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百年 继往开来——语文百年问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往开来论文,语文论文,问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学习》:今年是21世纪的第3年,现代语文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回首语文百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您看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当务之急又是什么?
吕型伟:所有学科中语文历史最长,积淀最多,经验最丰富,但效果欠佳,争议最多,这是为什么?我觉得现在面对的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争论的问题:语文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基本态度是要返璞归真。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学习语文的直接目的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地运用这个信息载体,吸收各种信息,能正确通顺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是它的基本任务。过去语文受左的路线影响很严重,常被授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所以越教越复杂,太多的任务要教师去完成,结果把“本”丢掉了。
“返璞归真”四个字不仅仅是针对语文而言,整个教育都应该这样。现在的教育患了“多动症”“浮肿病”,表现为浮躁、浮夸、浮肿、肤浅,形式主义很严重。教育是科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现在一天一个花样,口号漫天飞,模式日日新,加上新闻媒体炒作,使人眼花缭乱。所谓的教育家很多,但真正的教育家实在太少了。国外的一些著名学校都是非常实在的,而我们只会在大门口挂上一二十块什么基地之类的牌子当作招牌,有的甚至是化了几万元“买”来的。语文以及现在的教育少了一个“实在”,空话、套话连篇。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就没有发挥先进工具的作用,搞花样。有的一堂课下来,实际收获甚少。有些老师甚至连板书都不会写了,这也是一种悲哀。
《语文学习》: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您认为提高教师修养有哪些方法和途径?怎样才能造就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于漪:影响语文教育发展的因素众多,从宏观到微观,确实须通盘筹划,寻找良好对策。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造就数以百万计的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得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情况如何。这些年来,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不可谓不重视,从学历培训、教育理论与学科专业培训,到外语进修、现代技术进修等等,均做了大量工作,不少教师从中受益,语文教师也不例外。然而,最薄弱的一环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那就是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点,教育改革从理念到具体做法,必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学校求学,绝大部分时间在课堂里度过,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社会期盼优质教育,家长、学生期盼优质教育,课堂教学如果不是优质,那“优质教育”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缺乏实在内容的泡沫。
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功夫培养他们进行课堂教学的真本领。千万不能肆意炒作一些漂亮的口号,迷人耳目,也不能醉心于以公开课为表演舞台,谋取若干个奖项桂冠。应去浮躁,去虚夸,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研究教学,激励第一线的语文教师钟情于语文教育事业,孜孜矻矻,甘为语文教育的发展奉献智慧与心血。
眼下,最为紧要的是两点。一是冲破观念障碍,二是增添文化底蕴。这两点只有聚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有效地实现。
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被“灌输+培训”所统治,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单纯地重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操作,忽视对人的培养,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讲究知识体系,知识系统化,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一种惯性,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革命性的变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教师要研究当代学生的特点,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多重功能,努力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学生在课堂里自主学习、获得发展是他们的基本权利,教师对此要尊重、保护,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如果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对语文教学本质缺乏深刻理解,那就必然滑到追求表面热闹的“放羊”状态,蜻蜓点水连“水”都“点”不上的误区。教师从知识搬运工、二传手的角色,如果转到袖手的旁观者,语文学习的任务就落空,而陷于玄虚。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半点含糊。
二是文化底蕴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多边对话。要产生对话场效应,学生思维活跃,有独特体验,教师对文本必须深入钻研,自己既能整体感悟,又能对文字的有机组合,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准确把握,辨微析毫,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对文本没有深入底里的把握,就无法担当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首席,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实现语文教学实用、发展、审美等多重功能。新教材文化含量大增,这是适应培养当代人的需要,是一种进步。要把教材用好,对教师文化底蕴的要求大大提高,要钻研文本,要探索文章的来龙去脉,对作者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对周边有关的人和事,有关的学识,均需有所涉猎。紧扣教材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教学时就能克服肤浅、偏离、差错等弊端,把课教得有声有色,学生也就可以学得兴趣盎然,意味无穷。文化底蕴不能一蹴而就,只要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终能日益厚实,成为文化人,在语文教学中取得自由。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语文教学理念及教学能力、文化底蕴的试金石。教学对教师而言,绝非是输出,更多的是学习、吸收、提高、创造。百年来,许多语文前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探索创新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优秀教师是在教学第一线跌打滚爬锤炼出来的。
李海林:提高语文教师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提高语文教师修养的最好办法,不是去考函授,不是去搞文凭,不是去开各式各样的研讨会,而是面壁读书。这既简单又艰难。说它简单,是就它本身的经济有效说的。它不用花很多的钱,也不需要大规模的什么活动,也不需要多少人来组织,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杯清茶。读到一定程度,语文教师所需要的大部分修养,都在这静静的读书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语文教师如果不读书,所有的方法和途径都不会达到提高语文教师修养的目的。这是由语文教师修养的特殊性决定的。语文教师的修养是指他的语文方面的修养,语文方面的修养不可能通过语文以外的方法和途径来获得,必须通过读书才能获得。说它艰难,是就目前语文教师的心态来说的(当然不仅是语文教师有这种心态),沉不下心来读书,因为读书太寂寞,太不热闹,太不实惠,而且太花时间。因此,读书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老师们拿起书本,读起来,读进去。现在看来,单单向老师们发出号召,可能还是不行的。
李镇西:最近,我去了一趟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站在朱自清故居前,我感慨万千:先生正是从这所农村中学直接到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教授的。朱自清之所以成为那个时代语文教师(中学国文教师和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骄傲,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阅读)和文学成就(写作),是最重要的原因。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比如阅读和写作,恐怕不但现在而且将来都是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和写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体现形式。阅读,要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包括经典教育理论,古典文史书籍、教育报刊、中外文学作品以及反映中学生生活的书都应该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写作,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但现在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的现象绝非个别。这不正常。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练、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当然,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还应养成上网的习惯。不要以为上网是娱乐和消遣,其实上网也是做学问的方式,也是阅读(获取信息)和写作(表达思想)的方式:在网上读网上写,在网上与人交流,通过网络使自己的心灵与别人的心灵、与整个世界相连。教学之余,不停地阅读、写作和上网,坚持三五年,必然会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程红兵: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知识分子,最后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素质:人文关怀之心、“知”、“识”。这就是提高教师修养的途径。
教师的“人文关怀之心”就是基于对人类价值理性的维护所表现出来的许身孺子、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种精神,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师的“知”包括本体性知识(学科)、条件性知识(教育、心理)和实践性知识(教学经验)。
教师的“识”是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思想见识,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人是思想的苇草,教师是思想的播火者,是播撒阳光的人,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
思想从何而来呢?思想从思想中来,思想来自自身的不懈思考;思想从学习中来,读书,读脑,读人们脑海中最新的东西,产生碰撞,激活思维,思想的碰撞或许就能产生一个伟大的火花,一个伟大的火花就会带来一连串伟大的行动,一个创新思维会带来一连串的创造;思想从研究中来,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地迅速地推进教学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思想从批判中来,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否定过去已经习惯了的东西,敢于否定权威认可的东西,这样才可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思想从创造中来,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
《语文学习》:近几年语文教改中,教材改革力度颇大,能否谈谈您对语文教材重要性的认识?
李海林:我为什么这么强调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为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比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更为重要。其他课程学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惟有语文课,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内容,而是文本本身。语文教材就是提供文本的,文本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它是一个基础,它不仅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形式。我甚至觉得,语文教材比教师问题更重要,因为一套好的语文教材,可以弥补教师素养的不足。而一个各方面素养很好的语文教师,面对一套很差劲的教材也束手无策。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改最大的一块拦路石。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新世纪语文教育要取得更大的发展,首先要从改革语文教材做起。这一点,我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语文学习》: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百年语文中一个屡起争议的话题,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关心,您对此有何见解?
吕型伟:语文与别的学科一样,都有人文精神的内涵,语文更多一些。有人说现在有的人是“有知识无文化,有才华无德性”。语文课的确有培养人文精神的作用,但不要脱离课文,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外加,作家作品以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本身就是人文熏陶。中国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就包含在课文中,包括文言文,丢掉文言文就无法与历史接轨,要接轨首先要把自己的人文传统接好,不然没东西与别人接。我曾说过,中国人的身上有两个“统”,一是血统,黄皮肤,黑头发,谁也改变不了,二是文统,文化传统,这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民族的灵魂,也改不了。要背一点文言文,可以不求甚解,以后慢慢地理解,这是很深厚的宝藏。鲁迅有句至理名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五千年的文化应好好挖掘。
李海林:现代语文课要加强文言文教学。理由有四:第一,语文课是母语教育,文言文是汉民族母语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文言文的语文教育,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汉母语教育。有人认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什么用了,人们一般不会用文言文来交际了,所以就可以不学文言文了。问题是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有用”的语言形式,它还有一个任务,它必须为学生“寻根”;母语教育就是“寻根”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言文甚至是更为重要的语文教育内容;我们通过文言文教育,为学生寻找到自己的根。第二,语文课是文化教育;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魂宝,缺少文言文的语文教育,它的文化内涵必将大打折扣。中国语言的文化成果,主要体现在经典(包括名言名句)、成语、对偶、典故以及像顶针、回文、谐音这些修辞中,它们绝大部分是以文言文为载体的,有的是以文言文为优势语言的,有的本身就是建立在文言文的基础之上的。不学文言文,语言文化教育就会落实。第三,文言文是一种“雅语”,历经千百年的锻炼,它成为一种最为精练的语言。语文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智慧,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它的这种智慧性质,体现得甚至比现代汉语更为精彩。我们在读文言文时,总是被一种智慧感动着,古人对语言文字的那种灵性和自由状态,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在读这些千古名文的时候,心灵有一种飞翔的感觉。不学文言文,是弃珠投暗。第四,语言是历史的,是源远流长的,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不是不相关的,恰好相反,是血脉相联的,文言文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它也还在影响着现代汉语的发展。不学文言文想学好现代汉语,那是痴心妄想。
结论:语文教育,不仅要有文言文教学,而且还要加强文言文教学,至少要占语文课的半壁江山。我要强调指出的是,加强文言文教学,丝毫不会损害语文课中现代文的教学,虽然也许会占去现代文教学的一些课时。
《语文学习》:近年来,语文的人文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李镇西:语文教育中对“人”的呼唤,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针对几千年封建教育对人个性的扼杀和心灵的戕害,五四时期一大批知识分子、思想家、文学家把“人的解放”鲜明地写在新文化运动和新教育建设的旗帜上。蔡元培等人1919年提出的新的“教育本义”,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宗旨。1922年,叶圣陶先生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鲜明地提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可以说,五四思想先驱们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一开始就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发展。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尽管语文教育也有过一些充满学科特点与人文魅力的时候,但从总体上讲,随着国家上层建筑一系列的政治革命、文化变革,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逐步变成了单纯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最后发展到极端竟沦为“政治教育”乃至“阶级斗争”的附庸。经过最近20多年的改革,语文一步步向“人”回归一一这期间当然也有过“科学主义”的干扰,但语文正逐步顽强地摆脱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束缚,成为解放人的心灵、开启人的思想、发展人的才智的重要学科。
《语文学习》:20年来(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有了较大进展,对此您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刘国正:我认为,形成语文教学“技术化”的主要原因绝不在于工具论,而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在于应试的高热。应试的作文,在内容方面只能提一般的要求,也不可能考查学生所说是否真实。在语文表达方面,则四平八稳,遵循一定的套路,这样写最为稳妥,创新虽然偶尔可以偶然得到赏识,却要冒很大的风险。须知考试指挥棒的威力是巨大的,作文训练自要围着指挥棒转,在语言技术方面使劲儿,以求迅速、高效,有较高的高分保险系数。许多老师并不愿意这样做,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于是久而久之,翕然成风,认为作文就该如此。工具论与“技术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对掉工具论不可能解决“技术化”的问题。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有其特殊性,比如,它同一架钢琴、一部汽车大不相同。“工具”带有比喻的意义,形象地说明它是一种手段。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不同时代的生活、不断积累的文化,以及运用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密切联系在一起,如胶似漆,不可分割。语言的规律可以独立地进行研究,学习语言的运用则时刻不能使两者分离,分离了势必陷于纯技术的训练。由此可见,工具论本身即拒绝“技术化”,认为工具论会导致“技术化”是对工具论的误解。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认为语文课具有工具性是合乎科学道理的,理应得到承认和恰当的表述。如果加以割弃,非但无补于消除“技术化”,而且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忽略和削弱学生为了掌握语文工具应该付出的艰苦的努力。借助语言所反映和摹写的客观对象是纷繁复杂的,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需要下苦功磨练。集中古今中外文章大家的经验概莫能外。过去曾有一种说法,政治思想好了,语文自然就好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现在能不能说,学生聪明了,有创新精神了,素质提高了,语文自然就好了呢?也不能,语言文字的磨练是无可代替的。我认为,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仍然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绝非陈旧,在理念、课程、教材、方法的革新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点。
程红兵:1978年3月18日,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从此拉开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幕。语文是最早提出并实施改革的学科,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语文教育改革首先体现在从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上。20多年的改革,使我们端正了思想,吸收了许多新的知识,接受了许多新的信息,更新了教育观念,例如我们对语文教学的任务有了新的认识,由培养双基到培养能力,进而由发展智力到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实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和谐统一。每一次的认识发展不是简单地抛弃过去的认识,而是对过去认识的超越,是不断的升华。
(二)语文学科建设稳步进行
实践推动着理论,语文理论工作者初步建立起语文学科教育学的理论框架,从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看,借助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支持,广泛吸收国内外语文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技术学、教学心理学的最新理论与方法,立足语文学科,对语文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教育效果的评价,作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三)课程教材建设逐步推进
语文教改由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改革,逐步走向内容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总结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恢复了语文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断修正大纲,使之日趋科学,这对近20年的语文教学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建立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总结20年语文改革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育改革中同样存在许多问题。
(一)重术轻人,偏离培养目标
有些语文教改偏离目标,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程式化,一些语文教改热衷于发明所谓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一些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步骤,一种程式试图涵概所有语文课型,机械呆板,缺乏灵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师生的个性发挥,削弱了师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模式化,一些语文教改热衷于教方法,美其名曰方法,其实是套路,教给学生一些套路,让学生去套,搞的是八股文的那一套,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的文章毫无生气;能力训练机械化,题海泛滥,荒诞离奇;机械操练,刻板僵化。
(二)缺乏常态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
浮躁的社会氛围,导致人们很少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教学实验,特别是缺乏常态下的语文教学科学实验,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名目翻新,追求这个模式,那个方法,形式主义满天飞。虽不乏一些理论探索,但终因无可操作性,而不能给老师以切实的帮助;虽不乏一些教学改革,但终因无可再现性,而没有多大的价值。缺乏科学实验,没有大范围的取样调查,没有对学生进行长时间段的跟踪考察,因而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
(三)理论落后于实践
许多语文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不是基于语文教改的现实问题所做的研究,理论缺乏原创性,落后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不能有效地指导语文教育改革,许多语文教学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阐释。诸如我们如何面对世界科学文化高速发展和高度信息化对语文课程的严重挑战,如何处理好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科学文化新知识高速无限增长的矛盾,实现语文课程的现代化、民族化,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清楚的解说,理论的贫乏,导致理论不能有效指导语文教育改革,最终导致语文改革徘徊不前,甚至倒退。
李镇西:我的成长几乎是和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步,因此,谈20年语文教育改革多少有些切身体会。现在一些人往往这样指责语文教育:“阅读教学就是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文题目就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之类”……是的,我刚参加工作时,正是如此。但现在如果找这样的语文课真还不容易找到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套早已被革掉了!而一些批评者对语文课的了解还停留在20年前。我对语文教育的现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满意,但我愿意以一名20年语文教育改革同行者的身份,用八个字评价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就:“群星璀璨,百花齐放”:首先,诞生了以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代娜、蔡澄清、洪镇涛等为代表的语文教育家群体,所谓“群星璀璨”是也;其次,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语文教育流派,此乃“百花齐放”。至于理论上的建树,实践中的成效,更是有目共睹。今天正在蓬勃兴起的语文课程改革,正是20年语文教育改革的继续与深化。当然,20年语文教育改革也走过弯路,甚至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语文教育正在一步步逼近其学科特点,逼近人的心灵,成为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和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语文学习》:有人说,语文教学在繁荣之中亦有隐忧,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新世纪语文教育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吕型伟:首先,要正视双语教学对语文教学的挑战。
双语教学的概念是不恰当的,双语教学指的是民族语言与国语,如在西藏,为保持民族传统,学生既要学藏语,又要学普通话(口语),这叫双语,是非教不可的。现在的英语教学应该叫外语教学,不应该是双语,外语不但有英语,还有法语、德语、日语,今后的学生不但要学英语,还可以学其他语种,岂不要叫三语、四语了吗?而且一叫双语就把本国、本民族语言贬低了。
现在英语教学越来越吃香了,非英语学科也用英语教,甚至有学校语文课也用英语教,就业时英语要考级,汉语就没有什么级,这样发展下去,语文课地位何在?现在语文课有些冷下来了,不被重视了,我有些忧虑。语文课地位在下降,对语文课重视程度在下降,无论如何,母语是最根本的,一个中国人中文不会,中国话不会讲了,那他是谁呢?
中国文字是联合国的五种法定语言之一,在国际上是有地位的,我们为什么自己不重视呢?而且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人数达十六亿,更不应该丢掉。英语也不是世界语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以英语为主要用语的仅6亿人口,只是由于19世纪的大英帝国与20世纪的头号强国美国才被重视,学英语是好的,但用英语教语文,那叫荒唐,还有随便叫一个老外来教外语,也不问他是谁,有没有教师资格,还在招生广告上吹嘘,这只能说无知。
另外,关于研究性学习,我有两个基本的态度:第一是不赞成研究性课程的说法,因为它只是一种方法,不是一门课程,所有学科都应该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精神,不是专门搞一门研究性课程,难道别的学科就不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了?第二是不能什么都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因为学习间接经验是很重要的,在学习期间,这是主要的途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人不能事事都去亲自经历,学生主要是学习与掌握别人的经验,好事也不能走过了头。当然由于我们过去太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强调一下研究性学习当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