; 方式论文; 道路论文; 固化剂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