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化,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提高环境意识,特别是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笔者认为应以强化环境意识教育、推广清洁生产以及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将三者相互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本文对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意识
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目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来自环境破坏的压力,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过度的开采,不可再生资软面临着枯竭,得不到一个良性的发展。人口问题:全球的人口在不断的膨胀,随之带来了粮食问题,住房问题,从另个角度打破了了生态平衡。而我国目前,平均资源的不充足,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链的脆弱,因而保护环境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善自然资源,满足生存需要,使人类技术水平的进步和自然发展相互协调发展。
2 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所阐述的就是人类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交往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关于对环境保护的知识经验、判断观念、情感态度以及实践行为。我国从高层高端非常强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五大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理念均为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但对国民教育过程中却没有从环境保护角度全面细致的教育国民应该如何保护动植物、如何分类处理垃圾、如何保持水土、如何过低碳生活。所以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国国民在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经验与情感观念明显不足,态度方面也较为淡薄,这就造成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度的严重偏低,进而最终导致各种恶劣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若想提高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就必须首先指出造成环境保护意识低下的各种原因。
3 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低下的原因分析
3.1 公众参与形式被动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与西方国家“自下而上”的方式完全不同,大多为由政府所主导的“自上而下”形式。换言之,就是政府所主导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活动,它不涉及公众个人利益,所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独立立场也不会被充分表达出来,更不能充分发挥公众协助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良好氛围及流程。所以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监督、环境污染抵制等行为都由政府牵头,再加之我国多年来学校教育方面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足,公众虽然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远远无法达到标准。他们只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不知道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从头至尾依赖政府来解决问题,这种“政府依赖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客观讲是非常被动的,公众没有将其作为个人义务来履行,而认为环境保护始终都应该是政府义务。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公众对环境保护不参与、不奉献的思想行为意识就已经根深蒂固。
3.2 法制不够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所以很难成为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一些地方的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决策,依然会由少数的领导作出,因而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一旦这些官员的环保意识不够,那么更会加剧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3.3 人口增长数量过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相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都位于靠前位置,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就非常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这就迫使人们运用更多的手段去开采资源和能源,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损害。同时,人口剧增还会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差,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损害。
4 提高环境意识的建议
4.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首先,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教育输出的最佳渠道,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最佳环境。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等诸多原因,中国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起步较晚,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套系统教育。对于环境教育要讲求方法,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或者主题电影来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扩散思维,提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把环保意识渗透到人的价值观中,成为一种本质的内在的意识。其次,加强基层环境教育。进行基层环境教育是构筑公众参与的基础,相关管理单位要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预算,加强对基层的信息传递。信息包含:基础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的公民化和环境意识宣传社会化。让环境保护具体化,充分带动和发挥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其更加主观、能动的参与到环保当中,真正起到环保的作用。
4.2 落实环境保护意识的评价
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反映。而有效合适的评价制度可以更好的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衡量。目前,我国在公共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还不是很完善,很多有关评价是主观的,一些单凭印象的、模糊的概念在人们心中并不能形成一个合适的机制。所以,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加强调研,分析其中蕴含的规律,落实完善的评价标准。
4.3 扩大社会参与
针对目前社会参与意识的薄弱,很多人只是把环保当作政府的责任,缺乏主人翁意识,我们应该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公民应尽的责任。为此,借鉴西方国家,积极发展民间团体和环保组织,让社会公益组织成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中间力量,壮大环保的中坚实力,扩展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平台。
4.4 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
成功地完成环保工作,公众的参与是一项重要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行使和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设立并完善一定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能够轻易的获取到清晰的环保知识,让环保宣传社区化、使环保意识全民化,以便于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良好局面。
4.5 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教育力度
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职责,所以必须加大对环保部门执法力度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从而树立环保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的权威。另外,还要加强对环保工作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及教育,增强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及重要性。
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采取一系列活动,协调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全民应该树立这种意识,是一种人们对现实中自然的真实心理反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同一性,为环保积极献力。处理好经济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统一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完善[J].罗俊杰,成凤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2]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罗琪. 法制与社会.2013(20)
[3]潘洪涛.环境保护意识和效益[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11)
[4]李苗苗.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风,2014(17)
论文作者:刘朋,王增友,王燕华,孙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保护意识论文; 我国论文; 公众论文; 意识论文; 公众参与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