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手描绘了改革的图景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有形的手描绘了改革的图景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有形之手”描绘改革画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画卷论文,之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作出全面规划,勾勒出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清晰脉络,各地陆续上演的文化盛宴,正谱写一幅色彩斑斓的壮丽画卷。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思想先行为文化体制改革开道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机构普遍实行事业体制,在国家统包统管下形成了“等靠要”习惯性思维。有的院团经营入不敷出,却“谈企色变”,“失去了事业身份,我们还有什么地位?没了铁饭碗,我们还能有饭吃吗?养老、医疗、失业怎么办?”迷惘、犹豫、徘徊——改革初期,相关人员的抵触情绪很大。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许多辽宁人有根深蒂固的“国有情结”,崇尚事业身份,对于这场事关自己后半生的改革不少人心存疑虑。此时,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成为推进改革的关键。营口评剧院演员周海萍说,“那个时候差不多天天开会,市领导给我们摆事实、讲道理,谈政策、讲前景,光是改制方案就讨论了7次。我们终于认识到,宁可在企业里腰包鼓鼓地吃饱饭,也不要在事业单位里空有一个身份却饿肚子。”思想疙瘩解除了,改制水到渠成。不到半年,转企改制顺利完成,一场涉及数百人的改革最终实现“零上访”。

从“试验区”到“丰收田”

政策扶持为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护航

政府在精品生产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搭建平台,把握导向,使政策的杠杆效应得到有效体现。从2005年起,江苏推出《重大现实题材创作资助办法》,影视剧、动漫和舞台剧最多可获占总投资40%的资助。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各地都不遗余力。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湖北等省区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规划、方案、政策、投资等方面对本省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保障;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将其作为种子基金筹设基数为2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制定文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重点项目和重大文化活动的实践中,大胆起用和锻炼中青年人才;或加快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办好华中图书交易会、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等活动,成立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展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服务。

从“授以鱼”到“授以渔”

机制创新为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提速

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只是给政策、给资金,体制、机制不顺,终究难以出现良性循环的局面。

各省市区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管理,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陈俊年形象地将这种转变称作“瘦身运动”。

基于同样的改革目标,山东创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综合执法管理模式——“临沂模式”: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打造文化行政主体,实现了由“办”向“管”、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的三个转变。

从“私房菜”到“家常菜”

成果共享为文化发展蓄能

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已经显现。层出不穷的文化精品是“私房菜”、惠及百姓的文化服务像“家常菜”,皆为全民共享,为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积蓄了巨大能量。

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推出了《丽水金沙》《云南映象》《蝴蝶之梦》《云南的响声》等一批文艺精品,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

海南的文化改革发展则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与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发展后劲足;三是形成园区化、集聚化发展模式。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不同的发展思路、不同的人文资源、不同的基础条件,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不同的舞台上各展其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壮丽景色,正越来越清晰的出现在我们眼前。

(有删减)

标签:;  ;  ;  

有形的手描绘了改革的图景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