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勿陷入收费“怪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怪圈论文,中国论文,高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曲创先生在《我们也会有大学城》(见1998年第48期《经济学消息报》)一文中,从经济学意义上将教育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把高教看作一种纯“私人产品”,更认为高校学费收入是高教投资者——企业家利润的主要来源。读后,进而想起1998年5 月份“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办的首都各大高校领导参加的“智力资本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研讨会的主要成果(注:高校不能指望国家、政府拨多少钱,办学经费应主要来源于学费……)。一向不怎信奉“沉默是金”的笔者,也不得不该开口时就开口,与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我国高教收费到底有多大合理性。
首先,确定我国高教收费是否合理的一个前提是明确我国政府、高校和学生三者的关系。与多数西方国家按照管理权限和资金来源将高校分为国立、州立和私立三类不同,我国高校(少数私办大学除外)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分为中央部委所属和地方院校,二者均为“国立”,即为政府所有,为政府所管。于是,高校免费受教亦成为其天然的“派生物”,(在过去的宣传中,这曾被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表现)。诚然,这种体制是50年代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是计划经济、产品经济和部门所有制的产物,它与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远不相适应。改革是理所当然的,关键是不可舍本逐末,即不动摇一下高校所有体制本身,而只改革其“派生物”(高校免费制)。其实,若按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看,在当前这种高校所有体制下,政府是高校的最终所有者,是其“所有权”的代表,而高校本身只是“经营者”的角色,学生则是“产出品”了。的确,如曲创同志一样将高校看成是企业(但有别于一般企业),高教是一种产业本无较大的可非之处,问题在于应如何确定投资的主体与客体,按产业发展的最一般规则:谁所有谁投资、谁投资谁获利。不难明白:我国政府作为高校的所有者,理应承担“高教产业”原始投资和资本积累的责任,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则应成为“知识产品”(以学生为载体)的消费课税对象,而学生作为被“加工”的对象除了“转值增值”外就别无旁责了。因此,倘若高校所有体制不变,企业家不可能成为高教名副其实的投资者(顶多作为某项奖励基金的捐助者),也绝不可能产生像曲创同志所说的真正懂得“投入——产生”分析的“企业式高校”和“企业家校长”。另外,曲创同志认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投资”,对此,笔者认为办教育是一种投资,而不可说受教育是一种投资。因为即使在收费制下,受教育者是学生,而出钱的是家长,从法理上看,二者为两个独立的自然人;从经济学的“量、本、利”角度分析,二者却为两个独立的“法人”。
其次,有人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将来会得到高收入,所以受高等教育应该交学费。其实,这是偷换了资本收益与劳动力价值酬偿的概念。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得到高回报是其劳动力价值的补偿,即工资,而绝非所交学费的“资本收益”。众所周知,资本家将资金投给经营者,便可“不劳而获”股息或红利(普通股民亦如此),试问,一个交了巨额学费学成后的大学生若呆在家里不工作,他会得到高额回报吗?若一个大学生与一个从没受过教育的人作同样的“三柄式”勤工,他老板会说:“来,大学生,你受过良好教育,我给你双倍工资”吗?显然不会。由此而知,回服的差额只是工作量的差额体现。
再次,一些人举出高校收费的一个最有力的理由:这是世界各国统一的作法。其实,这是一个“萧规曹随”认识上的误区。第一,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高于我们,资本主义国家的工资包括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费用,其中自然包括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教育费用在内,而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职工领取的是“不完全工资”(只包括衣、食,不包括住、行,更不包括下一代教育费用)。至于广大农民,几十年来,按照远低于价值的“定购价”交售“爱国粮”,用大量的无偿劳动支援国家各项建设。近几年,随着下岗工人的增多和农业比较效益的持续下降,特困生占高校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财富为私人所有,政府相对贫困,对高教的投入自然有限,加上高校多为私立,主要靠私人支援,学费仅占很少比重。据“赴美人力资源培训团”的一份综合考察报告显示:美国私立学校募集经费的四大渠道:校友、企业财团、基金组织和政界,而无学费一项。我国政府掌握了绝大部分财富,理应负有更大的社会责任,给高校拨款乃天经地义。朱总理也指出将“吃饭财政”转移到“科教兴国”上来。
再看一下我国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据世行《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发达国家为5.7%,中等国家为4.4%,世界平均水平为3.6%,低收入国家为2.6%,可我国仅为2.5%,在128个国家中,排名97位。据有关专家指出,只要将因腐败、不合理投资所挥霍、浪费掉的资金的1/3或1/2转移到教育上来,大学收费便可全部取消。因此,认为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过分体恤政府是缺乏理性的。
标签: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