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动车组日常运行中必然面临一系列的故障问题。因此, 对动车组实施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必不可少。转向架是动车组内部的主要系统之一,其是否运行正常与整个系统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转向架作为动车组运行的关键安全系统,其检修流程相对复杂,任一零件或设备发生问题均会影响转向架日常运行情况。对动车组转向架展开维修操作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先要对转向架实施清洗、分解,因为若转向架长时间暴露在外环境中,就会存在难以清洗的死角,必须加强转向架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同时,应定期清洗转向架的架构并展开相应的探伤处理,进一步做好内部轴承、牵动电机等方面的检修工作。文中深入分析转向架常见的故障部位,并提出针对性检修对策,以期提升动车组转向架安全系数。
1转向架检修要点
转向架主要由构架、基础制动系统、轮对等部分组成, 因各个部件容易发生故障的位置有所不同,对车辆运行产生 的影响有所差异。具体检修过程中,若使用统一的维修制度, 会导致非关键部位检修频率过高,严重浪费人力、物力等各 项资源。同时,若关键部位检修频度不达标,容易产生安全 隐患。因此,必须针对不同部件故障展开分析,根据各部件 对安全性的影响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制度。实际检修工程中, 可使用流水性维修方法,从而达到大批量检修的要求。为满 足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检修要求,必须从检修设备、检修物 流等方面考虑,最终达到人性化管理要求。
2 转向架常见故障及检修
2.1轮对检修作业
轮对常见的故障为车轮不圆、踏面摩擦,其中,车轮不 圆又称作车轮多边形,促使车辆日常运行中发生车轮波磨等 情况。同时,车轮不圆也导致车轮之间出现剧烈的振动噪声, 降低动车组乘车舒适性,严重者会引发安全事故。由于车轮 不圆度加大,车辆动态轮重减载率随之增加,甚至明显超过 设定的标准限度值。根据车辆实际运行中对车轮不圆度检测, 能确保车辆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现阶段,日常检修中并未涉 及车轮不圆度检测内容,主要因车轮不圆度采用常规的方法 难以检出,即使采用专业的设备,测量起来也非常困难。必 须注意,车轮不圆会导致转向架、车体发生振动,且这种振 动频率与车辆运行速度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速度不断提升, 会促使车体局部结构振动,因此,实际运行中必须对车轮不 圆故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动车组检修项目中必 须设置乘务检查,若检查中发现车体存在异常振动,应该对 车体实施垂向加速度测量,判定振动频率是否与车轮不圆、踏面擦伤有关。如果存在相关性,必须对车轮不圆度展开测量,明确故障后展开维修操作。
2.2 悬挂系统检修作业
转向架悬挂系统作为转向架重要部件,主要由减振器、抗侧滚扭杆装置、空气弹簧等部分组成。为准确掌握各悬挂 件与动车组运行稳定和安全的关系,可对不同工况下动车组 情况展开研究。一系垂向减振器发生故障后的脱轨系数。一 系垂向减振器对动车组稳定性影响并不明显,它们出现故障 后车辆临界速度依然可以达到使用要求。但是,若减振器出 现故障,动车组临界速度会有所下降,其明显低于正常运行 需求。因此,对于这些并不影响车辆运行安全的关键性元件, 可遵循定期检修的原则,甚至按照事后检修制度进行检查。但考虑上述悬挂元件直接影响动车组乘坐舒适性,因此,当 这些悬挂元件出现故障,必须适当降低车辆运行速度,保障 车辆安全、平稳的运行。抗蛇行减振器发生故障下脱轨系数, 分析该图发现,若抗蛇行减振器出现故障,动车组脱轨系数 明显增加,且在较低速度状态大于动车组设置的标准限度值, 无法满足动车组安全运行要求。因此,抗蛇行减振器要实施 预防性维修,在日常检修过程中重视检修抗蛇行减振器,检 测其是否出现泄漏、减振器安装座是否出现裂纹等情况。同 时,也可增设检测装置,实时监控抗蛇行减振器运行情况。
3 结论
动车组转向架检修工艺复杂,必须加强对转向架检修技术的研究工作,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工艺,更好地完成动车组检修工作。文章从动车组日常运行的检修要点入手, 分析动车组转向架各部件检修技术, 便于及早发现动车组转向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转向架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动车组转向架高级检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 李丹,来玉玲,李秋泽,韩忠峰.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4(03)
[2]张强. 动车组转向架检修库三级修工艺布局优化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14,27:59.
[3]周爱生,高文佳,闫文立. 提高CRH2型动车组三级修检修效率的几点建议[J].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11,03:10-13.
[4]刘炜,张庆. CRH2动车组三级检修转向架分解和检修工艺[J]. 科技资讯,2011,10: 130.
论文作者:李志浩,冯良波,曹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转向架论文; 车组论文; 车轮论文; 故障论文; 车辆论文; 减振器论文; 车体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