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优质银行具有全球竞争力?_资本充足率论文

什么素质的银行具有全球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素质论文,银行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行是“全球第一”吗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A股、H股在内地和香港同步上市,融资规模达到191亿美元,创造了全球最大IPO记录。由于受到股民追捧,上市后工行股票价格连续上涨,2006年底,其美元总市值连续超过全球第三大上市银行,汇丰银行和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2007年1月7日,工商银行一度再以总市值2732亿美元,超过花旗集团的总市值(271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上市银行。上市后短短几个月,工行的市值就实现了“三级跳”。

“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全球银行第一”,一度被国内媒体广为炒作,也使业界和国人振奋不已,就本文作者的观点,这种大肆渲染盲目吹嘘是我国当代传媒浮躁、社会浮躁的重要表现,只会误导广大国民特别是股民,助长本来已经十分严重的中国股市泡沫。

应该怎样评价一家银行的全球地位?著名的《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主要是按照银行核心资本来对全球银行进行排名,著名的《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是按照营业收入对全球企业(包括银行)进行排名,著名的《商业周刊》杂志“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排行榜”是按照品牌价值对全球企业(包括银行)进行排名,这些全球相对权威和知名的排行榜全球排名指标中,没有一家是采用由忽高忽低、波动不定的股票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市值。由此可见,中国工商银行的“全球第一”是被股民特别是某些投机商“炒”出来的,以股票市值评价银行排名显然不科学,也不被认可。

按照上述排行榜,中国工商银行连全球第二流企业(银行)都很难排得上。与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美国银行这些公认的全球一流金融机构相比,中国工商银行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即使只考虑股民们最感兴趣或者说股民们在进行股票选择时应该参考的一些指标,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美国银行的现实差距也实在太大,它们之间基本不具有可比性。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的资产只有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美国银行的四分之三或者二分之一,在规模上并不具备“全球第一”的资格。当然,差距并不主要体现在规模上。中国工商银行的资产为花旗集团的二分之一多,获得的营业收入不足花旗集团的四分之一,创造的利润只有花旗集团的六分之一,股东权益也只有花旗集团的三分之一。中国工商银行的资产也超过汇丰控股的二分之一,营业收入不足汇丰控股的三分之一,利润只有汇丰控股的四分之一,股东权益只有汇丰控股的三分之一。中国工商银行的资产是美国银行的四分之三,但营业收入刚刚超过美国银行的三分之一,利润只有美国银行的四分之一,股东权益不足美国银行的三分之一。即使不考虑其他差距指标,仅仅就这些数据,无论如何也得不出“中国工商银行全球第一”的结论。

表1 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及美国银行的部分指标比较

银行名称 资产营业收入 利润

股东权益

中国工商银行 7997.41

291.67

41.14

314.05

花旗集团

14940.37 1310.45 245.89 1125.37

汇丰控股

15019.70

934.94 158.72

924.32

美国银行

12918.03

839.80 164.65 1015.33

资料来源:根据Yahoo Financial搜集的各银行2006年度数据整理

由此引申出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银行在未来具有全球竞争力?

以哪些指标衡量银行全球竞争力

1990年代以来的并购浪潮,使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全球主流银行资本实力资产规模不断增强扩大,银行产业的全球化和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提供的数据,全球银行产业已经差不多有40%的市场份额集中在全球最大的25家银行,更为显著的是,全球银行产业基本上已经完成国别集中的过程,欧洲一些金融大国如英国、法国、荷兰和瑞士等国,国内最大的四家银行控制的国内市场份额都超过了70%,甚至高达90%,金融市场正在加速走向全球集中。这意味着当代的全球银行竞争已经是超大规模银行之间的全球层面的竞争,这种发展趋势必将使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集中到少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有分析家指出,未来的全球银行产业,有可能像今天的汽车制造和飞机制造业,全球绝大部分市场集中在不到10家机构手中。

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向相对独立的国别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基本上已经消失,银行的跨国业务比重快速增长,银行的竞争已经不是在国内市场而是在全球市场展开。美国的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英国的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日本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住友三井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瑞士的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银行,法国的农业信贷集团、巴黎国民银行、兴业银行,荷兰的荷兰国际集团、荷兰银行等等,这一大批全球主流金融机构的营业区域都接近或者超过100个国家、地区,同时它们还在同一个国家、地区争夺市场份额,银行竞争已进入真正的“全球竞争”时代。

近年来,“银行全球竞争力”、“银行核心竞争力”等话题非常集中,有哪些最有代表性的指标是分析银行全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或者说衡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呢?根据构成银行竞争力有五个能够量化的显性指标,这些指标及其基本作用如下:1.银行资产,衡量银行的规模大小;2.银行资本,衡量银行的实力强弱;3.银行利润,税前利润衡量银行的盈利能力;4.资本充足率,衡量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5.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参考英国《银行家》杂志和全球主要银行的年度报告,用10000、1000、100、10和1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数据,可以对未来在全球银行产业中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的基本素质进行归纳和描述。

如果在未来几年或者稍长一段时间的全球银行产业,一家银行能够同时实现资产规模大于一万亿美元、资本实力达到一千亿美元、税前利润超过一百亿美元、资本充足率在10%以上、不良贷款率在1%以下,它就具有全球竞争力,反之,它就缺乏全球竞争力。

资产规模:超过10000亿美元

一家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首先必须是一家“大”银行。衡量银行大小的基本指标,就是银行的资产规模(Assets)。资产规模反映银行对市场的控制力度,是计算银行市场份额的根本依据。对近10来年全球银行产业的发展分析表明,在测度银行的各项指标中,增速最快的就是银行的资产规模。1995年,全球最大的日本三和银行的资产规模还只有5822亿美元。但是,自从2000年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合并成瑞穗金融集团、资产首度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以后,这一道曾经是银行可望而不可及的资产规模“天花板”就失去了其“阻力位”功能,先后有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美国银行、瑞银集团、三井东京金融集团、摩根大通、荷兰银行、农业信贷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等10多家银行的资产规模相继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现在,资产10000亿美元已经成了人们判定全球“超大规模银行(Titans)”的一个基本标准。以英国《银行家》杂志2006年7月公布的2005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为例,已经有15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在10000亿美元以上,巴克莱银行、瑞银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汇丰控股等银行的资产甚至超过了1.5万亿美元,都是10年前日本三和银行资产规模的三倍以上(见图1)。

图1 2005年度全球资产规模超过10000亿美元的银行及资产状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Top 1000 World Banks 2006 of The Banker

按照分析家们“未来全球银行产业会控制在10来家全球最大银行手中”的说法,未来一家银行如果要有全球竞争力,一万亿美元资产应该是它的规模底线。当然,一家金融机构的全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它的资产总规模,而且还取决于它的海外资产规模,即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市场份额。如果一家银行的经营活动区域仅仅局限在它的母国境内,它的资产规模再大,也不能说具有全球竞争力。据数据反映,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巴克莱银行和巴黎国民银行等许多欧美银行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都在40-50%之间,也就是说,这些银行每家都有接近或者超过5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这一部分资产对于它们的全球竞争力而言,也许比总资产更加至关重要。

资本实力:接近1000亿美元

衡量银行“强度”的基本指标是银行的资本实力。按照《巴塞尔协议》的标准,真正能够反映银行资本实力的主要指标是银行的核心资本(Tier One Capital)。过去,由于银行规模普遍偏小,政府对银行资本的要求也比较宽松,所以,大部分银行的资本实力通常都不太雄厚,直到1990年代中期,一家资本仅有200来亿美元的银行在当时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此后,《巴塞尔协议》强化了对银行资本的要求,各国(尤其是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资本实行重点控制,银行的核心资本得到了快速增长。到21世纪初,全球资本实力最强的花旗集团的核心资本已经接近500亿美元,并且先后又有5家银行的核心资本突破了500亿美元大关。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度,花旗集团的核心资本已经接近800亿美元(794亿美元),汇丰控股、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的核心资本都超过了700亿美元,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和农业信贷集团的核心资本也超过了600亿美元,核心资本在500亿美元上下的银行还有好几家银行(见图2)。

图2 2005年度全球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The Banker

也许有人会说,迄今为止,实际上还没有一家银行的核心资本达到1,000亿美元。确实,到现在为止,全球资本实力最强的花旗集团核心资本还不到800亿美元。有两个事实能够支持我们给未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定下的这一核心资本标准:其一,是全球主流银行核心资本的增长速度。在2000-2005年间,花旗集团的核心资本增长了80%,它的增速还不是最快的,美国银行核心资本的增幅接近一倍,汇丰控股核心资本的增幅超过一倍,摩根大通核心资本的增幅达到1.5倍,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核心资本的增幅甚至接近两倍,按照这种增长速度,用不了几年,这些银行的核心资本将全部越过1000亿美元大关;其二,银行监管机构对核心资本监管的重视程度增强。美国对银行的资本要求非常严格,欧洲国家的监管部门更注重对银行风险的监管,对资本的管制要宽松得多,因此,现在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在全球银行资本排名中都在前10以外。但是,欧洲银行监管部门现在对银行资本要求也在增强,而且已经出现对银行资本实施统一标准、联合监管的趋势,所以,欧洲银行的资本无疑在近几年会有大幅度增长。

在三、五年后,一家银行的核心资本离1000亿美元太远,恐怕很难在全球金融市场站稳脚跟。

税前利润:100亿美元

作为商业性机构,利润是银行各种竞争力的综合反映,是银行的生存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保证。现在有许多分析家强调银行全球竞争的“软实力”,比如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管理能力,这些要素都会也应该在银行业绩中得到反映。如果某种“软实力”不能带来效率和业绩,那它就应该被摒弃。

由于受到不同国家税制和税率的影响,对银行全球竞争力的研究应该使用税前利润(Pretax Profits)指标,比如,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中的利润排名就是按照税前利润来进行分析的。到目前为止,全球银行中盈利能力最强的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美国银行的年税前利润均有多年超过200亿美元。2005年度,花旗集团的税前利润接近300亿美元,美国银行和汇丰控股的税前利润也都在200亿美元以上,还有苏格兰皇家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和农业信贷集团等五家银行的税前利润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见图3)。另外,还有住友三井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桑坦德银行、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巴克莱银行、巴黎国民银行、瑞银集团、美联银行等10来家银行的税前利润都在接近100亿美元的水平。

图3 2005年度全球税前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The Banker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的统计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的利润都在快速增长,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美国银行业绩优秀。美国金融市场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回报丰厚,所以美国的大银行(美国的前五大银行依次是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和美联银行)和在美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欧洲银行(如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巴黎国民银行)的税前利润都接近或超过100亿美元;2.日本银行产业的复兴。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银行曾经普遍陷入困境,亏损严重,在经过大规模治理特别是合并重组之后,日本的银行在近几年逐步走出低谷,先后都扭亏为盈,比如2005年度,日本的前三大银行都实现了100亿美元左右的税前利润;3.欧洲银行盈利稳定。无论按照资本实力还是资产规模,欧洲银行在全球银行产业都占有最大的比重,虽然德国的银行(德意志银行除外)在近几年都不太景气,但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金融强国的银行盈利都相对稳定,支撑了全球银行产业的利润增长。因此,近几年全球银行1000强的总利润年年创造新纪录。

由于有强大的盈利能力的支撑,花旗集团、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瑞银集团、富国银行等的资本问报率都超过30%,汇丰控股、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住友三井金融集团、桑坦德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大多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银行资本同报率都在20%以上,接近30%的水平。而且,这些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大多都在1%上下,其中,花旗集团达到1.97%,美国银行达到1.95%,美联银行甚至达到2.40%。

由于已经有10多家银行的税前利润在100亿美元以上,而且还有10多家银行随时都有可能跨越100亿美元税前利润的大关,所以,一家银行如果未来税前利润达不到100亿美元,它就不可能具有全球竞争力。

资本充足率:高于10%

1997年9月,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提出了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大原则,强调了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反映了国际银行业的变化与监管新趋势。2004年6月,十国集团的央行行长一致通过《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即《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修订框架》,进一步细化了对国际银行的资本监管要求。

《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就是资本充足率应该达到8%。为了很好地控制风险,全球各主流银行在近几年都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调整了资本结构,补充了核心资本,使得资本充足率几乎都远远高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各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以上,2005年度资本充足率最高的是已经被美国银行收购的美信银行(MBSN),它的资本充足率高达23.62%。图4是2005年度全球资本实力前10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它基本能够说明全球银行产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图4 2005年度全球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 单位:%

资料来源:The Banker

由于全球大银行中至少有90%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以上,毫无疑问,未来全球主流银行都会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0%之上。

不良贷款率:1%左右

不良贷款率(NPL to Total Loans)是银行风险管理、营销决策、内部控制等能力的综合表现,控制或降低不良贷款率成为银行家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来,由于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各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极大的降低。比如日本,在几年前,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0%左右,有些银行甚至达到15%,但经过几年的消化,日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极大的下降,现在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被控制在2.5%左右的较低水平,瑞穗金融集团甚至已经降低到2%以下,与欧美优秀银行已经处在同一档次。因为在当代欧美银行中,信贷风险控制得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都在1%左右,以致出现了许多“零不良贷款率银行”,即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下的银行。三、五年前,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曾经都在20%以上,全行业平均达到了25%,经过政府和银行的努力,现在已经改制上市的几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都降低到了5%以下,成绩确实不小,但与全球优秀银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图5是当代全球银行前25强中不良贷款率较低的几家银行的数据,它们的不良贷款率都在2%以下,表现最好的富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连0.5%都不到。

图5 2005年度全球部分主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状况 单位:%

资料来源:The Banker

基于不良贷款率控制对银行的重要性,未来全球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会进一步下降,因此,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应该控制的1%左右。

我国银行的差距在哪里

在对未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分析后,我们可以比较客观地给我国的几大银行在全球银行产业的位置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寻找我国银行的差距。

资产规模。经过改制上市以后的中国工商银行的资产接近8000亿美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产都已经接近6000亿美元,虽然离10000亿美元还有一定距离,但并非遥不可及。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扩大,资产规模达到10000亿美元也许不需要太长时间。而且,即使以现在它们的资产规模而论,也都进入了全球前30大银行之列。但我国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市场份额小,业绩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支撑,进一步国际化是未来我国大银行应该走的路。

资本实力。尽管消化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但经过政府注资之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核心资本都在300亿美元以上,虽然离1000亿美元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但现在所有的银行都没有达到核心资本1000亿美元,因此我们的三家银行都能够进入全球资本实力前20强之列。如果单凭资本一项,很多外国竞争对手都眼红我国的银行,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政府的一次性注资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以前发行的特别国债。问题是,我们的银行家怎样保证这些资本的增值,不能再像过去的资本都被不良贷款吞噬和被时间“蒸发”,因为政府已经多次强调,这一次对银行的注资是“最后的午餐”。我国几大上市银行的资本都只有花旗集团的三分之一,继续扩大融资渠道,开放股权限制,增加资本投入,才能迎头赶上。

盈利能力。我国几大银行的差距显然太大。欧美银行中,像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种规模和实力的银行,税前利润应该达到100亿美元,而我们的这三家银行的税前利润都在50亿美元左右,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与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美国银行的差距更大。但是,中国市场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正因为这样,全世界的大银行都在争夺中国金融市场的份额。如果能够学习和掌握国际优秀银行的经营管理经验,我国的银行取得100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应该不太困难。

资本充足率。我国的银行并不落后。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13.57%,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都在10%上下,均达到了具有全球竞争力银行的水准,这也是我国银行参与未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的有利条件。当然,资本充足率是一个易变性最强的指标,这种“良好表现”本来就主要是靠政府剥离大量不良贷款后才得到的,如果我国的银行对贷款和资产的管理稍有放松,信贷风险控制稍有放松,不良贷款的增量又会稀释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恐怕又会连8%的标准都达不到。

不良贷款率。我国的银行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虽然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已经被控制在5%以下,但绝大部分过去的不良贷款是由政府“买单”的。然而,即使是现在,我国银行控制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任务仍然非常繁重,因为它离全球优秀银行1%的不良贷款率标准的差距还相当大。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需要银行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银行与全球一流银行的竞争实力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差距太大,请分析家和舆论媒体慎言“全球第一”。

标签:;  ;  ;  ;  ;  ;  ;  ;  ;  ;  ;  ;  ;  

什么样的优质银行具有全球竞争力?_资本充足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