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1]2001年在《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第一章首先就能力和教师能力的概念、教师能力的构成以及教师能力培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给以简单阐述,目的在于明确“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问题提出的社会发展背景,即教师能力的培养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21世纪为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向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向教师能力提出的挑战、是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第二章论述了在21世纪形势下,教师除了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一基本条件外,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竞争上岗、能否被聘用的主要依据。而在教师队伍中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急待解决的八种教师能力的培养,即: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教师的自我实践能力、教师创设最佳教育教学情境的能力、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的观察能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的协作能力。文章着重从这些教师能力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其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力图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推进过程中使其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叁章从教师教育管理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教师进修院校在教师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世纪教师进修院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培训者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发达国家关于教师教育中教师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完善和发展。通过这些论述,旨在说明教师培训院校在中小学教师能力培养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做得扎实有效的有力途径。
付光槐[2]2016年在《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深陷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思维困境。从对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审思中发现,知识本位取向、技能本位取向和实践本位取向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其现实表征。在这种逻辑下,未来教师被定位为“教书匠”、“技术员”或“模仿者”,确定性知识、程序性技能、普适性方法等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被奉为“圭臬”。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相遇,师范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技能的模仿者,其个体认知和经验受到“压迫”,无法体认到真实自我的存在,主体性也遭遇了迷失。因此,这些知识、技能或实践并没有很好的成为实现师范生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本质力量,反而异化为束缚性和压迫性的力量。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在这种旧有的课程逻辑下被扭曲了。要从根本上突破瓶颈,就需要寻求“概念重建”、“文化重塑”等深层次的冲击波来带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革新。解放旨趣作为认识重建中最为纯粹的旨趣,为重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深刻地理论视角,为消解其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逻辑指明了方向。解放旨趣旨在将人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并非是随意放纵和没有拘束的无秩序混沌状态。而是意味着一种和谐力量,是自主与责任、选择与负责的融合,从而使人获得一种生命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知识、技能与实践只有立足于解放的旨趣,才能具有根本性意义,对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亦尤其如此。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旨在将师范生从确定性知识和程序性技术操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恢复未来教师自主、自觉的主体身份,突破以往固有的、程序化、技术化的规约性格。课程计划不再仅是抽象化、结构化、符号化科学概念的集合,而是具有生成、创造和鲜活的秉性。具体而言,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育课程,其课程目标不仅仅在于师范生业务的熟识与技能的精进,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师范生内在精神的“唤醒”和“解放”,从而指向于将未来教师作为“诗意的栖居者”、“返乡的陌生人”、“转化性知识分子”等理想愿景。也就是未来教师作为教育价值与意义的“觉醒者”、教育知识与方法的“研究者”、教育行动与实践的“引领者”而存在。基于此,从师范生教育情怀养成的伦理维度、主体意识唤醒的理性维度、个性风格彰显的审美维度、实践智慧生成的实践维度等来阐述解放旨趣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生成维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要从“科学世界”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与师范生的意义、理解、主体间性相关的教师生活世界。即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突出动态性、生成性和境遇性,从而能够唤起师范生的主体自觉意识。课程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指向于课程目标生成维度的专业信念课程、理论自觉课程、核心素养课程、实践体验课程,是原有内容体系基础上一种新的价值澄清与建构。职前教师课程实施要摒弃“灌输”与“压迫”,通过赋权与赋责激活师范生的主体性自觉,通过对话与交往达到师范生主体间的视域融合,进而实现师范生个体知识的转化与创生。在实施路径的选择上,从教、学、主体等维出发,即基于师范生教育生活的案例式教学、个体知识生成的探究式学习以及自我性反思的自传体式叙事等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更是作为一种“鉴赏”、“解释”和“存在”,要超越其固有的考核、甄选、筛检功能。即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质性化的评价方法以及主体性的自我评价,从而使其成为对师范生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意义诠释过程。概言之,解放旨趣下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旨在消解与超越工具理性所引发的诸多危机,着眼于价值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等叁维层面的理解与建构。在价值论层面,要走出对象性的物化思维,从控制、压迫走向解放、唤醒师范生;在知识论层面,要消解固有的知识逻辑,从静态化、情境隔离式走向动态性、生成性的知识建构;在方法论层面,要打破惯有的技术主义操作方法,从传递式、模仿式走向交往式、创生式的路径。
宿继光[3]2016年在《学校武术教育的当代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武术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武术教育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武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由此武术教育的重要性得以逐渐彰显。学校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传播武术思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更应该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显着作用,尤其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更应该通过行之有效的武术教育使其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够对武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形成科学的认识,能够主动承担起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着诸多亟待破解的发展困境: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使得武术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性日渐式微,武术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方式失衡,武术精神逐渐被遗忘,武术文化逐渐被冲击,甚至在学术研究层面对于“武术”、“武术教育”、“学校武术教育”概念问题都含糊不清,难以准确界定,这无论对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来说,还是对于学校武术教育的运行和发展来说,无疑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从学校武术教育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出发,进而探寻出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以及破解上述困境的出路和办法,就成为一个重要且十分迫切的研究议题。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诉求,对日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中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实践经验制定出破解困境的各种策略和办法,从而为相关部门和学校今后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办法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为进一步促进武术文化传承和弘扬做出现实意义上的贡献。本研究以目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及破解困境的出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311位为长期从事武术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大、中、小学武术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多位武术教育相关专家的访谈记录作为实证材料,以搜狐体育、新浪体育、中华武术网、中国功夫网等主流体育媒体的相关武术新闻为分析素材,对目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困境和出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获得研究结论如下:(1)学校武术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武术素养的人。武术素养是指通过长期的武术练习,养成终身习武的习惯;掌握武术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展现出因习武而产生的良好状态。(2)武术教育目的的确定为武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设计与选择提供了依据。武术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分为叁个层面:即器物层面的知识技能;制度层面的行为习惯;精神层面的道德修养。叁者的关系是相互融合、层层递进的,而非彼此割裂。学生通过掌握武术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武术教育应将武术礼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3)学校武术教育方法应结合教育内容彰显武术教育的特点。根据武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风格特征,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应注重“口传身授”、“自身体悟”等以直觉体悟为特点的教育方法的使用,以提高武术教育的质量与效果。(4)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学校武术教师的工作职责不同于专业武术工作者,二者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应该有所侧重。学校武术教师应该是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的武术教育工作者。(5)在学校武术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与作用。武术教育评价应该从一个宽泛的角度,将习武者的武术素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武术知识技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做全面考核。注重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6)学校武术教育环境应该是具有“仪式感”的育人环境。通过程式化的仪式以规训学生的武术行为,使学生以虔诚的态度积极主动的接受武术教育。具有“仪式感”的育人环境可以使武术礼仪具体落实到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武术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董国永[4]2014年在《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体质不强,何谈栋梁。”如何扭转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状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体育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担当着相当的责任。因此,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再教育是关键。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强调教师的专业化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而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有力保障的教师专业标准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在借鉴国外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于2011年底颁布了“幼儿园、中学、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但尚未针对某一学科研制具体的教师专业标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缺失无疑已经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国家宏观的教师认证标准难以涵盖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缺乏可资参考的目标依据。这种“双重缺失”直接导致的是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双重无序”——体育教师岗位聘任无序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无序。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正是对体育教师专业性的深度探求。它既是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已显得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师素能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开展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筛选研究。本研究涵括了七部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前言。该部分首先简要阐释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其次,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并进行了简要述评;第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四,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最后,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作了必要的界定。第二部分,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该部分确立了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主要依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研究认为,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主要以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规范体育教师行为规范,指导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地位、为体育教师培养机构和培训组织提供参考为价值取向;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时主要以我国颁布的关于教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政策依据,以教师专业发展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师素能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为现实依据;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时,主要体现了以生为本,时代发展需求,注重不同阶段体育教师的发展需求,标准内容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规准性、效用性、合法合理性、精确性等原则。第叁部分,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该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与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及教学行为等方面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该部分内容为构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提供了参考。第四部分,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依据。该部分运用编制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量表对全国范围内的体育教师展开调查,真实反映出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全貌,为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提供了现实依据。该部分内容主要从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科研、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及教师的自我评价等方面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并以此为依据总结了当前我国不同职称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为制定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该部分内容也剖析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自主性不强;部分体育教师专业理想缺失;新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研究意识淡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保障机制;专业地位不高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以终身学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以行动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平台;以教学反思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同事互助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以专业引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五部分,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域外经验。系统分析国外(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特征,针对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构建标准的理念与策略、结构与内容、功能叁方面对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相应启示。研究认为,在理念与策略方面,应突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性、层次性:应体现“以生为本”的宗旨;在机构与内容方面,专业标准应体现终身学习理念;专业品质应该是专业发展的基础;重视教师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在功能方面,专业化需要引导和评价的依据,即建立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绩效考核的依据。第六部分,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之初建。该部分内容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外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启示,并参考专家对指标的建议,提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主体构架。第七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该部分内容首先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本研究有可能创新的观点;然后,根据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对后期的延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周婧景[5]2013年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叁,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叁、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叁、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刘燕飞[6]2016年在《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合作学习共同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过4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策略,也已成为我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元素和基本组织形式。许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逐渐坚定开展合作学习的信念和信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合作学习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再把合作学习看做是一种单纯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社会需要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整个学校、社会对合作学习和合作观念的倡导以及对合作意识的培养。但是目前,合作学习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发展进入到瓶颈阶段,合作学习的诸多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若要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层次发展,还有许多问题仍待亟需解决,因此,探寻一种新的方式和形式来推进合作学习的深度发展,成为当下合作学习研究任务的重中之重。本研究认为,只有把整个学校纳入到合作学习的范畴内,在学校内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才能最大程度地支持和推进合作学习的发展。尽管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及教师教研组等也是一种学习共同体,但其规模较小,包含范围较为局限,尚不能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合作学习共同体,对于推动合作学习深度发展的作用甚微。那么,如何在合作学习发展现状和现存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在整个学校内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并使其发挥最大效果,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组织行为学视角的逻辑起点与合作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因此,本研究试图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合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个体行为、群体行为、文化构成的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合作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本研究共六部分,分别是绪论、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合作学习共同体的现实困顿与组织行为学道路、合作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行为分析、合作学习共同体中的群体行为分析、合作学习共同体中的文化构成、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对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随着对合作学习研究的深入,合作学习的表达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如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全员合作教学等。本研究所取用的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从内涵、外延等方面都较之以往合作学习的表达形式有较大不同。因此,通过梳理共同体的历史嬗变、以及学习共同体的定义特征,来界定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揭示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动力与必要条件,总结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组织特征以及其现实的重要意义。第二,对合作学习共同体的现实困顿进行反思,并提出一种解决的可能路径,既组织行为学视角的运用。现存的合作学习共同体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的形式化、学校管理层面的缺席、情感的缺失、文化的异化等。我们需要找寻一种较为系统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并反思这些问题,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恰恰成为一种最大的可能性,组织行为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都与合作学习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本研究采用了组织行为学这一源自管理学领域的视角来分析合作学习共同体,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叁,基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合作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文化构成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策略。通过分析合作学习共同体的个体需求、情感价值、群体中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现状、以及校长的权力和领导力,和校园文化对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和构建路径,既满足合作学习共同体中个体的自我诉求、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中动态因素间多维互动的立体场、形成利于合作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学校文化。
刘江岳[7]2014年在《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来自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及学生就业困境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达到专业化水平的中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指引下,如何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运用系统论方法、国际比较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访谈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教育实践的特点,剖析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资格认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给出具体的改革对策建议。本文第二章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以及中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结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首先从分析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入手。以社会功能、专业资质、专业制度这叁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确定性毋庸置疑。就中学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叁个方面:其一,中学教师与其它学段教师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二,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递进的特点,可以分为新手、适应与调整、胜任、熟练及专家五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专业水平;其叁,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组成。其中,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专业能力形成教师专业素养的特质,而专业品质把控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向,呈现出“叁位一体、密不可分”的特色。中学教师的专业化需要通过职前教育来实现。中学教师职前教育需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如何检验培养的结果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价值观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本文第叁章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设定、模式选择、课程设置及对职前教师的资格认证等各个要素进行了概念的厘定和深入细致的分析。职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理念和培养标准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培养理念及培养标准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特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过程组织方式,包含四个关键要素:培养人才的层次定位、专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培养过程的设计以及职前与职后的衔接等。课程设置是教师职前教育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课程质量的高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等都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教师资格认证是对培养结果的检验,资格认证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影响到中学教师专业化的现实水准。分析发达国家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对我国能够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考虑到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水平的先进性、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性以及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之间的可比性等,本文第四章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叁个发达国家作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国际比较对象,梳理和分析了叁个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制订、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师资格认证的特点。其中,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分析涉及到相关的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本章选取了美国的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和澳大利亚的弗林德斯大学这叁所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对上述国家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作为参照,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目标设定、模式设计、课程设置与资格认证方面所存在的偏差或滞后。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培养理念偏执、培养标准落伍、具体目标错位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培养途径上,存在主流培养模式单一、成熟性欠佳、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缺少连贯性等问题;在课程体系方面,既有某些课程要素的缺失,也有结构方面的不足;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存在着教师资格证书分类不合理,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偏低,资格证书有效期太长,资格认证组织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上述诸多问题,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及教师教育机构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改革一直在推进之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各种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本文第六章对2010年后,我国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状况予以梳理和分析。无论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试点,还是高校各自的教师教育改革实践,都表明我国在提升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水平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改革的成绩固然令人振奋,但其中显露的不足更值得人们关注。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基于以上的问题分析和比较借鉴,并运用了访谈方法征求了中学一线教师、校长、师范毕业生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和实际需求,本文第七章指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体系的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指引之下,需要从目标、内容、模式到资格证书制度的整体推进: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并制定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并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职前培养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应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控性、灵活性、多元性、连贯性,以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特点;在培养内容上应改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增加能够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课程,并对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师资格制度上应增强教师资格融通的合理性,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落实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配套服务措施,增强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王萍[8]2015年在《教学智慧生成研究》文中认为人是需要教育的唯一生命,人潜藏着许多未经开发的萌芽,人只有通过教育才成其为人。时代要求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但需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以便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也就是说,学生为了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必须养成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学才会营造智慧的课堂;只有智慧的课堂才能陶养出有智慧的学生。智慧的教育期待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学呼唤智慧的教师;智慧的学生渴盼智慧的教师。建设一支拥有智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时代赋予教师教育的历史使命。由此,深入探讨教学智慧的内涵与特征,探求教学智慧的价值与意义,探究教学智慧的缺失,研究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要素、外部环境、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理论研究与扎根性研究结合起来,实施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生活体验研究法与现场研究法。教学智慧是什么?它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促进彼此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教师对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深刻洞悉、敏锐反应、机智应对、善于创造、正确解决教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实施合理教学、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品质;师生教学生活所表现出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创造的生态;教师真正尊重师生生命、热爱教学生活的状态;教师教学中求真、求善、求美的生活方式;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境界;教学智慧的终极指向是学生智慧的发展。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表现为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个性化和系统性。同时,教学智慧也具有情境性、缄默性、动态性、审美性与向善性等特点。教学智慧与教学个性、教学机智、教学艺术、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彼此之间,既有各自边界,又存在相互联系。教学智慧的价值何在?重视、认识和认同教学智慧的意义与价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教师致力于教学智慧培养的前提。教学智慧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综合的能力、状态和境界,其最终指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智慧的价值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价值负载的。对于教师,教学智慧的追求与培养,可以使教师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提升教师的生命境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享受到职业幸福,以构筑教师的美好生活;对于学生,教学智慧的价值,具体表现于它能够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涵养德性,润泽生命和培育智慧,以引领学生的和谐成长;教学智慧对于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它能够回应教学的本真目的,应对教学的复杂品性,顺应教学的生成特性,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智慧对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了它能够培养智慧性人才和构建智慧性社会,从而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教学智慧缺失的表现与根源是什么?教学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一种个体行为,教师从事这样一种活动,没有成熟的人生思想、社会思想、教育思想等作指导,便很难保证取得有价值的效果。教师需要过一种有智慧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呼唤教学智慧。教师教学智慧缺失问题是摆在学校面前,甚至社会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智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病态、学生发展扭曲、课堂教学变形。究其因,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叁个视角来分析,有教师个人素养不足的原因,也有学校环境支持不利的原因,还有社会因素影响不良的原因。教学智慧生成包括哪些内部要素?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要素是教学智慧研究的核心问题。立足于教学智慧生成的理论逻辑与教学智慧生成的实践样态分析,基于系统论思想的视域,本研究得出,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认知性要素、知识性要素、技能性要素和情意性要素。认知能力是教师对教学及相关活动进行感知、理解、判断以及对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智慧生成的关键要素,具体包含教师教学的感性能力、知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智慧不是知识,但智慧的形成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教学智慧的养成,要求教师须拥有一个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其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支持性知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依靠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教学智慧的生成而言,教师在教学技能实施方面突出表现在教学活动的课前设计、课中教学和课后检评环节中。情感不仅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为智慧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教学智慧生成的情意品质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特质、伦理情怀和审美情趣。影响教学智慧生成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智慧的生成,不但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力,还要求有一个适宜智慧生长的环境。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考察,影响智慧生成的环境因素,由内到外,或者说从近及远,可以分为课堂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课堂环境因素包括典型情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教室环境;学校环境因素包括校长领导、教学管理、同侪关系和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教育事件、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氛围。教学智慧生成的机制是什么?从系统论中得到启示,教学智慧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及其内在机制。从教学智慧的横向结构分析了构成教学智慧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第一层级结构中,认知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关键”要素;知识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基础”要素;技能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媒介”要素;情意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动力”要素。以此类推,各类要素的组成作为第二层级结构,再把各种成分包含的具体的次级成分作为第叁层级结构,各要素成分之间相互联系,也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从教学智慧的纵向结构分析,教学智慧生成大致可以经历叁个标志性阶段,即自发阶段、自觉阶段和自由阶段。从教学智慧的整体结构分析,教学智慧若以“四棱锥”表示,环境以“球形体”表示,二者结合则形成“教学智慧生成系统”模型,教学智慧在纵横相连、内外相接、多方整合中生成。教学智慧生成的策略有哪些?为了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第一,应导正教学智慧生成的价值认同,通过为教师提供社会支持与导引个体反思进行;第二,应提升教学智慧生成的素质能力,要求教师练就认知能力,积淀知识素养,锻造技能素质,涵养情意品质。第叁,应构建教学智慧生成的生态课堂,要求营建生活课堂,建立和谐课堂,构筑创新课堂,追求高效课堂;第四,应营造教学智慧生成的学校环境,可以通过培育智慧型校长,实施人本化管理,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营造书香型校园来进行;第五,应优化教学智慧生成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完善教育政策制度,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提升公民教育素养来进行。另外,还要注意整合协调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内外各要素和因素;关注教学智慧生成的自发、自觉与自由阶段样态;培育教学智慧,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但过程更重于结果。
王会亭[9]2017年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叁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苏晓楠[10]2017年在《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至2020年,我国旨在建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2010年,浙江省、湖北省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新机制的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新机制全面实施。这体现了国家严把教师入口关的决心,进一步提高和明确教师资格的标准。本文对传统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机制进行内容回顾,剖析管理新机制产生的原因。用改革创新的视角加以审视,论文重点分析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新机制主要内容及影响。在全面回顾,总结我国教师资格管理机制改革经验的同时,借鉴国外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改革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优秀成果,预测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机制未来发展。研究表明,由于旧机制遇发展瓶颈,社会发展呼吁新机制,教育发展对教师质量的诉求等因素综合影响,管理新机制在选拔、培养、考核及评价等方面有重大变化。管理新机制的运行将逐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激发中小学教师工作动力以及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管理机制。为了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新机制的顺利实施,兼顾管理新机制的过程与结果,以及常态化运行是应有之举。可以预测管理新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申请标准日益专业化,教师资格考试能将自信地面向全社会,体现教师职业准入的开放。定期注册管理机制推进教师在职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创新,强化教师能力和终身学习,完善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愿景深度融合,唤醒沉睡巨人。
参考文献:
[1]. 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 王艳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1
[2]. 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研究[D]. 付光槐. 西南大学. 2016
[3]. 学校武术教育的当代困境与出路[D]. 宿继光. 山西大学. 2016
[4]. 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研究[D]. 董国永.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
[6].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合作学习共同体研究[D]. 刘燕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7]. 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D]. 刘江岳. 苏州大学. 2014
[8]. 教学智慧生成研究[D]. 王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9]. 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
[10]. 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新机制研究[D]. 苏晓楠. 湖南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