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欲望,或者称之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是学习过程得以产生、维持和完成的重要条件。对于同样的学习,有的同学能乐此不疲、全神贯注,有的则感到令人讨厌、苦不堪言、心不在焉。这就是由于有强弱不同的学习欲望参与造成的。激发学习欲望,在提高学习效率、效果上比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内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营造一个与音乐情绪相符的环境气氛。让学生随着音乐“动”起来,增强学生对音乐语言的表现能力。使学生视听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反应等能力。我在教《小鸟,小鸟》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我用多媒体制作的春景图片,同时加入了“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歌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这首歌,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得非常认真,也很愉快。
2.将音乐与美术整合。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不妨进行美术、音乐互补的探索。在音乐课教学中加进美术教学。让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把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二、注重组织学生参与互动
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已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老师需要费神的地方是在上课前的精心设计, 组织课堂上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合理设计课堂语言
1.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教师,课堂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引申或结论,如同“剥笋”一样,层层深入。不能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机械问答。问题要为音乐本身服务,要思路明确,围绕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么开口,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语言丝丝入扣,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2.言之有启,循循善诱。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创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例如,我在讲《如歌的行板》一课时,这首曲子的作者是柴科夫斯基,我没有直接把作者介绍给学生,而是给他们几个已知条件,让学生一步步去思考作者是谁?第一个条件:“他出生于1840年,”这对学生都在想,到底1840年的作者是谁呢?接着我又给出了第二个条件:“他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这个时候学生都在想俄罗斯的作曲家有谁呢?已经有学生在窃窃私语是不是柴科夫斯基了,然后我又给了第三个条件:“他的代表作有交响曲《悲怆》、舞剧《天鹅湖》等等。”在这个时候,很多同学都坚定告诉我他是柴科夫斯基了。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学生已经对柴科夫斯基有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刚开始,我就直接把作者简介告诉同学们,那效果肯定不会这么显著。这样有启发的发问,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言之有趣,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课堂轻松活泼,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用风趣诙谐的语言传授知识,讽喻事理,寓教于乐。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讲授时,要力求做到化繁琐为简约,化生辟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对于那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比如,欣赏《动物狂欢节》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伴随着轻松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课又要开始了。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大森林里去参加动物音乐会。可是,路上要经过音乐迷宫和聪明屋,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简单的几句话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出发吧!”这种有趣、生动的导入形式,学生会很快的对歌曲的内容感兴趣,同时也将学生带入了音乐学习中来。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4.创设舞台,展示自我。“互动式”教学模式启发了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的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论文作者:郭 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学生论文; 柴科夫斯基论文; 音乐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论文; 同学们论文; 这首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