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若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并改善水资源环境,就必须提高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的技术水平。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水平与降低成本资金,两者并举,才能够进一步完善污水工厂的建设与规划。本文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展的技术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回用
引言
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水资源的利用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人类在日常生活当中务必要做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使全球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得到缓解。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主要还是要依靠市政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的技术手段,因此,市政部门应将污水处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水循环系统,以此将有效解决城市污水问题。
1.市政污水处理与回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迫在眉睫的矛盾,其中之一便是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目前全球已有较多区域出现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在此大背景之下,已有多国开始对污水的处理与回用进行规划,并将回用水作为一种全新的水资源投入使用,以此缓解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经过权威数据表明,若污水的利用率能够达到20%,便能够大幅度缓解区域缺水的现状。污水回用不仅能够使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减少,还能够促进污水再生技术的发展,并起到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
在实际工业生产应用当中,污水回用作为其循环给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污水经过相关技术的处理之后可对其进行回用,此方式不仅大幅度降低污水排放量,还能够将污水当中所存有的其他物质进行回收,进而降低湖泊、江河等水资源的污染率,以使自然生态系统与水资源达到平衡。
经过相关技术处理后的污水也可用于农业灌溉,污水中所存有的营养物质能够被植物充分的吸收,因此,在农业灌溉方面,污水回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与预防生态环境卫生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被重新的应用,对于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正面效益。
2.污水处理工艺
2.1外置正膜过滤工艺
当下应用最为广泛与最为成熟的过滤方法非外置正膜过滤工艺莫属,其在传统膜过滤工艺的基础之上添加了气水双洗、加药清洗、反洗等多项管控技术,能够保证膜过滤在各种不同状态之下稳固运转。现如今,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外置正压膜已被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预处理、地表水净化、工业用水处理等方面。除此之外,外置正压膜工艺也是在污水处理当中最为常见的反渗透技术之一,外置正膜过滤工艺与反渗透技术共同组成的双膜工业是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再生的常规技术[2]。
2.2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法即指在污水处理过程当中对需氧微生物进行合理利用,进而对有机废水与污水进行氧化处理,以此达到净化水源的目的,其也是一项生物膜处理技术。焦炭、碎石、矿渣等物质置于生物滤池法的填层滤膜,当污水径流经过生物滤池滤床表面时,污水当中所存有的部分细菌与污染物附着于过滤床表面,生物膜表面便凝聚了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能够对污水当中存有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降解,从而将污水净化[3]。
沉淀滤池、生物滤池、二沉池等方式是生物滤池的主要整合方式,其主要通过生物膜当中所存有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生物滤池不仅能够与其他工艺相互融合,对污水当中所存有的污染物也能够有效的去除,从而实现在实际情况下将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超滤工艺
(1)超滤工艺基础原理
超滤工艺即指在静压状态下进行液体的分离。液体的分离机制主要是利用物理的筛分作用,并在特定的状态之下对液体进行压力的施加,并使胶体物质与高分子物质吸附于膜微孔之上,而膜表面的筛分作用与孔内阻塞截留等诸多方式均被超滤膜所截断,促使其他较低物质分子与水都能够通过膜。无机膜与分子膜是大部分超滤材料的构成材料,因而超滤膜相较于其他微滤膜其孔径要小的多,因此,在压力达到一定峰值时,直径略小的微粒与分子会直接被分离。
(2)超滤工艺要点分析
超滤工艺的工作温度通常为60摄氏度,其工作压力在0.1MPa——0.6MPa之间,而超滤膜过滤量通常为500L/m2•h。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可以得到结论:受到操作压力、运转周期、液体流速、运转温度、膜维护清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作当中,可通过改变工艺技术具体的参数进行适当通透量的选取,使超滤膜能够自始至终的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使水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得到极大程度的保证[4]。
2.4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即指将膜浸泡至活性淤泥当中,进而将淤泥与水直接进行分离,以此方式在对各类微生物进行截留的同时,将淤泥浓度进行提升,从而将氨氮、各类有机物污染因子等进行去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城市用地面积,在用地紧张与高标准排放区域,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该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市政处理领域。
3.污水回用SBR技术
在污水的处理工艺当中,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技术被普遍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技工艺流程相较其他污泥处理工艺有所不同,该工艺在工序处理过程当中具备一定的分隔性,主要是依据在不同时间下进行控制与安排的工艺程序,具备显著的周期性与间歇性。在实际的具体处理过程当中,污水需经过进水、曝气反应、沉淀等一系列流程反复处理,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进水
在污水处理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将进水口阀门打开,并使用粗格栅初步过滤处理污水,污水在经过水泵后经由细格栅进行二次过滤,在过滤完毕后,将污水排放至SBR污水处理池进行第二步骤操作。
(2)曝气反应
在污水池当中的污水达到预设水位后,相关工作人员将池中鼓风机启动进行曝气反应,此时,通过回流污泥泵与潜水搅拌器,对污水进行混合与搅拌处理。
(3)沉淀
在曝气反应达到预设程度后停止反应,相关工作人员对潜水搅拌器、空气阀门、回流污泥泵进行关闭,而后开始对污水进行泥水分离与重力分离的相关操作。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全球现有较多贫水国家,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总体来讲,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陪伴,因而人们需对市政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水平不断地加以发展提升,从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家与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良锋.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利用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6):2745.
[2]陆晖.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1026.
[3]王林宝.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J].城市建筑,2016,(27):274.
[4]刘淑春,赵昆龙.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5):1953.
论文作者:陆鑫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污水论文; 工艺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水资源论文; 滤池论文; 市政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