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回指的确认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3)04-0061-06
1 间接回指现象
在语内回指照应中,回指一般分为直接回指(direct anaphora)和间接回指(indirect anaphora)两大类。(Ellis,1988)在直接回指中,回指项与先行项的指称对象是相同的,而对于间接回指来说,回指项与先行项并不构成同指关系,先行项的指称范围往往要大于回指项的指称范围。如在话语“教室里布满灰尘。门早已是破烂不堪。”中,处于主语位置上的“门”是个有定名词短语,它与其先行项“教室”构成了一种指称关系,这种指称关系表现为整体(“教室”)与部分(“门”)的关系。然而,抛开形式不看,我们可以发现,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无论哪种回指,从根本上说都是建立在一对一的同指关系之上的。在上例中,“门”与“教室”虽然不同指,但若没有“教室”这一先行项,“门”也将无法立足。所以,“门”系指“教室”中特定的门。如果“教室”中没有“门”这一成分存在,或者“教室”中虽然有“门”这一成分,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被适时激活,那么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也不能构成指称关系。
我们应该知道,间接回指并不仅仅表现为先行项与回指项之间的整体—部分关系,实际上,间接回指可有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如(1)所示:
①(a)John was eating.The table was dirty.
(b)John died.The widow was mad with grief.
(c)John was buried.The widow was mad with grief.
在(1a)中,回指项The table与先行项eating中蕴含的某一个成分(即“桌子”)呈同指关系。而在(1b)中,回指项The widow则很难与先行项died中的特定成分即“寡妇”产生同指关系,因为,虽然eating这一概念可以很容易地激活table(桌子)这一概念,而died则不同,由该概念所激活的相关概念与widow这一概念的关联是极为松散的,但反之不然。具体地说,通过激活widow这一概念来建立起与先行项died的关联却是很容易的,毕竟人们在听到/看到widow这一词语并随即在大脑中对其概念化的时候,一种直接的或是直觉的反应就是“Her husband died”。所以,(1b)中存在的同指关系是在激活widow的基础上,由widow中蕴含的显著成分died与前述话语的先行项died之间建立起来的。(1c)的情况更为特殊,因为通过激活机制,无论是先行项还是回指项都无法与对应项目的蕴涵成分建立起一种同指关系,倒是通过分别对这两个成分的激活,在这两个成分的显著性蕴涵成分之间可以建立起同指关系,这一显著性蕴涵成分就是died。
间接回指一般就包括上述三种情况,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语篇中,(1a)这种情况是最为典型且数量最多的间接回指,当然,在(1a)这种类型中,先行项除了可以是动词结构以外,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不定名词短语(non-finite NP)或有定名词短语(finite NP)。(1b)和(1c)的情况相对少些,尤其以(1c)的情况更为罕见。所以,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在以下的分析中将主要涉及(1a)这类情况。
2 间接回指的解释模式
2.1 整体—部分模式(Whole-part Relationship Model)
人们选择这一模式对间接回指进行解释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在多数情况下先行项与回指项的语义关系往往表现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然这种包容关系成立,作为部分的回指项应该与先行项具有较密切的关系,所以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间接指称关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例如:
②We went into a restaurant.The waiter refused to serve us the menu.
A letter was awaiting Sherlock Holmes.The address was illegible.
A bus stopped on the square.The passengers got out.
在以上例句中,回指项The waiter,The address,The passengers分别是先行项the restaurant,A letter,A bus的一部分,而且是显著成分,所以可以很轻易地伴随着先行项的激活而被激活。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范围去考察间接回指现象,就会发现这一模式的解释力是非常有限的。这首先是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一非常笼统的说法,先行项与回指项之间的关系有时是非常微妙的。例如:
③a.The man drove past our house in a car.The exhaust fumes were terrible.
b.*The man drove past our house in a car.The screws are rather loose.
c.The man drove past our house in a car.The dog was barking furiously.
Hawkins(1984:625-653)在比较了(3a,c)两句之后指出,尽管人们有时会在汽车里面放只狗,但直觉告诉我们,(3c)中的狗很可能不是在汽车里,而很可能是在路边。这与(3a)明显不同。如果“狗”对于汽车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话,那么exhaust fumes则是行驶中的汽车必然要有的,而且相对于汽车来说还是一显著成分。然而,(3b)中的screws虽然也是汽车上必然要有的,但由于不是显著成分,这样它与前述话语中的a car的关联性就较差。针对这类现象,Miéville(1999:331)提出了一个“优势部分”(privileged part)的概念。根据他的解释,在间接回指项的选择中,有些回指项比其它的回指项更具优势,而越是有优势的回指项越容易建立起与先行项之间的关联。实际上,他所说得“优势部分”指的就是回指项的显著性特征。因此,在与先行项a car的关系中,the exhaust fumes自然比the screws或者the dog更具显著性。
整体—部分模式难以处理的另一个难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到底密切到什么程度才能使语义保持连贯,或者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到底松散到什么程度才开始会导致理解障碍。例(3a,b)已经反映出了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试看下例:
④a.*We came into a village.The stonework,of Roman origin,supported an entire structure.
b.We came into a village.The walls revealed a rich past.The stonework,of Roman origin,supported an entire structure.
在(4a)中,尽管回指项The stonework与先行项a Village显然仍属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前后句的语义衔接却出现了中断。如果把该句调整一下,加入一个中间项The walls revealed a rich past,我们就获得了含有两个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间接回指结构:a village The walls 和The walls-The stonework。显然,中间成分The walls的插入是语义由不连贯变得连贯的关键。然而,我们的疑问是,如果插入成分不是The walls而是其它成分,结果会怎么样?如果插入成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者更多,语义仍能保持连贯吗?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整体—部分关系模式恐怕就无能为力了。
2.2 话题/焦点模式(Topic/Focus Model)
根据这一模式,对间接回指语进行正确解释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回指项前的句子中由哪一成分充当该句的话题或焦点。
话题即是人们谈论或关注的焦点。Sidner(见Huang 2000:250)认为,焦点有两种主要类型:施事/执行者焦点(agent/actor focus)与主题/语篇焦点(theme/discourse focus)。如果从语篇焦点角度来解释间接回指语,对话题/语篇焦点的选择需要按照如下所示的先后等级顺序来确定:
受事>其它主题角色>施事>动词短语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这一先后等级顺序还要受到信息输出与输入双方的百科知识体系的制约。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先后等级顺序找出哪一成分应该是语篇焦点,但如果这一语篇焦点与交际者的已有知识体系发生冲突,则要以由交际者的已有知识体系所限定的语篇焦点为准。例如:
⑤We stopped for drinks at the Hilton before going to the zoo.The baby orangutan was really cute.
如果按照焦点的确认顺序来选择焦点,the Hilton显然处在the zoo之前成为The baby orangutan的先行项。然而已有的知识体系(或常识)告诉我们,the zoo更有理由成为真正的先行项。按照Sidner的解释,当焦点成分与已有知识体系发生冲突的时候,前者应服从于后者,也就是说,the zoo应该成为真正的先行项。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正确的解释似乎应该是,在通常(或无标记)的情况下,人们应该遵循Sidner确定的焦点确定顺序来选择先行项。但在有标记的情况下,这一标准可以违反,转而以交际者已有的认知体系为决定因素。从(5)这一篇章片断来看,由于缺乏更广的上下文,我们看不出它是有标记的,所以也就只好把它作无标记的情况处理,这样作为焦点成分的先行项应该是the Hilton。我们这种判断通过仅仅改变一下前述话语语序的方式就可得到验证:
⑥Before going to the zoo we stopped for drinks at the Hilton.The baby orangutan was really cute.
如果说对于⑤中哪个成分应该成为真正的先行项存在着不同看法的话,而在(6)中,the Hilton可以明确无误地判定为是真正的先行项。已有的知识体系(或常识)之所以在此不起作用,原因有二:其一,the Hilton在焦点选择中居首选地位;其次,语序(更准确地说是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篇章距离)对先行项的选择起了一定作用,因为最近激活的概念在瞬时记忆中的表象最清晰,最适于作下述话语的语境参照框架。这样,首选焦点位置和回指项与先行项最短的篇章距离这两个因素便促成并稳定了the Hilton的先行项位置。
2.3 情景模式(Scenario Model)
根据这一模式,每当我们对间接回指语进行解释时,我们的思维总是指向某一适当的心理参照域(mental doma-in of reference)。由于受到诸如框架(frame)、图式(schema)、脚本(script)等概念的影响,Sandord & Garrod(见Huang 2000:250)把这一参照域称为情景(scenario)。由于每个人的已有知识及以往经验在数量上极其庞大,而在某一具体的情况下,只有很少量的相关信息可以得到利用,这样我们就需要有一种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应该能够保证相关信息能被适时激活,并成为焦点。根据Sandord & Garrod的观点,确定一个聚焦成分要着眼于三个方面:(1)当前抑或非当前,(2)显性抑或隐性,(3)实体抑或角色。只有当前的、隐性的角色焦点才能在间接回指语的解释中起关键作用。但这一理论模式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见下例:
⑦John stopped for coffee at a cappuccino bar before having dinner at a restaurant.The waiter was an Italian.
我们如果用话题/焦点模式对上例进行解释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因为根据上句的句法结构,其(语言)焦点显然应该是a cappuccino bar(受事),而非a restaurant(其它主题角色)。所以,间接回指项The waiter显然是回指a cappuccino bar中的waiter。然而,利用情景模式解释时,问题就出现了:第一句中被激活的情景有两个,而且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成为回指项The waiter的先行项。所以,如果根据情景模式,即使把个人的百科知识语境作为一个检验标准考虑进去也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2.4 关联理论模式(Relevance-theoretical Model)
关联理论模式就是利用样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来对间接回指语进行解释。其基本的思想是,伴随着受话者(addressee)对话语信息沿线性结构依次进行认知理解,如果接触到的是全新信息,大脑会为其建立起一个新的情景框架,以备接纳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然而,大部分信息都不是全新的,它们都会多多少少地与受话者已有的信息或者说是已经建立起的情景框架产生某些重叠,所以,当这些信息被输入时,原有的情景框架就会由于新信息的输入而得到某种程度的改造,产生出新的认知语境,进而去吸纳后续的信息,如此循环往复下去,使认知语境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作为间接回指项的成分都不是全新信息,它们需要与在前述话语中建立起来的语境产生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建立的基础就是回指项与先前认知语境中的某一成分必须呈同指关系,但前述话语中的同指成分并不是明示的,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确定下来,由此需要付出一定的加工努力(processing efforts)。根据关联理论,受话者对信息的加工处理都要力求达到一种最佳关联,而与此同时只须付出最小的加工努力,所以,努力使两者保持某种平衡是话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保证。
关联理论是在Gri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人类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关联的原则——“任何明示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本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Sperber & Wilson,1986:158)。仍以③为例,在(3a)中,由于the exhaust fumes显然是a car中的一个显著成分,在进行语义推理时,受话者几乎不用付出什么认知努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建立起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关联。而(3b)则不同,the screws虽是a car的一部分,但却远远不属于显著性成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定的情景,对a car的激活是不太可能激活screws这类成分的,或者说,受话者只有在付出相当认知努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起与前述语境的关联,而这显然是关联原则不能接受的。
尽管关联理论还有某些不尽如意的地方(Levinson,1989,Giora,1997,1998),但总体而言,关联理论仍可视为一种解释力很强的认知理论,它揭示了话语认知心理中最为基本的东西,即篇章之所以为篇章,根本在于篇章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只要篇章延续下去,关联性这一纽带也会伴随始终。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前述的几种间接回指的解释理论,以及其他试图对间接回指进行解释的理论(如可及性分析理论(accessibility analysis)(Ariel 1990:184-190),从心理学角度对不同的间接回指项进行解读时间的计算分析(Lavigne-Tomps & Dubois,1999:399-415),以及研究间接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篇章距离对解读的影响(Clark & Harviland l977),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关联性这一问题。如果某些解释性理论能把关联理论更好地融合进去的话,相信会更具说服力。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准备在下面利用认知心理学中的语义激活扩散原理与关联理论的结合来对间接回指现象进行分析。
3 语义的激活扩散
根据Ariel(1990),指称词语所指示的对象是认知主体的一种心理实体(mental entity),是一种现实世界的实体在大脑中的表征(representation)。这些心理实体的地位是不同的,具体来说有三种情况:首先,有些心理实体是对百科知识语境中某些实体的反映,这些实体一般储存在人们的长期记忆中,提取时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所以具有较低的可及性等级。第二类心理实体源自有形的交际语境,是交际进行过程中认知主体之外的客观实体作用于认知主体大脑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往往存在于认知主体的短期记忆中,具有中等程度的可及性等级。第三类心理实体来自语篇语境,即在篇章认知过程中,根据语篇信息在大脑中构建起的心理实体,这种心理实体往往存在于人的瞬时记忆之中,因而属于高可及性的实体,可以非常便捷地从大脑中适时提取出来,供对下述话语的理解使用。
这里需要特别指明的一点是,无论是百科知识语境、有形语境还是语篇语境,当回指词语进行指称的时候,所指示的并非是存在于这三种语境中的客观实体或抽象概念,而是这些客观实体或抽象概念在认知主体大脑中的心理表征,所以,所谓的“可及性”就是指指称词语提取这些心理表征的便捷程度。“可及性”又与激活程度密切相关,因为在直接回指照应关系中,由篇章语境构建的心理实体往往储存在瞬时记忆中,一旦激活,往往具有较高的显著性,不需要认知主体付出多少认知努力,所以在可及性标示语的选择上自然是选用高可及性的标示语。然而,在间接回指语中,情况就有所不同。见下例:
⑧a.We arrived in a village.The church was closed.
b.We arrived in a village.It was rather beautiful.
c.We arrived in a church.It was rather large.
⑨
在(8a,b)中前述话语中的a village作为新引入的成分均处在句子的焦点位置,在认知主体的大脑中激活一个关于“村庄”的心理实体或抽象概念,而当后续话语紧接着(即篇章距离较短)指称这一仍处在瞬时记忆里的心理实体时(如(8b)),必须使用标示高可及性的指称词语(如it)。但(8a)没有使用代词直接进行同指照应衔接,而是使用了一个有定名词短语进行间接指称。根据Ariel(1988,1990),有定名词短语属于低可及性标示语,不能指称源于篇章语境的心理实体,所以,前述话语中的先行项a village不可能直接提供(或激活)一高可及的心理实体,或者说,The church所指称的心理实体必须具有较低的可及性等级,需要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方可确定真正的所指对象,而所付出的认知努力的大小取决于先行语的激活状况。具体来说,就是由于先行语的激活导致与先行语相关联的各种概念的激活,二次激活的概念可能还会激活又一批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此接续下去,强度越来越弱,直到最终激活的概念与最初先行语这一概念之间的关联松散得无法辨认为止。这就是Collins & loftus(1975)提出的“语义表征的激活扩散网络”的基本思想。之所以称之为激活扩散,是因为这一语义模型的运作如同一个大电网,一旦某一个概念被激活,这种激活效应就会像电流一样迅速扩散到毗邻的概念,然后又从毗邻的概念进一步扩散到下一级概念体系中,电流的强度也在随着扩散的进行而减弱。在激活扩散模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是通过节点(node)(每一个概念用一个节点表示)之间的连线表示的,连线越短,联系就越强,反之则越弱。例如:
激活扩散模型
每一行(连接)代表了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程度
(见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
这一模型对于解释间接指称的语义连接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概念被激活后可以随之激活哪些相关的概念,激活后各概念的语义连接强度如何,如果足够强,则可能后续相应的间接回指项;如果强度过弱(距离较远或中间插入了其他概念),间接回指就无法构成。譬如,通过输入刺激,Red这一概念被激活,与此同时,其他相关节点,如Fire engine,Fire,Orange,Green,Roses,Apples,Cherries,Sunsets,Sunrises等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激活。在二次激活的基础上,还可能有再—层次的激活出现,如:Sunrises→Clouds;Roses→Flowers;Apples→Pears;Fire→House,等等,只是第三次被激活的概念与第一次被激活的概念Red的关系已经非常松散了,所以,如果没有中间概念的搭桥(bridging)作用,我们很难建立起Red→Clouds,Red→Flowers,Red→Pears,Red→House各组之间的关联。从下面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概念激活地位的不同会对间接回指语义衔接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⑩a.She liked only red things.The fire,the roses,the apples,and the cherrieswere all so dear to her.
b.*She liked only red things.The clouds/pears/houses/flowers were so dear to her.
显然,由于(10a)中的回指项均是激活先行项red things后出现的比较显著的成分(参见⑨),所以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语义衔接通过基本上是无意识的推理活动即可达成。而(10b)则不同,如果不是处在特殊的语境中·(如比喻),我们很难依据常识建立起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关联。在(4a)中,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但(4b)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方法是增添了一个过渡性成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中间的过渡成分(或概念)往往只有在明示的情况下才是确定的;如果这一中间成分是隐含的,它就会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概念的衔接推理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使这种推理成为不可能。如在(4a)中,由于中间概念的缺失,我们对与The stonework相关并由a village激活的概念就无法确定具体指什么,因为这些概念可能包括:the houses,the church,the store,the walls,the chimney,等等。由于任何一个成分都是可能的候选项,在进行语义衔接推理时就需要对它们进行权衡、筛选,从而付出较大的认知努力,最终结果也可能是劳而无功。
语义的激活扩散原理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我们前面提到的“情景模式”,但激活扩散原理比后者的解释力更强,它把先行项被激活后的状况分析得更透彻,从被激活概念之间的连接强度来说明先行项与回指项之间能否构成间接的回指关系。
4 问题与思考
间接回指有其自身的特点。如①所示,间接回指一般具有三种基本类型,并以第一种最为常见,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回指项(注:此处的“回指项”以及下面提到的“先行项”均指激活这一概念后在大脑中留存的心理表征,而非“回指项”或“先行项”所体现的某一词语本身。)(或由回指项所激活的成分)与先行项的激活成分(或先行项)都呈同指关系,而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并不构成同指关系。所以,要想使间接回指关系成立,必须满足该关系成立所需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语义激活扩散模型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类属关系(如Red-Green-Orange-Yellow),包容关系(如Vehicle→Bus/Car/Truck/Ambulance/Fire engine),典型特征关系(如Red→Fire/Apples/Cherries/Roses/Fire engines/Sunrises/Sunsets)也有分属不同语义层的习惯性联想关系(如 street→Vehicle/Car/Bus/Ambulance/Truck/Fire engine)等。在这些关系中,似乎只有表示类属关系的概念无法出现在间接回指中,所以,无论是Green-Orange,Bus-Truck还是Roses-Violets之间均不具备构建间接回指的条件。此外,即使是其他有构建间接回指条件的关系,也会受到某些限制性条件的制约,如回指项的有定性特征、篇章距离的长短、概念的激活强度、某些句法结构或语义语用因素的干扰,等等。
另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尽管Collins指出代表各个激活概念的节点之间可以用长短不一的线连接起来,线越短连接的强度越强,反之则越弱,但这种激活程度的强弱差别是如何确定的呢?在认知心理研究中,人们常常通过记录受试对某一概念做出反应的时间(即“反应时”)的方式来确定受试的认知推理速度。我们可以借用这一方法,来检验一下当某一个概念被激活时,随之激活另一个相关的概念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受试所需的反应时越短,说明概念被激活的强度越高,在图表中就使用较短的线进行连接。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够对语义的激活程度进行量化处理,便于进行较精确的对比分析。但缺点是,我们似乎很难控制会对反应时带来干扰的某些因素,如受试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配合程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此外,对于某些概念来说还可能会涉及文化差异的因素,等等。
我们目前利用激活扩散理论对间接回指现象进行的解释都只涉及到仅有一个先行语的情况,而且这一先行语都是明显处在该小句的焦点位置,所以不需要我们考虑先行语的选择问题。如果试图用激活扩散理论去解释所有的间接回指现象,仅靠这一理论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对先行项的选择最具说服力的理论之一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话题/焦点模式,尤其是Sidner提出的话题/焦点选择顺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另外拟文论述。
但无论如何,语义的激活扩散模型为间接回指的研究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针对其间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随着研究的逐步扩展和深入,通过引入其他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改造、发展和提高,譬如Ariel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等级理论,以及van Hoek(1997)的参照点理论(Refer-ence points)等。相信这方面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收稿日期:200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