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晏冬松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晏冬松

身份证号:3209231973****4810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大幅度上升,使得建设工程随之迅猛发展,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提示施工技术成为保障工程施工的重点。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为路梁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具体施工当中,要积极采用混凝土技术,同时通过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配比等提示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全面预防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同时将混凝土材料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是建筑施工的常态,同行对此既不要过分关注,也不能听之任之,应该采用科学的态度和客观的方法,利用技术的手段,重点对房主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在结合实际和根据设计的同时,对症下药,解决房屋建筑工程中相关的问题,切实将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好,确保建筑行业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龙头和领军的作用。

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工程具有施工面积大、地基深及垂直高度高的特点,因此,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选用混凝土时,基础垫层选用型号为C15的普通混凝土,支护桩锁口梁连续梁选用型号为C25的普通混凝土,建筑高度超过40米的选用型号为C30的普通混凝土,建筑高度为15-40米和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的选用型号为C35的普通混凝土,地下室、基础工程梁(柱、板)选用型号为C35的P6防水混凝土,地下水下桩基选用型号为C35的水下混凝土,地下室剪力墙柱选用型号为C40的P6防水混凝土,建筑高度为-0.6-15米的剪力墙柱则选用型号为C40的普通混凝土,这些混凝土所选用的水泥型号都为42.5水泥。我们要参照以上对混凝土进行选择,这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以优化的前提条件。混凝土本身具有耐久性好及强度高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要设法增加混凝土的耐久强度及抗压性外,还应添加外加剂、粗细骨料及胶结材料来增强混凝土的免振性,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屈服应力及增加混凝土的塑性黏度。此外,在混凝土正式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环境的勘测工作,即了解当地的施工温度及施工湿度等,为正确选定施工方法提供参考意见。

2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2.1科学的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选择与配比

(1)最基本的应该注意混凝土制剂的材料与质量安全。在选择过程中,骨料的选择中,应该尽量避免含砂石及泥土的骨料,同时具有较小的碱含量,保证材料的规范性,适用于混凝土施工。

(2)选择水泥应该选择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的水泥,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及稳固性。一般工程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水泥是煤灰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类型的水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一般性的水泥时,一定注意在调配过程中配料的使用,来确保水泥的强度。

(3)混凝土在一定的比例下调配时,吸收率大的骨料能够帮助水泥良好的吸收,能够使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增加,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4)增强混凝土的渗透能力,必须进行制剂的使用,减水剂在工程施工中也比较常见,能够增强骨料的抗渗透能力,保证混凝土的结构稳定与质量安全。

2.2混凝土的拌合以及运输

第一,混凝土的拌合。要对混凝土的拌合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当混凝土材料全部加入拌合仓后就进行计时,从而为混凝土的均匀拌和提供保障。此外,混凝土拌合完毕后,要对它的塌落度进行检验,不合格的要进行重新搅拌,直到达到施工要求,对于商品混凝土也要进行这项检验,塌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要退回原厂进行再次搅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混凝土的运输。所谓混凝土的运输,也就是混凝土在搅拌站配比完后成,然后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的过程,此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千万不能忽视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出现泌水分离或者砂浆流失等现象,会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关系着建筑的质量,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时,尽量把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降到最低以及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次数,并且保证混凝土运输时连续不间断。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第一,进行普通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在保证钢筋、模板的位置、尺寸以及数量等都满足设计要求时就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时,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振捣的密实度,针对那些钢筋以及预埋件等较为密集的区域要加强振捣,从而在保证混凝土密实度的前提下,增加混凝土结构碳化所用时间,从而有效提升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度。

第二,进行大体积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内部热量能够快速释放,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就要采取分层、分段的方式来进行。在进行全面分层浇筑时,针对横断面尺寸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在上一层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且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下一层的浇注,这一过程中每层的厚度要始终控制在1.5米至2米之间;进行分段分层浇筑。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较长、结构厚度不大、呈长条状时,就可以采取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来将这一结构分为几段,由下到上依次浇注,直到浇筑到顶层即可;在进行斜面分层浇筑时,要从结构下层逐层上移进行浇筑,且斜面的坡度要小于三分之一,这一方式通常会用在结构长度远远超过厚度三倍的情况下。

2.4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每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砼,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版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为400mm,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混凝土的振捣顺序为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保证分层砼之间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层的上、下部布置三道振动棒。每一道布置在砼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振实;第二道布置在中间,第三道布置在坡角处,振捣下部砼,使之自然流淌成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2.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重要内容,这是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养护时,应重点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以防混凝土的优良性与收缩性因温差过大而受到不良影响。那么,在低温环境下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即首先将塑料薄膜盖在混凝土上,然后将草袋盖在塑料薄膜上,以使混凝土内外部温度低于25℃及强度在混凝土凝固时逐渐加强。当混凝土养护时遭遇暴风雨天气,则应将防雨布搭在混凝土上,同时应及时排掉混凝土边缘的雨水;如果遭遇高温天气,则应及时用塑料布盖住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内水分过快蒸发及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实践证实,上述养护办法对控制混凝土温降速率、增强抗压强度及抗裂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使此高层住宅裙楼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更优。

总的来说,控制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是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前提,相关施工单位只有在找到实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认真分析原因,才可以根据问题来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依照这些方案来开展混凝土施工工作,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可以有更高层次的提升,有利于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子钊.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28)

[2]史军辉,孟彦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J].四川建材.2016(03)

[3]娄德利.探析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4]徐姝亚.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认识、分析及治理[J].中华建设.2011(06)

论文作者:晏冬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晏冬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